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体系,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4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组织并从这4个方面审视自身业绩(图1)。
平衡计分卡是一套具有很强操作指导意义的指标框架体系,它所强调的四个层面紧紧相连,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它所强调的其中的因果关系,主要反映如下图2所示。学习与成长有助于内部流程的提高,保证企业长期生命力,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客户价值的提高又是企业财务不竭的源泉和动力。同时,平衡计分卡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将财务分析与非财务分析相结合,有利于克服单方面的定量分析与单方面的财务分析的不足。
在理论研究方面,我国有不少学者对于平衡计分卡运用于企业等营利性组织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如臧得霞[12]指出在平衡计分卡的4个维度下分别设置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则对于评价结果而言具有更强的精准性。而关于平衡计分卡运用于政府等公共部门的研究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并且案例零星而散乱。张定安[13]对平衡计分卡引入政府机构绩效管理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夏谦谦[14]则对平衡计分卡在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应用的不同点作了详细的探讨。
在实际运用方面,平衡计分卡在一些有名的企业得到了具体的实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联想集团在《落地生根、健体强生,苦练内功、决胜创新——联想公司2003财年规划目标策略》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强化执行力度,利用平衡计分卡的方式进行考核……”至于在政府一些公共部门的运用目前还尚未进行,只是处于研究与展望阶段。但是平衡计分卡这一框架体系还可以运用于更多的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价系统,或者说更广阔的领域。
平衡计分卡是用来评价企业战略管理绩效的系统,将它运用于卫生环保部门是一种大胆的构想。笔者文立足于平衡计分卡,综合考虑了资金、居民、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4个方面的因素,不仅仅对当前的状况进行了评价,而且还对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评价。同时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平衡计分卡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克服了只做描述性分析的弊病。
3 可行性分析
平衡计分卡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处理机制绩效评估的可行性可以从技术、管理、经济三个层面分析。
3.1 技术可行性
从技术条件和软硬件设施来看,引入的平衡记分卡符合垃圾循环利用开展的实际情况,平衡记分卡可作为垃圾循环业绩衡量的工具,将在垃圾循环利用中的各财务指标(资金)与非财务指标、战略目标与短期任务目标等规划为一个整体,进行衡量与管理,完成最终的业绩评价。从各环保部门的管理系统上讲,基本都建立了有关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理的日常数据,几乎所有的数据均可从这些系统中提取,这也对平衡积分卡在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奠定了基础。
3.2 管理可行性
行之有效的管理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目前的生活垃圾循环利用中,存在着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脱节、生活垃圾循环行为难以落实、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战略目标得不到有效执行等问题。因此,一套高效的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绩效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管理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此时在生活垃圾循环利用领域引入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讨论和应用的组织绩效管理理论——平衡记分卡,就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有效的帮助。根据平衡积分卡的理论,将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可衡量的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然后层层分解到每个员工,对这些指标加以落实,既提高了组织绩效、部门绩效、职位绩效和员工绩效,又保证了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的战略和绩效的有机联系。因此引入平衡记分卡在管理上是可行的。
3.3 经济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主要考虑的是投入产出比。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处理机制是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的,而平衡计分卡的各项平衡原则也是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此,平衡计分卡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在理论上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平衡计分卡是一套绩效评估体系,它不需要高资本的固定资产的投入,无需占用政府额外的资金。然而,它的作用却是不可小觑的,它起着监督预测的作用。通过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评定方法,它展现出来的是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所谓客观公正,意指排除被评估对象无法控制的因素。由此来看,平衡计分卡的引入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决策。
综上所述,平衡计分卡无论在技术上、管理上还是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4 平衡计分卡法在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机制中的应用
基于平衡计分卡法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机制的目的不同于企业利用平衡计分卡法的目的,例如,在财务方面,公司追求盈利,而作为政府部门的环卫局则不具有这种盈利目的,他们更不用考虑股东利益。企业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和学习与成长4个方面对公司的战略管理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而对于城市垃圾循环利用机制的战略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则可以从资金、居民、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这4个方面进行评价(图3)。
4.1 资金
要让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机制能够健康地运转,需要有最基本的资金支持,而这些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合理规划资金的利用价值将为整个机制的运作提供动力,而不会在中途戛然而止。企业中与资金有关的评价指标已不再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部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部门应当考虑与资金利用最大化有关的指标,如每单位资金处理多少吨垃圾,每单位资金能够使多少吨垃圾资源化,因为并不是所有垃圾都能够“变废为宝”。
4.2 居民
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是社区,是居民。可以通过以下指标如家庭每日垃圾产生量、社区每日垃圾产生量、循环经济理念在居民中的普及率、生活垃圾回收率等来评价居民这个因素在整个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根据具体每个指标的数值,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这一方面。例如,若循环经济理念在居民中的普及率低于理想值,则政府可以加大宣传有关循环经济的知识,使整个社区在知识了解程度上有所提高,以此来帮助提高整个指标的数值。
4.3 内部流程
科学的垃圾循环利用系统应当是从垃圾源头至垃圾资源化的整个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
理模式,使整个流程做到一体化。评价指标可采用创新指
数、时间消耗指数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整个内部流程的优势劣势所在,垃圾处理部门可以根据优劣势的偏向调整流程设置,使其高效化,合理化。
4.4 学习与成长
城市生活垃圾循环机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机制。整个机制内部应当鼓励“干中学”的精神,意思是说在工作中学习,从而可以不断成长。另外,整个机制也可以不仅仅局限于内部的交流与合作,还可以将交流的范围延伸至其他领域。
5 结论与展望
笔者在对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后,得出了现阶段垃圾循环利用机制在技术上的不足,在资金上的不足以及在居民意识上的淡薄等结论,并将平衡计分卡这一评价体系运用到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机制的分析中来。根据平衡计分卡,对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机制的分析应分别从资金、居民、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4个方面来分析,提出单位资金效用最大化、循环经济理念在城市居民中的普及率、创新指数等可以用来作为评价循环利用机制的指标。随着我国公用事业、环卫领域制度的完善,平衡计分卡在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高效利用资金、加强居民学习、优化内部流程等措施,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013.
[2] 梁斯敏,樊建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与管理对策探讨[J].环境工程,2014(11):123-126.
[3] 倪娜.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2009(3):30-33.
[4] 张英民,尚晓博,李开明,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管理对策[J].生态环境学报,2011,20(2):389-396.
[5] 沈学崴.浅析清洁生产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32-33.
[6] 钱睿.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转型新思路[J].环境工程,2014,32(S1):689-692.
[7] 王丽艳.BOT模式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3:1-14.
[8] 左清波.PPP模式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9] 纪涛.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现状及应用前景[J].天津科技,2008,35(5):46-47.
[10] 刘景岳,刘晶昊,徐文龙.我国垃圾卫生填埋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环境卫生工程,2007,15(4):58-61.
[11] 聂永丰.国内生活垃圾焚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9,11(3):18-21.
[12] 臧德霞.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饭店企业经营绩效评价[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9):38-41,37.
[13] 张定安. 平衡计分卡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J]. 中国行政管理,2004(6):69-74.
[14] 夏谦谦. 平衡记分卡在我国行政管理绩效评估中的修正[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1):138-140.
推荐访问: 生活垃圾 平衡 机制 利用 计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