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评价铁路收入内部控制的强弱,单靠分析铁路企业的表面信息是不能准确的反映出来的,而是必须深入分析铁路企业经营过程中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因此基于经营效益理论的铁路收入内部控制研究是实现铁路收入内部控制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将经营效益理论与铁路收入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剖析铁路内部控制的问题,进而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期望为转变铁路行业的收入管理方式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经营效益 收入 内部控制
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命脉,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加快铁路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构建和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铁路“政企分离”,铁路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企业如何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是铁路企业实现利润的主要手段,因此不断完善铁路收入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运输收入管理控制是保证铁路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之一。
1 铁路经营效益理论——战略导向
基于铁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铁路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和产业特点:铁路自然垄断的竞争性;铁路的公益性;铁路网络经济的特性;铁路管理费用、交易费用的复杂性;铁路交易的矢量性。鉴于铁路运输生产的特点以及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体制的特点,致使运输收入会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铁路运输企业在组织收入上具有分散性;核算内容上的复杂性;核算形式的双重性;原始凭证的数量大、种类多和多功能性。现代的铁路企业要求战略化、系统化、人本化的管理,通过对资金、业务、信息的整合,可实现合理配置资源、有效贯彻企业战略、协同作业、实现价值稳步增加、持续的改善经营状况。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核心,由内容、手段到实现方式,以协调投入与产出、生产与经营、安全与效益、效率与效益的关系为原则,统筹安排企业的生产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等,才能提升铁路企业宏观战略管理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和资源利用的能力,最大程度地确保实现铁路企业战略目标。
2 铁路收入内部控制的问题分析
2.1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铁路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完善以及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全面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铁路企业的资金管理较为分散,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一些日常收入的资金没有及时纳入到企业账户中,而是被一些人或者单位挪为它用,结果造成内部资金的分散使用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要求资金的集中管理矛盾越来越突出;二是与铁路企业收入相关的凭印、印鉴等没有交由专人保管,结果造成一些单位资金使用没有经过相关专人的授权就违规使用,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与财务相关的印鉴等直接由企业管理者掌握,他们在使用印鉴时没有经过特定的程序或者授权,大大薄弱了内部控制,这样对于企业资金的安全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三是内部控制机制的健全,会造成一些人利用关联交易、虚假票据等非法手段谋求铁路企业的资金或者其它利益。
2.2 内部控制实施程序不完善 一是铁路企业内部不相容岗位存在兼职或串岗现象。为了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的科学性,企业建立了科学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了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铁路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进行岗位设置,对铁路收入业务进行科学分工,比如一个人同时担任多个具有不相容岗位,这样的组织岗位模式不利于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内部控制机制。二是授权审批控制不够严格。为了实现铁路企业的内部控制,铁路企业要严格执行授权审批控制制度,通过授权赋予每个职工相应的权限,明确他们的责任,并且要求每个职工要在自己允许的范围行驶相应的职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铁路运输人员的岗位职责存在划分不清的现象,人员的职责主要是依靠上级领导的口头授权而确定的,同时对于越权行驶职权的行为也没有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结果就会造成工作人员出现越权“代办”业务的发生。三是没有实施全面预算控制。基于铁路企业的广泛组织机构,铁路企业缺乏事前预算,首先企业的运营资金缺乏科学指标,没有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其次铁路企业预算制定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对于预算的制定不能很好地执行。
2.3 内部稽核执行力度不够 内部稽核是对内部控制实施有效监督的重要手段,通过内部稽核可以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然而一些铁路企业意识不到稽核的重要性,他们对稽核的执行力度不够,一是由于一些铁路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以及对资金收入管理手续的不严格,造成企业的内部稽核制度形同虚设;二是内部稽核部门的管理组织结构存在问题,比如很多铁路企业将稽核部门与收入核算部门统一纳入到铁路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结果形成了自己核算、自己稽核的怪像,发挥不了稽核的真实作用,进而导致铁路企业的违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约束。
3 提高铁路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对策
3.1 以“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指导内部控制 一是加强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输收入内部控制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首先培养铁路系统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重视诚信教育。其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挖掘铁路运输企业敬业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文化底蕴,培养企业的核心价值,使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过程紧密结合,促进企业实现控制目标。最后铁路运输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将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重视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归属感、自豪感,提升员工的忠诚度,使员工对企业价值的认同感最终体现在行动上,能够准确理解、掌握、执行企业的内控制度。铁路运输企业要注重人力资源建设管理,通过员工薪酬、考核晋升、培训和岗位轮换制度来培养和控制员工素质,提高员工专业胜任能力。二是建立健全运输收入管理体系,理清权责分工。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完善运输收入分级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主体的职责,规范运输收入基础工作。首先加强对运输票据的管理,构建票据与账务分开管理、监督检查的制度,防止发生票据遗失和被窃的现象。其次完善稽核监督机制,发挥事前稽核的作用。
3.2 完善铁路企业内部控制程序 一是要加强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业务部门对本部门所负责的业务应在部门内部合理分工,对每一项具体业务最少应安排两个人以上进行负责,物流部门在对外签订代理合同时,还应该安排财务人员参与,关键合同条款的变化必须通知并征求财务人员的同意。二是严格对授权审批进行控制。首先铁路企业一定要严格按照各项收费标准进行收费,实施集中授权、逐级审批备案管理制度,杜绝乱收费行为。其次对没有明确收费标准的要经过铁路企业全体党委的集体研究决定,任何人不得随意的制定或者更改收费标准。三是实施全面预算制度。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首先应由运输部门根据上年运输收入、运量的完成情况和对下一年经济形势的预测,确定运量指标,由上至下进行分解。全面预算内容要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为重点。
3.3 加强铁路企业内部稽核执行力度 内部稽核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一种再监督的手段。稽核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收入环节的监督控制,采用查、堵、评三道防线。稽核人员要依据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运输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进行检查,跟踪稽核企业的收入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纠查违反企业内部收入控制制度的行为,尽早发现和改正问题,规范企业收入管理工作流程。对于稽查发现的问题,稽核人员要及时揭露,并向上级报告,禁止对存在的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包庇,严堵收入管理漏洞,切实维护企业的利益。专职稽核人员的稽核结果可以作为考核企业工作人员绩效的重要依据,督促各岗位工作人员按规则办事,按规范办事,增强企业工作的规范性。铁路运输企业通过稽核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防止内部控制发挥不了作用。
3.4 建立经营业绩评价控制 建立经营业绩评价体系,突出经营业绩评价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铁路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应以战略为导向,评价指标的设计要符合战略目标,能够科学、准确地衡量公司内各部门、业务单位的经营管理绩效,经营绩效评价指标需关注资产安全完整和内部控制环境,建立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邹慧君.对合资铁路公司营业收入内部控制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2(03).
[2]杨华.浅谈预算管理在铁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价值工程,2011(10).
[3]贾秀山.铁路运输收入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J].新会计,2010(08).
[4]杨子雷.铁路运输企业收入管理的内部控制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07).
作者简介:汪伟民(1973-),男,河南濮阳人,电务段段长,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推荐访问: 内部控制 效益 铁路 收入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