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从2004年开始自主命题到现在已经9个年头了,从2007年开始进入课改,进入课改之初北京的高考命题实际上已经在逐步向课标卷过渡。—份优秀试卷一定是既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又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有利于继续深造和发展的一个整体系统。不仅对学生的素质考查是全面的,而且对学科要求也是全面的,符合教学与学习实际。组卷不在于面面俱到,贵在整体规划、知识覆盖、有机结合、分布合理。卷中属于物理学科核心主干内容的力学和电磁学,总分为80%左右。力学所占比分均明显大于电磁学,若考虑电学试题中用到的力学知识,则力学实际所占比例大约在60%左右,这也反映了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热学、光学、原子三部分分别只有一道选择题,各占5%(11年例外),这种比例分配结构可以说是命题专家经过多年的理综命题实践总结的,并被社会普遍认可的模式。以下是我对04至11年北京物理高考题选择与计算题浅析,如有错误或遗漏,请多指正。
单选题的出题分布一直较为固定,具有“以面为主、局部拔高”的特点。作为高考物理三大类题型中题量最大的一种题型,考察学生知识系统完备性和细节上的技巧性与创新性。每年的8道题的分布规律都极其明显,可以说是历史不会重演,但历史惊人地相似:
从知识与技能上:一些“非主流”章节,如光学、原子、热学等,总会出现;一些理解起来较为繁琐但解题难度并不大的章节,如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交变电流、传感器等也往往被保留;除此,一些在整个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最基础的重点,如受力分析、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动态电路、电磁感应等也是选择题所偏重的考点。一般来说,8道选择题中,必然为光学、热学、原子预留出3道题的位置(11年例外)。光学以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光的色散、光的本性为主,如(04.18)(06.16)(07.13)(08.13)(10.14);原子以光电效应、原子核、质能方程为主,如(04.17)(05.16)(06.13)(07.14)(08.14)(09.14)(10.15)(11.13)和热学以热力学定律、温度、内能为主,如(04.15)(05.14)(06.15)(07.16)(08.15)(09.13)。剩下5道题往往是力学3道、电磁学2道(09年例外)。力学的考题也往往以万有引力定律(每年必考知识点,09年出现计算题)、机械振动机械波(以图像和公式关系为主),电磁学以带电粒子的运动和电磁感应的定性判断最为常见。
从出题形式上:每年都会出现两道形式比较诡异、同时具有北京特色的题型:其一估算题如(06.17)(10.15)(11.18)。可能考察力、电、磁、光、原子、近代这六部分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点,只需要考生对最基础公式或知识有所了解,在计算上也不会太过苛求;其二新信息题如(08.20)(09.20)。这一题难度较大,作为选择题压轴题出现。通常在题干中出现这么一段文字:“以下的情景也许你并不了解,但你可以运用你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到正确的结论。”这种题型明显是针对新课标考纲中对“探究能力”的要求而设计,还考察了物理新课标考纲中所提及的“认知、理解、推理”三大基本能力。
从过程与方法上:1.渗透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图象法、类比法。如(07.16)(10.18)不是纯粹知识性的题目,而是题目中渗透着控制变量方法;如(10.20)题的图像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希望学生真正能理解或掌握有图像描述物理问题的方法;如(09.15)题通过归类和比较,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2.注重联系实际,如(06.17)(07.18)(11.18)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而引导中学生在学习期间能经常关注社会实际问题,形成运用学科视角去观察,洞悉社会的能力。
北京卷最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道计算题,加起来是54分,占了物理试卷总分45%。而这肯定都是主干知识的内容,如涉及到共点力平衡、牛顿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守恒、动量守恒定律、欧姆定律、匀强电场中电势差跟电场强度的关系、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几个方面,因为这几块知识内容都是物理学当中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再由于只有三道的位置,所以它希望每个题考察尽可能多的知识点,像匀变速运动公式、圆周运动、天体运动、电功率、能量、动量的问题都可以综合进去,具有学科内综合的特征。
其特点:1.保持学科综合,倡导数理结合。《考试说明》只有物理部分提出了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如(05.24)求极值、(04.25)(10.24)求解通项、(11.24)利用数学关系,需根据数学结果得出物理结论。2.新情境。 如(07.24)(08.23)(10.23)要求很规范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的操作程序。3.创新模型题。如(05.25)、(08.22)、(11.24)将几个典型物理模型放在一起,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
综合来看,特别注意的是重视基础,回归课本。在今后学习中深刻剖析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彻底了解定律规律的来龙去脉。深刻理解规律的内涵和外延,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方可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强化分析问题能力,如何在新情境和新材料中提取物理信息,应用物理基础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由2011年高考物理看,学生都能想到这么做,但是明显感到对计算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数学基础和运算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运算速度!侧重培养物理思维方式,建立物理思考问题的方式!侧重基本解题方法!应该重视基础——基础是王道!
推荐访问: 高考 浅析 北京 历年 物理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