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优质护理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研究

优质护理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研究

时间:2022-04-13 10:10:31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םv^]4۝94iQz7m=箼m5Mtiם总结效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0月间接收的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100例患者,入组标准:(1)100例患者均满足本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均无合并冠心病、心源性休克、急性心梗等其他心脏病者;(3)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包含男性29例,女性21例;最低年龄者42岁,最高年龄者73岁,平均年龄(59.14±8.42)岁;病程4~10年,平均病程(6.07±1.18)年。实验组共50例,包含男性31例,女性19例;最低年龄者43岁,最高年龄者75岁,平均年龄(59.62±9.39)岁;病程4~10年,平均病程(6.15±1.32)年。2组患者的以上基线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考组

参考组确诊后常规采用地高辛、安体舒通及开博通等西药用药,同时给予自拟重要方剂用药,方剂组成:妊娠、川芎、车前子、麦冬、桂枝、泽泻等药各10 g,丹参、益母草等药各15 g,黄芪30 g,红花、桃仁等各6 g。诸药混合水煎经口服用药,分3次用药,连续用药3周。同时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服务。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接受与参考组相同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服务,内容包括:(1)饮食及运动干预:护士应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干预,嘱患者多食高维生素、低盐、清淡类食物,禁食刺激性食物,按照患者的生活饮食习惯酌情调整食谱,注意合理补充蛋白质。(2)环境干预:护士应帮助患者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干净整洁。结合患者喜好给予植物摆在病房中,以保持患者心情的预约。(3)心理干预:本病患者的心功能降低,且受到多项症状造成的影响,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故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情绪状态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3 疗效评估标准

疗效标准: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症状与体征明显缓解,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症状、体征及心功能无变化为无效。

1.4 統计学分析

收集相关数据在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经x2检验法分析,以频数与百分数进行描述;计量资料经t检验法分析,以平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P<0.05)代表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参考组患者显著更高(P<0.05),如下表1。

3 讨 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病情严重后产生的并发症,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及心律失常等,患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病情易反复,且通常很难治愈。单纯西医疗法治疗该疾病通常无法获得理想的疗效,研究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2]。

由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临床上不仅需要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还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服务,以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3]。日常饮食应遵循营养、清淡的原则,不仅需要保持休息合理,还应指导患者适量运动,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加快患者的身体康复,同时做好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本研究发现,实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参考组患者显著更高(P<0.05)。

参考文献

[1]夏志敬.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中西医疗法临床应用体会[J].黑龙江医药,2014,27(5):1171-1172.

[2]俞风华.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及护理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8):2204-2206.

[3]郑春喜.舒适护理干预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5):136-138.

本文编辑:王 琦

推荐访问: 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 护理 患者 用于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