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标准
①对比配制抗肿瘤药物的护理人员防护前和防护后的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水平。②对比配制抗肿瘤药物的护理人员防护前和防护后脱发、月经紊乱发生率。
1.4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Econometrics Views 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χ-±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法,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配制抗肿瘤药物的护理人员防护前和防护后的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配制抗肿瘤药物的护理人员防护前和防护后的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中使用的抗肿瘤药物毒性高,会对机体正常组织、造成严重的危害。我国肿瘤护理起步晚,抗肿瘤药物安全操作制度不健全,部分基础医院院领导不够重视,,管理力度不够,导致护士的健康难以得到保证[1]。抗肿瘤药物的防范,要做好以下几点:①进行上岗前抗肿瘤药物的培训,加深对抗肿瘤药物的自我防范认识[2]。②加强对肿瘤患者及护士的教育,让其认识到患者体液分泌物具有毒性,在日常护理中应做好保护措施[3]。③平时在配置肿瘤药物时,要戴手套和口罩,做好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的防范保护。遵守肿瘤病区配置的规章制度。④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了解自身身体情况,发生健康损害后及时接受治疗。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配制抗肿瘤药物的护理人员在防护后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脱发、月经紊乱发生率明显优于防护前。因此我们认为采取有效的抗肿瘤药物防范措施能够明显减少护士的职业损伤,减少抗肿瘤药物对机体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陈振东.实用肿瘤并发症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04-309.
[2]林菊英,金乔.中华护理全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100.
[3]韩锐.肿瘤化疗预防及药物治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11:707-710.
推荐访问: 对策 药物 抗肿瘤 护理人员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