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台州市供销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风险及应对策略

台州市供销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风险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5-16 12:2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基于对台州市供销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以及分析,以浙江永丰鲜果专业合作社(临海)、仙居县农合杨梅专业合作社以及椒江冬领鲜花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实例研究对象,结合农业现代发展趋势,对专业合作社现状,主要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实例;运营风险;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1 项目研究背景和意义

1.1 农民专业合作社背景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来实现成员互助目的的组织,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帮助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织构成上,以农民作为经济主体,农民至少占总成员数的80%。(2)在利益分配上,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实现劳动和资本联合,对内部成员不以盈利为目的将利润返还成员。(3)在管理机制上,实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的管理体制。农民专业合作社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需要,它克服了小规模农业的局限性,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效地保护群体利益。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农民与政府沟通的纽带,是政府对农业实施宏观调控和指导的有效载体。

1.2 研究意义

近几年来,台州市广大农民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创办了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本研究以浙江永丰鲜果专业合作社(临海)、仙居县农合杨梅专业合作社以及椒江冬领鲜花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实例研究对象,通过阐明台州市供销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风险以及深层原因,提出有效应对方案策略,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提供创新思路研究,为政府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2 台州市供销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2.1 台州市供销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状况

台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从2000年正式起步至今,十多年来,发展迅速,由刚刚起步的10家增至7391家(截止2016年12月)。其中,在供销系统下设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67家(截止2016年12月),总注册资金达4.43亿元,总资产:12.67亿,2015年年底销售额达33.14亿元,返还社员盈余4.93亿元。社员户数25640个,带动农户21万。合作社分布台州的10个县市区。分别为:椒江、黄岩、路桥、临海、仙居、三门、天台、温岭、玉环、台州市。多家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省级、国家级示范单位,具备驰名品牌商标,无公害产品认证,绿色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等多方产品认证。

2.2 台州市供销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优势

2.2.1 产业覆盖面扩大,因地制宜,依托主导产业组建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已基本覆盖我市种植业、养殖业、海洋渔业等农产品主导产业,包括柑橘、蔬菜、畜禽、杨梅、西瓜等几十个主导特色产品。有的合作社还延伸到农业服务业和生产要素领域。

2.2.2 规模运营实力增强,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流转闲置土地,实施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配套服务中心有“庄稼医院”。庄稼医院具备物资供应、田头配送、农民培训、技术服务、种植档案、门诊系统6大服务功能,聚合了多位省市镇级农口专家以及“草根医生”,其中省级专家人数目前达三四十人。

2.2.3 充分發挥农合联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作用

2016年底,由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信用合作融合的“三位一体”农合联(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合作体系在台州市、县乡镇级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天台根据15个乡镇茶叶、高山蔬菜、杨梅、蜜梨等产业分布,建立东西南北四片区农合联;玉环根据渔业发展情况,设立“渔合联”;天台推行全县域肥药双控、全智能技术管控、全品种安全监测、全渠道市场营销、全流程质量溯源、打造“五全透明农业”;黄岩设立11个乡镇农合联,全市已设立镇级农合联87个,县(市、区)农合联9个,共吸收会员5228名。供销社通过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促使多种社会资源在市场调节下多渠道向农业领域配置及流动。

3 台州市供销社系统专业合作社实例分析

3.1 浙江临海市永丰鲜果专业合作社

浙江临海市永丰鲜果专业合作社,具备健全的三会制度,成立于2003年3月,是临海市供销社最早组建的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其水果种植基地面积达18000多亩,现有151户社员,是一家集水果种植、销售、技术开发、培训、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品种有柑橘、杨梅、枇杷、蜜桃等,其中,注册的“正凤”牌水果品牌,在浙江省内已有较高的知名度。永丰鲜果专业合作社的产品还多次荣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等。永丰鲜果专业合作社的营销渠道主要有各大超市,批发市场和多家线上平台,比如供销e家、阿里巴巴、淘宝等。同时,永丰鲜果专业合作社也开展外贸业务,部分品种被出口到加拿大、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地。永丰鲜果专业合作社一直本着“诚信、务实、合作、共赢”的经营宗旨,历年来受到国内外好评。

3.2 仙居县农合杨梅专业合作社

仙居县农合杨梅专业合作社是仙居县成立的第三家专业合作社,共四个厂区,总规模达2000多亩,拥有1000多户农户。自2003年开始,以“仙居仙梅”品牌形式,标准化管理,定期邀请专家向社内农户讲授杨梅培育方法,分享经验。同时,不定期邀请拥有多年种植栽培杨梅经验的农户分享心得。过去销售渠道以政府采购为主。2008-2011年,政府的采购量减少,转以市场为主导通路销售。2012-2013年,由于电商的冲击,实体市场的销量有所萎缩。自2016年开始,农合杨梅专业合作社开展了微商、电商等网上销路。

3.3 椒江冬领鲜花种植专业合作社

椒江冬领鲜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加入台州市供销社系统八年,主要种植并销售白菊花,现占地面积达120亩左右。合作社内共有12位长期工人种植白菊花,定期对其喷洒农药、修剪、采摘。椒江冬领鲜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营销渠道形式较为单一,白菊花大部分通过外贸公司出售,60%以上的白菊花被出口至日本。

3.4 专业合作社运营风险分析

3.4.1 物流运输风险

物流运输问题主要源于产品本身特性。例如,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水果和蔬菜具有季节性强、保鲜期短和易腐的特点。季节性强意味着农产品现货的供应会呈现出短期爆炸式增长,这要求生产主体在特定时间内完成采收工作并贮藏供应市场。一方面大规模的产品存贮需要冷藏技术设备,仓库等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大量运输需求需要专业物流公司配合,专业包装,及时发货、送货。特别是针对易腐易损食品类产品,对产品搬运有较高技术要求。如何寻找合适的快递公司,并与之建立专业水果运输,行成“产-输”一条龙服务,是应对此类风险的关键

