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护理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护理

时间:2022-04-15 08:33:32 来源:网友投稿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摘要:目的总结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临床护理护理要点。结果122例患者中,除气管插管后吸氧72例,气管切开24例,死亡17例,带经口气管插管出院9例。结论妥善固定管路、加强湿化、保持气道通畅,气囊压的管理口腔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理护理是保证临床护理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100-01 经口气管插管是ICU常用的急救技术,为建立人工气道的微创技术操作 ,对气管黏膜创伤小,是建立人工气道最常用的方法[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7月到2013年4月122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临床资料,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例患者中男性96例,女36例,年龄14-91岁,平均52岁,停留经口气管插管时间为1-75天,平均4天,手术室带入45例,其他科插管后转入27例,ICU内插管49例。72例拔除气管插管后吸氧后1-3天转出ICU,24例气管切开,17例死亡,9例带经口气管插管出院。

2护理

2.1体位

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取30-45。半坐卧位,一方面使膈肌下降,有利于呼吸,另一方面,鼻饲患者,可防止胃内容物返流造成误吸。

2.2经口气管插管的妥善固定

每班应量经口气管插管的外露长度,并记录于ICU患者护理理记录单中。气管插管外露长度量取时间段为:每班交接班时、口腔护理前后、怀疑经口气管脱出或滑入时,以患者切牙量至管路末端。经气管插管固定采用两种固定方法:

①丝稠宽胶布固定法:此法适用于口腔分泌物不多、躁动不明显的病人。

②边带固定法:烦躁病人可以使用双边带固定。这种方法成本固定牢靠,成本较低,方法简单,容易清洁病人口腔。

2.3气道的湿化

因经口气管插管无法对呼入的气体进行加温加湿,因此痰液水分容易挥发,形成成痰痂,甚至导致堵塞气道导致窒息。因此,气道湿化的效果,关系到气管插管护理的成败。气道湿化的标准以患者不出现呛咳,患者安静、呼吸道通畅、气道无痂为宜。气道湿化的方法有:

①雾化吸入。根据患者病情,定时给予雾化,有利于痰液的稀释,减轻气道粘膜的肿胀。

②气道内滴入:使用灭菌注射用水24ml和0.9%生理盐水相混和,配成0.45%的低渗盐水,用微量泵每小时以1-2ml速度持续滴入经口气管插管。王静等[3]在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法研究中显示,持续气道湿化法符合呼吸道对湿度的生理要求,湿化过程对气道刺激减少,可减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及气道出血的发生,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保证了湿化量和湿化效果,大大减少了护士工作量。

③人工鼻湿化(热湿交换器):人工鼻是利用患者自己呼出的气体的水分对来对气道加温加湿,每8小时更换一次,但是对于痰液过于粘稠的患者及痰液稀薄、血性痰、呛咳明显的患者应禁用。

④呼吸机的加热型湿化器: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在不能使用人工鼻的情况下,应使用呼吸机的加热型湿化器来加温湿化,温度32-35。C。另外,病情允许情况下可以多鼻饲水分。

2.4保持呼吸道通畅

按需吸痰,在患者咳嗽、有痰、听诊肺部有湿罗音、气道压力上升、血氧饱和度下降、血气分析结果提示氧分压下的情况下应当给患者吸痰。气管插管、口腔和鼻腔的吸痰管应当分开,吸痰过程中要遵循无菌原则。吸痰管的内径应小于经口气管插管的1/2,吸痰时间应当小于15秒,间歇3-5min。吸痰的压力应适宜,成人以0.04-0.053MPa、小儿0.033-0.04MPa为宜,吸痰管插入的深度为插至有阻力后退1cm,以左右旋转,上下提拉的手法吸痰,应当评估痰液的量、颜色、性质,评估痰液粘稠度,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湿化量,吸痰后进行肺部听诊,观察痰鸣音有无减少或消失。

2.5气囊压的管理

选择最小漏气技术或最小闭合容量技术给予气囊充气。本组患者采用的均是低压高容量气囊,不需常规放气,但是要每班用气囊测压表监测气囊压,气囊压力以25-30cmH2O为宜,既可有效封闭气道,又不高于气管毛细血管的灌注压,避免气管粘膜缺血、坏死,甚至造成食管气管瘘。气囊测压不应过频。

2.6口腔护理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因无法通过口腔进食、饮水、吞咽、漱口、并且因为需妥善固定,口腔经常处于封闭状态,口腔容易有异味,细菌繁殖、造成口腔炎。本组患者口腔护理频率为Q6h,根据口腔PH值选择漱口液,pH值高时可选用2%~3%硼酸溶液;pH值低时选用2%碳酸氢钠;pH值中性选用1%~3%过氧化氢。视病人情况用棉球或抽吸式牙刷进行口腔护理,使口腔清洁、舒适、无异味。做好口腔护理,不但能使病人舒适,预防口腔炎症,还可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2.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气管插管后监测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体温及血气分析结果,观察患者意识状况,瞳孔、出入量变化,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8心理护理

向清醒患者讲解停留气管插管的必要性、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鼓励并协助患者翻身、床上活动、深呼吸,有效咳嗽。加强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病人的需求及不适,适当安慰患者,减轻病人的焦虑和不安。躁动患者,应当做好有效约束,防止病人非计划拔管。

3结语

气管插管技术是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关键,妥善固定管路、加强湿化、保持气道通畅,气囊压的管理,加强口腔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精心而细致的护理是经口气管插管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蒋芝英,陈向芬,莫莉等.气管插管人工气道管理的研究进展[J].微创医学,2012,7(2):173-175.

[2]王静,鱼丽荣,石晓霞.3 种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10,24(5):1172-1173.

推荐访问: 临床 护理 患者 口气 插管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