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旅游类专业实习基地品牌化运作模式研究

旅游类专业实习基地品牌化运作模式研究

时间:2022-05-18 12:1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校来说,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本文依托培华学院旅游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经验,结合西安培华学院校企合作和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借鉴洲际酒店集团的英才培养学院模式的管理经验,提出以“冠名班”的校企合作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旅游类专业实习基地品牌化运作模式。

关键词: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品牌化;冠名班

一、旅游类专业实习的特点

1、旅游类专业实习实操性强、综合性强。旅游行业服务性强,旅游专业实习对学生以实际服务操作技能和管理技能为核心。同时,旅游专业实习综合性强,涉及新型住宿接待业、特色餐饮业、旅游景区景点开发、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新兴服务业、旅游文化娱乐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游劳务输出等多个行业知识和技能。

2、旅游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多具档次高、综合性强、稳定性要求高等特点。比如实习单位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城市,如西安、北京、深圳、上海等;其次,实习单位往往选择档次较高,酒店多为四星级和五星级,这种高质量企业有利于学生就业前就养成标准化、规范化服务与管理理念,并使他们终身受益。同时,实习单位相对稳定,以西安培华学院为例,西安唐城宾馆、西安曲江宾馆等都是多年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实习主阵地;旅游专业的实习单位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旅游生活环节,尤其是一些旅游度假村,集景区景点、休闲娱乐、酒店于一体,可综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实习内容的服务性和文化性。旅游行业主要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需要高质量的服务,以达到精神与物质上的享受与满足。同时,服务劳动的实现又是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统一。因此,在旅游服务活动中,服务人员主动性与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以旅游服务人员的身份出现,实习生本身的文化素养和服务技巧,在实习过程中起到举足重轻的作用;同时也是实习过程中,需要对实习生进行着重培养的最主要内容。

除此之外,学校、学生、实习基地这三方,在实习基地的运作过程中追求利益的统一,也是旅游专业实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实习基地管理运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这些特点来设计合适的运作机制。

二、旅游类专业实习基地品牌化运作的形式:“冠名班”

根据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状况,导致企业中的技能型人才紧缺,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又不能符合企业的需求,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和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职业发展。冠名班是在这种形势下,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种操作模式。这种运作模式能实现实习基地管理过程中学校、企业、学生利益的统一,同时也符合现在管理中品牌化管理的要求。

1、冠名班模式有利于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利益的统一

对学生来说,冠名班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感知企业生产的过程和实践,提升创新意识,了解企业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冠名班素质和技能全方位的培养,拥有更多实训和进企业锻炼的机会,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实践经验,拥有更好的就业竞争力;对学校来说,学校可通过冠名班获得企业在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学校则通过提升教学质量、学校的知名度、学生的就业率提高学校的招生竞争力,从而促进学校品牌化招生、品牌化就业、品牌化教学管理、品牌化课程体系。对企业来说,旅游企业可通过冠名班缩短新职工上岗的适应期,节约时间和培训成本。企业可以和校方共同拟定教学计划,按企业的需要培养紧缺的服务人才,从而获得产业发展所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继而提高经济效益。

2、“冠名班”的运作模式符合品牌化运作的要求

中国每一个行业的高速发展,都要归功于行业或企业的品牌化运作。IT行业的联想、方正,电器行业的海尔,房地产领域的万科大抵都是如此。这样一批成功企业的兴起,不仅带动了行业的整体水平,同时,也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旅游人才教育方面,洲际酒店集团的英才培养学院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通过与当地社区组织和教育机构积极合作,目前洲际酒店集团英才培养学院已遍布全球37个国家,是在旅游人才培养品牌化运作最成功的典范之一。“冠名班”的运作模式正是在借鉴企业品牌化运作模式和英才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以高校校外实习基地为基础的旅游行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旅游类专业实习基地品牌化运作的核心:文化

品牌的核心是文化。旅游类专业实习基地品牌化运作的核心也是文化。品牌的成长是理性与感性的交融,历经时间的洗礼,结晶成为品牌的核心价值。品牌的核心是文化,是传递给消费者情感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品牌建设是通过品质保障,文化引导等方式,让消费者对品牌从认知到认可,对品牌的归属感和信赖度从理性层面向感性层面偏移,推动品牌的核心价值不断提升,所以一个品牌力量的强弱决定于其文化内涵。

