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生态农业”有叫“自然农业”的,有叫“有机农业”的,还有叫“生物农业”的,生态农业生产的食品也就相应地称为“自然食品”、“有机食品”或“生态食品”。尽管叫法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生态农业可以定义为: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概况
1.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迅猛。
早在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开始转向生态耕作。到得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而到了90年代,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开始对生态农业进行补贴,以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经过各国的努力,生态农业用地面积具有一定规模,其产品产值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使生态农业有了较大发展。到2000年,全球194个国家中有141个国家开始或已经开始发展生态农业。据统计,目前在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约1055万hm2,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重达到了2%左右,预计未来10年可发展到10%~20%。
2.面积最大的是澳大利亚,发展最快的是欧盟。
在目前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1055万hm2中,澳大利亚的生态农地面积最大,拥有529万hm2,占世界总生态用地面积的50%。其次是意大利和美国,分别有95万hm2和90万hm2。若从生态农地占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来看,欧洲国家普遍较高。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地面积较小,在总计为4万hm2的生态农地中,土耳其占1.8万hm2,日本占5000hm2,以色列和中国各占约4000hm2。
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是欧盟。1986-1996年,欧盟国家生态农地面积年增长率达到30%,生态食品和饮料销售额从1997年的52.55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95.5亿美元。
据有关方面估计,现在全球每年生态农业产品总值达到250亿美元。其中,欧盟100亿美元,澳大利亚35亿美元,美国和加拿大100亿美元。除德国外,欧洲生态食品消费较多的国家还有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产品种类包括农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
二、发达国家生态农业模式介绍
1.美国:提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思路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有机农业造成玉米等农作物的减产,实际利润减少,美国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的新农作制度。可持续农业强调农业在生态上能自我维持,多级循环利用,经济上又有高效益。它要求对农村土、水、种、肥、药、电、粮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谋划和系统开发,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以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农牧结合是美国大部分大型农场的共同特征。农场注重养殖业与种植业之间在饲料、肥料等方面的相互促进与相互协调关系。养殖场的动物粪便或通过输送管道或直接干燥固化成有机肥归还农田,既防止环境污染,又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残茬还田免耕法20年来一直是美国免耕农田的主导技术。主要是将小麦、大豆、花生等作物秸秆采用机械化粉碎还田和高留茬收割直接归还农田等,并采用专用的6行或4行大中型免耕播种。大量试验表明,这种方式可以明显减少化肥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持水分,防除杂草。目前,美国约有70%的农田采用这种技术。
2.法国:规划先行,措施得力。
法国是欧洲第一农业生产大国,其农业产值占欧盟农业总产值的22%,农产品出口长期位居欧洲首位。随着环保理念越深入人心和对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法国农业较快地走上了生态发展之路,并于20世纪90年代制定实施了生态农业发展计划。近年来,法国生态农产品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目前,法国生态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00万公顷,从事生态农业的单位或农户达2.5万个。尽管规模还不算大,但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为进一步鼓励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法国政府于2008年再次颁布“生态农业2012年规划”,旨在进一步提高生态农业产量,同时将生态农业面积扩大3倍,力争达到占可耕地面积的6%。
为保证这个规划的实施,法国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生态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产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的渠道;二是对从非生态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的农户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三是加强对生产部门的技术支持和对相关人员的知识培训;四是在制定农业法规时,充分考虑生态农业的特性和要求,从政策层面上放宽限制;五是在生态农产品消费方面,政府加强引导,目标是到2012年,使生态农产品的消费比重超过20%。
3.德国:生态农业同样“严谨”
德国人做什么事情都“严谨”得很,生态农业也同样“严谨”。
