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为同行们提供有用的参考[1]。该文运用核心力量训练方面相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义核心力量训练概念并对摔跤核心力量专项化结构进行阐述,最后总结归纳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根据运动链、神经肌肉系统以及本体感受性训练3项理论,专家学者发现了核心力量训练对各类运动项目的作用。该研究旨在针对摔跤项目特点,探究核心力量训练在摔跤各项目训练方面的应用,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该研究以摔跤核心力量训练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三大检索系统、图书馆和体育与运动学院资料室查阅与该研究相关的中外文书籍、论文以及调查报告,了解核心训练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2.2.2 逻辑分析法
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当中,运用此知识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并对相关理论进行逻辑推理。
2.2.3 专家访谈法
根据该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笔者制定了相关的访谈大纲,通过对多位专家进行访谈,就摔跤核心力量专项化结构与方法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专项化的摔跤核心力量训练
适应了核心力量训练的方式和负荷便做到了核心力量训练的专项化[2]。只有力量训练做到了专项化,核心力量的训练才能保证专项化。基于此,核心力量训练要想达到专项化的效果就必须要求训练的方法符合所从事项目的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以及能量代谢特征。
3.1.1 能量代谢的专项化
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时,运动员身体的代谢特征与所从事的专项在竞技运动中的形式一致称为核心力量训练的能量代谢专项化[3]。核心力量专项化训练的设计是基本参照不同项目的供能特征进行的。
3.1.2 动作控制的专项化
核心力量训练的运动控制是指人在进行技术性动作时,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神经学、运动生理学以及人类行为学机理,它主要是研究动作的产生、执行与控制的全过程,以及影响上述过程的相关变量。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动作速度、幅度和动作的动量及该动作的轨迹都取决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及运动素质,这种能力和素质可以概括为动作控制能力。
3.2 摔跤核心区域肌肉力量训练的方法分类
目前,大量的研究将核心区域定义为腰椎-骨盆-髋关节部位,而且将位于这一区域间的肌肉群的起点或终点或起止点的肌群定义为核心肌群。
3.2.1 盆带肌的练习方法
盆带肌的练习方法如图1、2所示。
3.2.2 大腿肌的练习方法
仰卧两脚拉瑞士球、瑞士球背桥、单腿收腹起这3种方法可以有效地练习大腿肌肉群(见图3、4、5)。
3.2.3 背肌的练习方法
侧卧单肘静力支撑夹球,练习目标肌肉是多裂肌、竖脊肌等;两腿夹瑞士球转髋,练习目标肌肉是竖脊肌等(见图6、7)。
3.2.4 腹肌的练习方法
腹肌的练习方法见图8、9。
3.3 有无器械的摔跤核心力量训练形式简述
3.3.1 稳态下的徒手练习
在摔跤核心力量训练的开端较适合,这种练习的目的在于使运动员体会到核心肌群的用力方式以及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去完成各种技术动作(见图10、11)。
3.3.2 非稳态下的徒手练习
平衡球、平衡板、瑞士球、弹力绳、垫上、力量练习器械等是此类练习方式的常用手段(见图12、13、14)。
3.3.3 稳态下的自由力量练习
杠铃、弹力带、哑铃、壶铃、沙护腿等无固定运动轨迹的训练器材在此类训练方式中应用广泛。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摔跤核心力量训练主要目的是让摔跤运动员在运动中保持自身动作稳定性和正确性,提高控制力和平衡性,降低能量消耗,预防运动损伤。将核心力量训练分别以动作难度等级、生理学机制及有无器械3方面进行分类;按照动作难度等级可以将核心力量训练分为7个难度等级;按照生理学机制可以将核心力量训练分为五个部分;按照是否徒手进行训练可以将核心力量训练分为4个等级。核心力量训练还存在对训练方法的研究少、检验及评定方法待完善等问题,值得研究。
4.2 建议
不同的竞技项目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核心力量训练要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特点来设计和实施,力争在训练的负荷、训练的组数及间歇等方面达到不同项目的不同要求,在肌肉参与技术动作的完成方面也要尽量近似实际地动作。
参考文献
[1]李春雷,夏吉祥.摔跤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4):108-112.
[2]赵兵.北京普通高校高水平摔跤队核心力量训练运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
[3]林华.核心力量训练原理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66-68.
[4]高铭远.中国女子摔跤队成功蝉联世界杯五连冠训练备战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4.
推荐访问: 摔跤 专项 核心 力量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