冠名班运作模式的核心,是让学生以认同冠名企业的企业文化为动力,掌握该企业相关岗位所需要的服务技能和文化素养。优秀企业文化是促进职校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与加速器,是联结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的桥梁与纽带。为了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学生顺利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因而,在实习基地运作模式的设计中,应当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冠名班的整体管理规划,使培养的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符合企业的需要。对企业文化的传达主要吸收冠名企业的企业文化精神,渗透到班级的班规、班风、教风、学风等核心理念中去,从而使班级精神与企业精神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训环节中把企业生产、服务、管理的各环节规章制度融入到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之中;教室的布置中应突显企业冠名班特色,多反映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优秀员工的案例、企业用人的标准、企业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等与冠名企业息息相关的内容。

四、旅游类专业实习基地品牌化运作的操作模式

品牌化运作要求设计具有特定内涵的操作模式。旅游类专业实习基地品牌化运作,是通过设计特定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度体系、课程体系和激励机制来实现的。

1、设计以学校管理为核心的组织管理体系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共同构建冠名班的组织机构:一是由学校牵头,学校、学院相关领导和企业负责人为主,共同成立围绕冠名班建设工作开展的冠名班工作领导小组,商定冠班工作的重大事项;二是由学院、系部教师和企业培训人员组成的冠名班工作团队,负责具体事务的执行,包括课程体系的设计,专业教学和专业实践指导等等。在组织管理机构的运行过程中,来具体实现冠名班的管理模式。例如:可以安排冠名班任课教师下企业锻炼等方式,培养素质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来保障冠名班的教学力量;联系企业共建适合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规范化校内外实训基地,来保障冠名班的实训教学;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根据专业特点和产业需求建设适合冠名班教学的教学体系和课程来保障冠名班的教学特色等。

2、设计以保障学生、学校、企业三方权益为核心目标的制度体系

管理制度体系是以建立约束机制的办法,来保证学生、学校、企业三方权益实现有效的统一。约束机制包括外部约束和内部约束两方面,外部约束主要由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约束构成,内部约束由具有监督功能的制度约束构成。以培华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唐城宾馆的实习基地为例,学校与唐城宾馆在招生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协议中明确校企双方的工作职责、对招生班级的培养目标、培养时间、三方的权利和责任等内容;同时,校企双方需要共同制定并执行《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包括学生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实习过程中各环节的操作程序和要求,学生激励和惩罚制度等等,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行为都得到规范,保证冠名班得以有效运转,保障学生、学校、企业三方的合法权益,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

3、设计以企业需要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冠名班的学生培养方案应当以就业岗位为依据,以生产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企业对专业及人才需求为前提和基本依据,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在冠名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职业活动的真实场景引入到教学中来,以现实职业领域的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等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构建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从岗位工作氛围着手,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工作岗位和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更主动。冠名班使用的教材,应当以根据冠名班的运作模式,以“校本教材”的形式为主,结合合作企业对工作岗位的要求和现实工作经验,对统编教材进行修订、补充和丰富,使之针对性强,职业特色明显,案例和素材与生产及生活密切结合。

4、设计以激发学生、学校、企业参与积极性为核心目标的激励管理体系

激励机制的内容包荣誉激励、物质激励、成就激励等;激励机制的执行方法既有过程激励,又有成果激励;激励机制的激励对象以冠名班的学习主体学生为主要对象,同时既包括承担冠名班教学任务的校内教师,也包括为冠名班学生实训进行辅导的企业专家。比如,学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学生实习期间的奖罚管理制度,通过荣誉激励、物质激励、成就激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实习基地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每个学期选拔出经老师辅导的优秀学生实训项目作品,将这些作品以展览会的方式在全院定期展出,培养教师的成就感;对长期为冠名班工作做出贡献的教学一线人员颁发专项奖金,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承担冠名班教学任务的教师和企业专家,由校企双方共同颁发“冠名班”聘任证书,对完成教学质量较好的教学及管理人员的工作成绩纳入学校或企业的绩效考核中,与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挂钩,提升校企双方人员对冠名班工作的工作热情。

总之,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众多模式中,品牌化运作模式——订单式“冠名班”培养具有多方面优势。这种培养模式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在教学计划中融入企业文化、岗位要求、专业技术和企业管理等内容,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对企业有较高认同感。加之后期在企业实习、实训,能让学生在真实生产实践中得到实战锻炼,从而增强学生职业技能和竞争力。不过,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出现了订单式“企业冠名班”就业安置爽约、顶岗实习“以工代学”等现象,制约了高校学生培养的健康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阻碍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和研究实践中进一步予以解决,使“冠名班”模式得到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小荣,杨志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阶段教学管理创新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7

[2]徐文燕.普通高等学校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商业经济,2007

[3]谢登斌,韩伟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新视点:企校共建冠名班的多维透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9(3)

[4]石兆胜.加强冠名班教学管理,探索校企合作新途径.消费导刊,2008(7)

推荐访问: 类专业 运作模式 实习 基地 品牌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