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
[关键词]支原体感染;解脲支原体;输卵管;妊娠
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输卵管组织进行解脲支原体DAN检测,以探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奉天医院经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手术证实、并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或开窗手术的输卵管妊娠患者42例作为输卵管妊娠组,年龄18~39岁,平均26.2岁。其中有盆腔炎史者6例,有不孕史者5例。同期因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行全子宫切除或附件切除的38例作对照组,年龄24~55岁,平均32.6岁。其中有盆腔炎史者4例,不孕史者2例。
1.2 方 法
所有病例行妇科检查时用灭菌棉拭子取宫颈管分泌物置于无菌试管中,手术中取少许输卵管组织置于无菌试管中,标本送实验室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中国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提供的解脲支原体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试剂盒。标本处理:将标本加1mL生理盐水充分悬浮,然后离心,在沉淀中加50uLDAN提取液充分混匀之,煮沸10min后再离心取上清2uL做PCR反应。取聚合酶链式反应管加入提取好的标本DAN2uL,6000rpm/min离心,按93℃45s-55℃45s~72℃60s,共做35个循环,最后置72℃保温5分钟。电泳检测:直接从PCR扩增后的反应管中取10uL下层蓝色液体加样,经2%的琼脂糖凝胶上电泳20~30min后于紫外仪上观察。在459bp处出现橙黄色条带为阳性。
1.3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见表1)
2.2 解脲支原体检出情况
输卵管妊娠组解脲支原体阳性检出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见表2。
2.3 输卵管妊娠患者解脲支原体DNA阳性与盆腔炎症的关系
术中发现输卵管妊娠组盆腔有炎症者(包括输卵管粘连、伞端闭锁、盆腔内粘连等)共21例,解脲支原体阳性者9例。对照组盆腔有炎症者2例,解脲支原体阳性者1例。
3 讨 论
3.1 输卵管妊娠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30%~50%的输卵管妊娠者存在慢性输卵管炎。近年来的研究已证实,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所致盆腔炎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有关输卵管妊娠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关系的研究较少。近年解脲支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其与输卵管妊娠的增加也有密切的相关性。Maccto等曾报道66%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培养为阳性,但未行输卵管的解脲支原体检测。Moller等报道输卵管妊娠组织的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14.7%,解脲支原体DAN阳性率为33.3%。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32例输卵管妊娠者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DAN,结果46.9%为阳性,明显高于非输卵管妊娠即对照组的16.4%(P<0.05);同时对输卵管妊娠者的输卵管妊娠的输卵管组织进行解脲支原体DAN检测,结果34.1%为阳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0.7%(P<0.05),与刘德莉等报道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输卵管妊娠石蜡包埋组织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38.5%结果相接近。本组资料表明输卵管妊娠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是输卵管妊娠的重要原因之一。
3.2 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对输卵管的影响
解脲支原体主要寄居在泌尿生殖道,侵犯人体黏膜细胞,引起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下生殖道的解脲支原体可能是通过淋病播散到输卵管、卵巢引起炎症的,其确切的机制不同。由于其感染病程隐匿,以感染反复迁延呈进行性和不可逆的病理变化而导致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或造成输卵管性不孕及输卵管异位妊娠等严重后遗症。在我们的研究组中,4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宫颈炎、不孕及盆腔炎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42例输卵管妊娠手术时探查发现21例有盆腔炎症的改变,其输卵管组织解脲支原体DAN检测亦均为阳性。所以,在妇科门诊对可疑的患者应进行支原体的筛查,及时发现支原体感染并予以积极的治疗,可降低盆腔炎、不孕症的发生率,同时也有利于降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率。
推荐访问: 支原体 输卵管 妊娠 感染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