①执行严格的几“不”政策: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虫剂、除草剂,而使用有益天敌或机械除草方法;不使用易溶的化学肥料,而使用有机肥或长效肥;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使用抗生素;不使用转基因技术等。
②制定超严厉的“标准”:欧盟于1991年6月21日颁发了《关于生态农业及相应农产品生产的规定》,要求生态产品的生产必须符合国际生态农业协会(FOAM)的标准。而德国生态农业协会(AGOEL)的制定的标准却要大大高于欧盟的“生态规定”。比如,企业欲加入AGOEL,将其产品作为生态产品销售,必须经过3年的完全调整方可。期间,由国家授权的检测中心对申请转入生态农业生产的企业进行检查,每年至少进行1次。此外还可进行不定期抽查,如果不合格则要延长调整期。
③统一颁发生态标识:所有符合欧盟“生态规定”的产品,允许标以生态标识。统一的生态印章提高了德国生态食品的信任度和透明度,给消费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也为经营者提供了机遇。
4.瑞典:生态农业领跑世界
瑞典的生态农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做法是使用天然肥料(牛、羊、猪粪便)、人工除草等。为保持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瑞典采用4年轮作法,即轮种小麦、豆类、牧草、燕麦等。瑞典生态饲养禽畜主要采用室外放养、喂养生态饲料等方法。对禽畜传染病以预防为主,一般不用药,用过抗菌类药的禽畜要满1年后才能出售,以保证禽畜体内不残留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在瑞典,生态农作物产量比普通农作物产量稍低一些,但其售价要比普通农作物高出1倍。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瑞典政府作出相关规定,要把国内10%的耕地转为生态农业种植。
5.日本:多样化的发展形式
在日本,小农经济在农村占有绝对优势,资源的节约与充分利用是日本发展生态农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日本发展生态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一是再生利用型,即通过充分利用土地的有机资源,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减轻环境负荷。二是有机农业型,即在生产中不采用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农业生产过程的持续稳定。三是稻作——畜产——水产“三位一体”型,即在水田种植稻米、养鸭、养鱼和繁殖固氮蓝藻的同时,形成稻作、畜产和水产的水田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四是畜禽——稻作——沼气型,即农民在养鸭、牛等家畜过程中,将动物的粪便作为供制造沼气的原料;同时,农作物的秸秆经过加工用来作家养畜禽的饲料,或作为沼气的原料,沼气又可为大棚作物提供热源等利用。
三、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1.生态农业将成为21世纪世界农业的主导模式。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态农业得到广大消费者、政府和经营企业的一致认可,消费生态食品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尽管生态食品的价格比一般食品贵,但在西欧、美国等生活水平比较高的国家仍然受到人们的青睐,不少工业发达国家对生态食品的需求量大大超过了对本国产品的需求。随着世界生态农业产品需求的逐年增多和市场全球化的发展,生态农业将会成为21世纪世界农业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2.生态农业的规模将不断扩大,速度将不断加快。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预计在未来几年其规模和速度将不断加强,并将进人产业化发展的时期,生态农产品的零售总额将占西欧食品市场的5%~10%,许多国家生态食品的市场增长率可达20%~50%。
3.生态农业的生产和贸易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在降低关税的同时,与环境技术贸易相关的绿色壁垒日趋森严,尤其是对与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有关的环保技术和产品卫生安全标准要求更加严格,食品的生产方式、技术标准、认证管理等延伸扩展性附加条件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将产生重要影响。这就要求生态农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前,必须经过权威机构按照通行的标准加以认证。目前,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已制定了环境国际标准ISO14000,与以前制定的ISO9000一起作为世界贸易标准。绿色壁垒虽然在短期内对各国的贸易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也促使各国不断提高和统一农产品质量标准,从而进一步促进世界生态农业的协调发展。
4.各国生态食品的标准及认证体系将进一步统一。
目前,国际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产品的法规与管理体系分为联合国层次、国际非政府组织层次、国家层次3个层次,联合国层次目前尚属建议性标准。在未来几年,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这3个层次之间的标准和认证体系将彼此协调统一,逐步融合成一个国际化的生态食品标准和认证体系,各国间将逐渐消除贸易歧视,削弱和淡化因标准歧视所引起的技术壁垒和贸易争端。
5.各国将进一步增加生态食品的科研和开发投入。
先进的农业技术是生态农业的坚强后盾,生态食品的发展将促使各国增加生态农业开发方面的投人,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随着生态食品生产技术研究的纵深发展,以“培育健康的土地,生产健康的动植物,为人类提供安全的食物”为理念的生态农业理论基础将更加巩固,生态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天然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生产资料的研制、应用和推广等方面将进一步加强,生态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将逐渐被解决。
责任编辑:上官涛
推荐访问: 生态农业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