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5-08 12:25:02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馕�?m5]מ�O;Ӿ4?M9:Cӕ�?iT��=@PѨky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UAP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男24例,女9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5.5岁。对照组男18例,女9例;平均年龄64.3岁。入选标准:心绞痛典型发作,且48h内出现;心电图检查,提示此次发病心肌存在缺血性ST-T改变。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用药(严格按照临床药物使用指南)治疗。即抗凝药低分子肝素、血管扩张药物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并用硝酸甘油以及a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扩张血管等治疗;治疗组在传统用药基础上给予中药制剂治疗。采用冠心宁注射液(主要成份为丹参、川芎)治疗。给予冠心宁注射液30mL+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分别留存检查心电图、血尿常规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并记录每日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时间等指标;治疗前和疗程末,各复查心电图1次,并且作为病情演变的参考指标,每周均查心电图1次。

1.4疗效判定标准

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心绞痛不再发作,治疗后复查心电图,提示发病时心电图原有ST段低平和T波倒置恢复正常,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为原来的50%以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30%~40%无效:患者发病初期与治疗后,心电图无变化,硝酸甘油消耗量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均<30%。

2结果

2.1心绞痛疗效比较

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2.2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UAP患者主要症状是心肌缺血,病理原因是冠状动脉的狭窄、痉挛所导致。随着临床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对UAP的病机有新的了解。目前,大部分学术研究认为,冠状动脉破裂出血导致患者出现UAP,进一步诱发局部血栓形成,影响相应部位心肌血管的血液动力学,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诱发血管收缩或痉挛,使心肌供血突然减少,明显加重相关血管管腔狭窄。若不及时救治或救治过程中处理稍有不当,病情极易反复发作,甚至进展为透壁性心肌梗死,导致猝死。

UAP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心血淤阻,在中医学中属于本虚标实之症,被称之为“胸痹”。根据传统中医学理论,UAP的主要发病机理为气虚血疲,宜采用通络止痛、益气活血的方法进行辨证治疗。选取丹参或川芎进行配比,根据《本草纲目》记载,丹参具有“通心活血、包络”之功,而川芎“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恒悦欣冠心宁注射液将两者进行合制,可功效互佐,既可加强活血化瘀的功效,又可通脉养心、行气止痛。川穹可以有效解除冠状动脉痉挛,阻滞血栓的形成,与钙拮抗剂的作用相似;丹参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对有病变的冠状动脉进行扩张,可有效改善心肌的新陈代谢,促进心肌血液循环。此外,丹参还能够有效的抑制脂类的氧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UAP,既能降低患者的心肌氧耗,并且能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药理运用,加上西医的传统强化治疗,两者相辅相成,能有效的保护患者缺血心肌,防止心脏缺血性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UAP,疗效确切,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发作频率,且无明显毒副反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推荐访问: 不稳定性 心绞痛 疗效 中西医结合 观察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