所在。

3.4.2 市场风险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目前,合作社主要销售渠道是农贸批发市场、超市。而线上平台还处于发展期,目前已有的线上平台包括供销e家、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阿里巴巴、淘宝等。目前,线上平台销售量不稳定、未能达到规模经济。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激烈。目前竞争可分为在本地区域内,不同商户间的竞争以及外地产品与本地产品竞争。同一产品的采收期几乎相近,果蔬产品又具有保存期短的特点,所以短期的产品量暴涨使得市场竞争更为激励。例如,仙居杨梅是中国著名的杨梅之一,而其邻近白水洋杨梅,缙云杨梅也属优质杨梅。普通杨梅的销售期为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共20天左右,高山杨梅的销售期为每年的7月初至7月上旬。多个品牌杨梅在同区域内的竞争会导致价格波动明显。另外,其他省市的杨梅进军市场,势必会对本地杨梅市场有所冲击。

3.4.3 自然风险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营受病虫害影响。病虫害是农产品种植过程中难以预计的情况。本调研发现,台州杨梅基地主要虫害有卷叶蛾、蚜虫、天牛、果蝇,主要病害有褐斑病、赤衣病、溃疡病、白腐病。据悉,农合杨梅基地曾有一次发生了大规模的白腐病事件,对当地农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此事件引起当地农业局部门高度重视,成立专门专家小组,以防止此类病虫灾害再次发生。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营受天气影响。台州市处于沿海地带,夏季频受台风侵袭。台风破坏力之大足以摧毁农产品生长。椒江冬领鲜花种植专业合作社主任特别强调,白菊花种植期间最怕遇上台风天气,白菊花对环境的变化敏感,湿度和温度的控制对其生长相当重要。

3.4.4 管理风险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程度不高。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控制机制薄弱,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社员受益小,同时发展思路不清晰,有的有章程无制度,有的有制度得不到落实,“内部控权”问题严重,有些专业合作社仅仅停留在农产品初级生产阶段,在加工销售理念上未融入市场经济,不利于市场竞争。

办社人才严重缺乏。目前,大多专业合作社是围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组建的,专业合作社的领导层基本由所在村的村干部或种养殖大户担任,或是自身素质稍微突出一些的成员担任,其中管理层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为足5%,合作社内懂得经营善于管理的专业人才尤其是能带动产业发展的加工型企业的产业领军人才严重缺乏。大部分合作社依据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经营,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对如何将产业做大做强以及对合作社和产品的定位模糊不清,对创优创牌方面的意识相当缺乏,从而导致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3.4.5 融资风险

融资渠道狭隘,资金短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社农民缴纳的会费,基金实力有限。主要有以下原因:

(1)合作社融资依赖于社员股本,限制合作社吸引风险资本。参与合作社多为低收入劳动者,中国典型小农经济决定农民具有求稳定、怕风险的特征。低收入者只将一部分资金转入合作社。

(2)金融体系不能有效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需求。商业银行发放的是质押贷款,而专业合作社能够提供符合要求的抵质押物较少,这就成为获得银行贷款的障碍。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属于小型企业,自身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差,银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各方面了解比较困难。

4 台州市供销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对策略建议

4.1 加强调研,狠抓各项措施落实

通过调研,全面掌握各合作社的情况,有针对性对各合作社进行分类指导。每年均从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调研组深入到每个合作社实地调研,全面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对全县合作社进行分类定级,并形成调研报告为下步决策提供详实依据。

4.2 解决人才问题

一是建议政府部门出台保留编制、职位、工资、允许和鼓励事业单位人才到专业合作社工作或入股;二是加强对合作社负责人、工作人员进行强化培训,造就一批懂技术、懂事长、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定期与高校,农业部门专家建立联系。三是建立与高校深度融合模式的组建。比如开展校社股份合作模式,校社资源整合模式,专业设置与行业岗位群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等多种模式。

4.3 加强专业专业合作社管理

一是发挥农技队伍的优势,加强对合作社的技术交流。如制定生产标准、大面积的疫病防治等等;二是帮助合作社申报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经营优质品牌;三是提升现有的农业信息网,建立合作社专栏,建立合作社E-MAIL地址网络系统,加强与合作社的双向交流,提供信息服务;四是加强宣传推介,每年争取举办一次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推介活动,扩大合作社的影响。五是加快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为合作社绕过批发市场和超市,直接与消费者见面创造条件。

4.4 建立专业合作社风險应对和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自然风险保障机制,设立存款保证金,类似于保险机制。在前期对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风险进行充分预测,并尽可能采取预防措施。二是建立生产风险保障机制。统一采购生产所需物资,降低生产成本,减小假冒伪劣产品给农业生产带来的风险;对农户进行统一的技术指导,防止病虫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风险;根据市场供需,统一规划生产,减少产品销售困难。

4.5 与农村金融机构建立面向合作社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

农村金融机构应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探索扩大农户和合作社可用于贷款担保抵押的财产和权利范围,比如,土地的使用权、农村宅基地、自留山的使用权、集体林权证、房屋产权证等作为贷款担保抵押物,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大力发展抵押品替代机制,比如商业信用、信贷保险等,推进抵押品替代机制创新,缓解农户和合作社抵押品不足的困境。

[参考文献]

[1] 张滢.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识别与治理机制———两种基本合作社组织模式的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11(12).

[2] 万宝瑞.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前急需关注的几个问题[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3] 孔祥智,史冰清.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基本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2009.

[4] 梁红卫.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推荐访问: 台州市 供销社 合作社 运营 农民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