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程序化急诊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程序化急诊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时间:2022-05-19 11:45:04 来源:网友投稿

方案,备好溶栓相关药品,做好转运准备。(4)溶栓时护理:溶栓治疗时,护士需密切检查患者的生命指标,并做好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瞳孔及肢体肌力变化,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溶栓效果。(5)溶栓后护理:患者意识清醒后,护士需及时向患者讲解病情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担忧情绪,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做好生命指标监测,保证生命体征稳定,做好并发症预防,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鼓励患者及早进行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记录两组患者的采血时间、病情评估时间、就诊至溶栓治疗时间、急救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急救成功率。(2)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HI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总分45分,评分与其神经功能呈负比。(3)采用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总分30分,评分与患者的认知功能呈正比[5]。(4)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评分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呈正比[6]。(5)采用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包括上肢、下肢功能,共17个条目,总分100分,评分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呈正比[7]。(6)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估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整体恢复情况,使用5级评分法,共8个维度,59个条目,评分与患者整体恢复情况呈正比[8]。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效率及急救成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采血时间、病情评估时间、就诊至溶栓治疗时间、急救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急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MMSE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MMSE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整体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SI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静脉溶栓是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手段,能够有效疏通闭塞的脑血管,恢复脑组织供血,改善脑部缺氧缺血情况,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预后效果[9-10]。现代研究提示,急诊护理会影响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效果,脑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予以不同方式的护理模式干预,患者的临床结局也会不同[11-13]。程序化急诊护理能够使急诊护理流程分工更加明确,护理内容更加详尽,使得急救流程更加具体化、规范化、标准化、详细化,缩短脑梗死患者急救各个环节花费的时间[14]。

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者采血时间、病情评估时间、就诊至溶栓治疗时间、急救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急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果提示,程序化护理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将护理工作量化管理,使得护士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多项目、多部位护理操作有序开展,以提高护理工作的连续性,缩短急救过程中各个阶段需要的时间,让脑梗死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溶栓治疗,以提高急救效果[1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MMSE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果提示,程序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促进脑功能最大限度恢复,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并帮助患者在溶栓治疗后及早开展康复护理,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16]。研究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SI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程序化护理能够使护理操作流程更加清晰,减少护理工作盲目性,提高与医生的配合度,缩短溶栓治疗前的等待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17]。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应用程序化急诊护理能够优化急诊流程,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整体恢复效果,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曾岳春,刘艳,陈喜玲.急诊护理流程运用于急性脑梗死急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155-156.

[2]曹美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6):33-35.

[3]刘红军.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6):224-225.

[4]吴红兰.急诊护理流程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效果的探讨[J/OL].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6):35,45.

[5]许莉,余金凤.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8,4(25):103-104,106.

[6]吴文彬,罗志春.急诊急救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0):57,59.

[7]邹洁,胡丹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8):40-42.

[8]胡承莲.程序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患者希望水平、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3):377-380.

[9]姜冬辉,宋振华.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脑梗死溶栓患者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1):1984-1986.

[10]刁羽.急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0):260.

[11]李野,勾洋,王穎.优化式急诊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结局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6):2955-2957.

[12]任喜荣.急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OL].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9):8,16.

[13]徐萍.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梗死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14-16.

[14]申卫玲.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8):253-255.

[15]甘仙雯,曾艳.急诊护理流程改进对AMI溶栓患者治疗效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1-4.

[16]段小勇,吴柳春.急诊护理程序在提高脑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率和改善急救结局中的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6):156-157.

[17]汤瑜娟.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5):2122-2123.

(收稿日期:2019-02-24) (本文编辑:桑茹南)

推荐访问: 程序化 急诊 急救 护理 患者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