【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团队合作式健康教育路径在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肠造口患者99例,按不同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n=50)与对比组(n=49),分行分别开展团队合作式健康教育路径护理与基础性唱过护理。对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两组比较显示护理后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 结论:将团队合作式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肠造口患者护理中优势明显,可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团队合作式健康教育路径;肠造口;自我管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5.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0--01
直肠癌等肠道疾病属于临床中病发率较高的消化道肿瘤,一般以腹会阴联合切除及永久性乙状结肠末端造口术予以治疗[1]。肠造口即为人工所造腹壁开口,主要目的是改变患者排便方式,以促进其机体康复。但实施该手术后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详细的健康教育,以保障其尽快适应目前排便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团队合作式健康教育路径在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肠造口患者99例,按不同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n=50)与对比组(n=49)。研究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0-81岁,平均年龄(60.50±20.50)岁;对比组研究组男22例,女27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0.57±20.31)岁;将两组患者性别等基线资料纳入统计学中分析显示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比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给予团队合作式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措施,主要方式如下:(1)入院后。入院后患者停止服用抗凝药,同时戒烟、戒酒,做好保暖措施,以防感冒,并开展常规检查及化验,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同时给予全面心理护理干预,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肠造口手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最佳方式使其明确实施该手术的重要性,并了解手术基本流程及相关护理知识等。(2)术前。护理人员需与主治医师一起对肠造口手术相关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并对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的问题做进一步解答。可通过播放视频等方式加强患者对该手术及其术后护理方式、术后并发症的了解。并配合医师进行造口定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保造口位置的合理性。(3)术后。与主治医师一同查房,并对患者呼吸方式进行有效指导,以保护手术切口为主要目的,并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时协助分管医师告知患者肠造口排便方式及其日常管理方式等。且第一次造口护理需家属陪伴在侧,使其充分了解造口基本护理方式,并对其存在疑虑的方面予以详细讲解。二次护理时鼓励患者家属进行造口护理,护理人员在一旁指导,对其操作不当等方面进行及时纠正,并再次讲解造口护理基本注意事项,及方式。三次护理时需家属全程自行护理,护理人员在旁观察其操作手法与方式,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征与指导,保障患者家属造口护理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此外,术后需注意服用易消化且低脂肪的流质食物,保障排便顺利进行。(4)出院前。最后进行患者家属造口护理能力评估,再次嘱咐肠造口护理注意事项,同步告知患者定时返院复查。留取微信及联系电话,便于后续进行远程指导与帮助。且嘱咐患者若在后续生活遇到异常情况或并发症,应及时返院作进一步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管理能力内容:是否能感受到便意、是否能自主更换造口袋、是否能控制便意、是否能开展适当活动等,并以完全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作为评价指标,其中满分10分,对上述内容全部掌握为10分,部分掌握为6-9分。未掌握或掌握不好为5分以下。并发症主要含括:造口周围溃疡、造口出血、造口水肿、造口疝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比较
研究组(n=50),完全掌握27例、基本掌握22例、未掌握1例,总人数49例,占总比98.00%;对比组(n=49),完全掌握17例、基本掌握19例、未掌握13例,总人数36例,占总比73.47%;(=12.265,P=0.000)经两组比较显示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n=50),造口周围溃疡0例、造口出血1例、造口水肿2例、造口疝0例,总人数3例,占比6.00%;对比组(n=49),造口周围溃疡1例、造口出血4例、造口水肿3例、造口疝2例,总人数10例,占比20.41%;(=4.504,P=0.034)经两组比较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Miles术为治疗低位直肠癌首选方式,彻底治愈率相对较高,但其依旧存在手术切除范围广,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较大等缺点,且术后需开展肠造口手术。强化肠造口健康教育,对患者自我管理进行有效指导,并同步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及后续生活质量是实施该护理模式的主要目的[2]。主治医师、分管医师及护理人员依据不同时间点对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指导,使其在住院期间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与爱护,增加信任感,以对后期治疗与护理配合度进行有效提高,同时有利于促进患者良好自我管理习惯的养成,在生活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病情发展[3]。且随其自我管理里能力进行提升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返院治疗频率。且团队合作式健康教育路径的顺利开展可显著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增强信任感,构建了良好的医患关系,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本研究中研究中患者应用团队合作式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模式相较于对比组应用传统护理干预模式而言优势明显,且最终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将团队合作式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肠造口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水平,降低并發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陈海霞,曾菁,张金,等.团队合作式健康教育路径在直肠癌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0):121-123.
李亚雪,林燕凤.临床护理路径在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6,29(2):378-380.
王海焦,吴健瑜,郝蕾.临床护理路径在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8):931-932.
推荐访问: 健康教育 团队合作 路径 自我管理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