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时间:2022-04-14 09:44:29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馞~|}ɦߎn&44iC8t׍zܞHמx^uO7tV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男39例, 女21例, 年龄27~73岁, 平均年龄(51.06±4.39)岁, 病程4个月~8年, 平均病程(4.65±0.81)年, 术前1年内心房颤动次数3~14次, 平均心房颤动次数(6.29±3.87)次, 左心房直径为(34.61±3.24)cm。本组患者均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取SLI长鞘管经右股动脉置入直至房间进行穿刺, 根据患者电生理学检测确定的靶点, 选择合适消融方式治疗, 本组研究中34例为左侧旁路消融, 22例为右侧旁路消融。行消融术期间能量至指定为30~405 Wm, 行显性预激, 密切关注心电图变化。

1. 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疾病复发率, 有效标准体表心电图预激波消失, RR间期未见异常, 经心室起搏A波与V波无联系;②记录术前和术中心率、血压变化情况;③随访1、3个月, 记录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左房内径变化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将文中相关数据输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19.0 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并发症比较 本组60例患者中, 59例为有效, 占98.33%;4例出现并发症, 占6.67%, 3例出现少量心包积液, 1例为气胸。

2. 2 心率、血压比较 患者手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随访情况 术前和术后1个月心房内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个月心房内镜为(29.72±2.98)mm显著低于术前(34.61±3.24)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 心房颤动的诱发机制尚不明确, 但已有两点已经临床证实, 即心房颤动与心肌变性、纤维化等心房组织受损和电传导异常存在关系。有研究结果证实, 心房颤动可能造成左房电重建, 诱发心肌收缩异常, 继而可能影响心脏功能。

传统上常取药物治疗心房颤动, 但疾病复发率相对较高, 在抑制心房重建中应用价值有待提高。近年来。射频消融技术逐渐应用于心房颤动治疗中, 取得满意效果。本组研究中, 60例患者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 治疗有效率为98.33%, 术后3个月心房内镜为(29.72±2.98)mm显著低于术前(34.61±3.24)m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 采用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可促使左房结构可逆重构, 提高心功能。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可抑制左房扩发, 降低疾病复发率。有研究表明, 射频消融术能够改善心房颤动窦性心律失常症状, 改善心肌血流异常症状, 能够有效控制疾病发展[2]。张健等[3]指出,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理想方案, 可降低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行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 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左房功能, 促使窦房功能恢复,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温旭涛, 谭海斌, 杨希立, 等.射频消融治疗45例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重庆医学, 2013, 42(14):1639-1642.

[2]唐红, 冯媛媛, 舒茂琴, 等.导管射频消融术对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的影响.重庆医学, 2011, 40(21):2135-2136.

[3]张健, 蒋华, 周贤惠, 等.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临床研究.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 26(4):387-389.

[收稿日期:2014-12-02]

推荐访问: 阵发性 消融 综合征 射频 心房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