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物理专业电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

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物理专业电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

时间:2022-04-13 08:18:07 来源:网友投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高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

一、改革物理专业电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

应用技术型人才介于“研究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之间,善于用理论联系实际。按照地方本科高校目前的办学定位,这就决定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抓好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又要抓好应用技术类课程教学。高校的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一般有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师资队伍、配套教材以及相对完备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对于实践应用技术类课程的教学,一般来说,课程开设的年限短,师资队伍弱、教学经验少、配套教材少、配套仪器设备少。因此,加强对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物理专业电类课程主要包括:电磁学及实验、电工学及实验、电子技术及实验、电子设计与制作、高级程序设计及实验、模糊控制原理及应用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实训等。以前这类课程强调以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为重要指导方向,然而参加竞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因此学生的受益面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改革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实验教学进行科学管理及对学生进行考核,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成为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两个独立教学环节,它不仅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的需要,而且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是强化电类专业学生的基本工程训练、推动高校创新教育的需要。

二、电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

电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是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内容涉及物理实验、课程实验、现代电子技术综合实验、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创新实验等。内容多、涉及面广,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关键。其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和创新能力,因此要突出基本实验技能,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突出电路设计与电路实现能力的训练,培养使用计算机工具的能力,突出研究探索和创新精神。为了适应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要,电类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与实验室的教学管理需要改革。

调整综合性实践课程的课程结构,以便删减、合并、改编部分教学内容。例如,开设的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实训、嵌入系统开发与应用是两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在保留原有一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开发一项或几项与信息技术项目相关的产品。实践教学中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四年大学可采用“2+2”的教学模式,学校的教学任务以承担一些基础性的专业课和基础性实践课为主,对于一些综合性的实践课程,以企业专家授课为主,这是培养模式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一个良好合作模式。学校教师团队承担大一和大二的课程,企业专家主要承担大三、大四的实践课程教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改革原有培养方案,考虑哪些综合性的实践课程需要调整,怎么调整,调整后的教学内容与实验如何安排以及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等因素。

改革基础性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衡阳师范学院已开设一些基础性实践课程,例如,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传感器技术、电子仪器与测量以及模糊控制理论与应用。这些课程尽管与应用技术直接相关,但是仍具有基础性和普适性,原有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可以考虑保留以保持学生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如果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期间的初步专业知识结构没有构建好,则必然影响校企合作授课的教学难度和实施效果。因此,在大一和大二期间,我们要调整基础性实践课教学内容,探求与企业的良好衔接。

研究实践(实验)教材内容编写、课堂教学组织、课后学生实践的实施方法,特别是针对实践环节如何展开案例教学,学习与借鉴企业工程设计的一些成功经验,为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类课堂教学改革、学生课外的应用

技术作品的设计与指导、师资培训积累有益的经验。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为在校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平台。学院每年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立项、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开放实验室为在校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提供备战场地。目前全国每两年举办一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赛前训练的学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开放实验室为学院与企业开展产学研用结合提供条件。开放实验室可以整合校内优势资源,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研发条件;也可以承担企业的开发业务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任务;还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企业每年只要投入少量的研发和培训经费,就可以共享高校智力资源。开放实验室对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广泛发动专家教授、博士,结合地方的重点产业,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既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及技术优势,把应用基础研究成果运用到经济建设,又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开放实验室突出物理专业基础应用研究、强调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能够在提升产业核心技术、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方面发挥明显作用。

学校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物理专业人才培养规律为依据,以大量的实践教学活动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产品的初步开发能力为目标,以学校已经进行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有效经验和成果为基础,从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规律、学生的知识基础、就业特征等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模式,取得理论上和实践上可行的研究成果。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精神,对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学院)转型发展过程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以物理专业实践类课程改革作为切入点,通过教材、教学内容、课时、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全面分析和评价其教学效果,探索适合地方高校物理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模式,在向应用技术转型的大背景下,为提升地方高校的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提高培养面向区域产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水平。

参考文献:

[1]丁俊苗.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五个基本问题及顾虑[J].巢湖学院学报, 2015(01): 19—21.

[2]关丽梅.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的学科专业群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4(12): 72—74.

[3]贾美艳.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教师自我身份的重构——基于教师作为学习者的视角[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4(01): 96—99.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13年普通高校教改项目(湘教通〔2013〕223号-335);教育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强化教育实践环节”[项目编号:10-193-PY];湖南省普通高校光电课程组教学团队和教育部第四批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项目编号:TS11635]。

作者简介:张登玉(1962—),男,湖南祁阳人,博士,衡阳师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光学和电动力学的教学、量子信息科研及教学管理工作

推荐访问: 转型 探索 物理 实践 体系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