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的完成,研究发现有200多个基因与运动员运动能力相关。其中研究最早最多的是ACE基因,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当前研究认为,ACE I/D不同基因型在ACE表达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它可能通过对肾素-血管紧张系统进行调节,从而影响心肺功能,并以此影响运动员运动能力。并且不同基因型运动员,在肌纤维构成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它也可能从影响骨髂肌结构及收缩功能方面对运动员运动能力产生影响。此外,目前较多研究从训练敏感性方面分析ACE I/D基因多态性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认为不同基因型运动员在不同类型运动训练的敏感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运动类型运动员其基因分布明显不同。
虽然杨贤罡、Ma F、张明军等也对ACE I/D基因多态性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进行了Meta分析,如前所述,由于他们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及纳入标准等方面与本研究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更能真实反映出ACE I/D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运动员杰出运动能力之间的关联性,更有利有中国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结合本研究结果,在实际运用中,对如举重、投掷、短跑等力量型运动员选材时,可优选ACE DD基因型者或携带D等位基因者;对如马拉松、皮筏艇、划船、自行车公路赛、长距离冰雪等耐力型运动员选材时,尽量不选DD基因型,可优选II基因型或携带I等位基因者。因此,本研究对中国运动员选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运动员选材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证据。
本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面局限性:(1)由于所纳入的研究大多数为基于汉族人群的研究,仅有一项为维吾尔族的研究,因此未能根据民族进行亚组分析,以探讨ACE I/D基因多态性与不同民族运动员之间关联性是否存在差异;(2)如前所述,对于游泳项目所纳入研究均未报导研究对象的游泳距离,因此我们的研究可能未反映出ACE I/D基因多态性与游泳项目运动员运动能力之间的真实关联性;(3)仅两项研究报告了不同性别运动员及对照组基因型分布,样本量较小,本文未能分析出不同性别运动员在其关联性上是否存在差异;(4)在异质性处理上,虽然我们进行了亚组分析,但未能将所有亚组异质性降到理想范围之内。然而,本研究结果在敏感性分析中未发生质的变化,漏斗图及Egger’s检验表明本研究不存在发表偏倚,因此,本研究结果可靠的。
4.结论
综上,本Meta分析基于当前的研究结果表明,ACE I/D基因多态性与总体中国运动员杰出运动能力之间不存在关联性。按运动类型划分,ACE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与中国力量型运动员运动能力呈正相关,与耐力型运动员运动能力呈负相关。ACE I/D基因多态性与游泳类运动员运动能力不相关,但他们之间的关联性尚需进一步研究明确。
对未来研究而言,第一,单个研究样本量需加大,并保证随机抽样,以避免研究人群的选择偏倚。第二,应根据现公认标准,对运动类型严格区分,以显示出ACE I/D与其真实关联性。第三,研究报告数据资料全面性方面需进一步加强,以此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更充分的参考依据。第四,有必要加大对少数民族运动员的研究,从而更准确反映出ACE I/D基因多态性与我国运动员杰出运动能力的关联性。
推荐访问: 多态性 关联性 缺失 基因 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