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发挥水利工程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必须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针对在这一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同行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形势;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水利工程管理不但作为水利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着密切联系。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促进水利事业发展,如何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就成为我们必须面临的一大课题。
1、新形势下对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的各项新要求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可以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传统水利工程逐渐转变为现代水利工程的一个关键时期,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将会逐渐承担更加繁重的任务,面临更多的管理工作,而且其他相关工作也将会面临更多的新要求。
1.1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水利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支撑项目。最近几年以来,随着水利工程建设任务的不断增加,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过从全局来看,我国人口众多、水源稀少,水资源不管是在时间分布上还是空间分布上都存在较严重的不均现象,水资源很难与当前的生产力进行良好的匹配,是我国目前突出基本国情之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我国部分地区洪涝干旱灾害以及水污染等问题的严重影响;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中西部地区水利不平衡等问题;在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开发利用方式过于粗放、运行安全方面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也成为最为突出的问题。上述基本国情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加大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优化水利与生产力的布局情况,协调东西部水利工程的发展,尽可能的改善现阶段水利工程体系,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我国水利防汛抗旱的能力,切实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我们还需要强化水利工程的管理职能,制定并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有效贯彻落实各项制度,实行科学调度,强化对各类型水资源的管理力度,将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各方面基础导向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不断的转变目前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现阶段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
1.2深化水利改革工作的新要求
随着近几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不管是在体制上还是在方法上也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渐步入了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各种矛盾也在不断的凸显出来,这就给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和更多的任务。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看来,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大多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国家的财政拨款,这就要求水利工作的开展一定要与国家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相符合,不断的改善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的模式和手段,尽可能的提高我国公共财政投资的利用率。从建设管理的角度看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完善,这就要求水利建筑市场同时具有开放性、公正性、规范性等,各个市场主体的地位一定要相互独立相互制约,不断的完善水利建筑市场的信用体系和管理模式。
1.3发展现代水利的新要求
只有不断推进我国水利现代化进程,才能切实保障水利能够可持续发展。到目前为止,很多水利工程设施在经过多年的运行和使用之后老化严重,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一些水利工程单位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与时俱进,水力资源管理方式过于粗放,导致水利运行更加困难;一些地方甚至连基础工作都做不到位,导致水利信息资源出现严重的分割现象。以上成为阻碍水利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问题。由此我们一定要在水利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的更新并创新水利工程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思路。
2、新形势下对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的有效措施
在新形势下,我国水利工作所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要完成的任务更加艰巨,为了能够很好的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要求,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看法,总结了几点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2.1制定并完善各项责任制,抓好落实
首先需要尽快的制定并完善病险水库加固过程中的责任制度、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责任制度以及水利大坝安全运行所承担的责任制度等,严格贯彻落实各项责任,明确各单位、各岗位以及各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以及相关责任,层层落实,严格贯彻。其次,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进一步监督工作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情况,一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安全问题以及其他工作重大失误等,追究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严惩不贷。
2.2建立并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在构建新形势下水利法规制度的过程中,可以从下述四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制定并完善有关于社会公共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例如质量以及安全管理等;其次要制定并完善涉及到民生安全的法律制度,例如避免工程款拖欠等;再次要制定并完善涉及到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相关法规制度,例如市场准入以及监管等;最后要制定并完善涉及到社会管理方面的相关法规制度,例如河流湖泊的管理等。
2.3进一步强化水利工程的基础建设
首先要加快信息系统的建设,针对重点工程、病害工程、河道水域岸线等各方面尽快建立相应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其次充分挖掘水利科研机构以及相关学术机构的潜力,针对水利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技术以及体制等展开深入研究。
2.4抓好水利建设与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建设水利工作队伍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人才、凝聚人才从而造就人才。建立并健全水利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用人机制,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整个团队的专业素质水平。树立团队的责任意识,提高奉献精神,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勤勉工作,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
2.5整合优质资源
各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管辖区域内水土资源丰富,通过市场化手段,发挥土地的融资功能,可以逐渐改变单一的财政投入模式。现阶段可以对管理区实行合理分类和功能定位,整体规划,对于其中具有旅游開发价值的地区,可进行水利旅游风景区建设;对于一些面积小、不适宜旅游开发的地区,可考虑栽植经济林木、种植经济作物,尽可能使水土资源成为承载生态、社会以及经济功能的综合体。
2.6坚持人水和谐发展
水利是社会公益事业,水利工程是社会看水利的窗口,水利工程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水利的形象。
短期内,可以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实现水利工程美化、现代化,充分利用实际管控的水土资源,建立以“水”为中心的核心景观区域,形成融水利工程、景观、建设为一体的社会展示平台,成为城市功能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来看,要进一步增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软实力和提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实现有形水文化与无形水文化的立体展现。
3、结语
总之,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广大水利工作者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建设管理,努力开创新时期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新局面,促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燕.浅析水利项目管理体制[J].科技信息,2011,(03).
[2]王玫.沂沭泗流域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及改进措施的探讨[J].治淮,2006,(02).
[3]刘艳明,孟静,姚红侠.浅谈台儿庄区水利工程的管理[J].山东水利,2005,(08).
[4]李瑞锋.对水利工程管理理念转变的思考[J].科学之友,2010,(10).
作者简介:樊祥军,男,1972年10月生,山东郓城人,菏泽市东鱼河流域工程管理处工程师。
推荐访问: 工程管理 水利 探讨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