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巨鹿县2014-2015年被列为中央财政“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实施县,在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对日益增长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新需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通过对巨鹿县“三农”气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三农;气象服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巨鹿县位于邢台市东部,地处太行山前冲积平原,属黑龙港流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域总面积6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万亩,县辖6镇4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91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巨鹿特色农业优势明显,形成了中药材、小杂粮、设施蔬菜、畜牧养殖四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目前,以金银花、枸杞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近20万亩,杂交谷子达到5万亩,设施蔬菜3万亩,建成肉羊、肉鸡、奶牛养殖基地6个。相继获得了“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枸杞之乡”、“ 全国杏良种示范推广基地”、“国家级串枝红杏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小杂粮良种繁育基地”等国家级特色名片。
1 巨鹿县“三农”气象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1.1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
巨鹿县成立了具有地方编制的巨鹿县气象灾害防御中心,建立完成了县有以政府主管副县长为指挥长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乡有气象协理员管理的气象信息服务站,村有以村支书为主的气象信息员三级组织体系。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各乡镇、经济开发区政府工作职责,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与各乡镇(区)签订了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书。推进我县气象防灾减灾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有机融合,实现气象防灾减灾网格化管理。
1.2 完善气象灾害监测网络
先后建成了11个区域自动气象站、3个小气候站和1个土壤水分自动站,使我县自动气象站的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各区域站之间的平均距离降至5公里以下。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初步形成,监测能力大幅提升。
1.3 拓宽气象信息发布渠道
近几年来,我县不断拓宽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初步建成了电视、手机短信、微博、微信、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以及社会媒体等气象信息传播手段,气象局及时发布气象预报预警和科普宣传信息,为社会各界提供多渠道、全方位适时气象信息。与广播电视台、移动、联通、电信等单位签订了气象预警信息快速发布协议,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增播、插播与全网发布机制。为7个重点村和金银花基地、汽车站、人工湖公园等地安装14块气象电子显示屏,通过无线传输,及时传播天气预报、预警、实况等信息。与河北省冀云公司合作,完善“巨鹿气象”微信平台的服务管理和运行,强化互动和科普功能。
1.4 丰富气象服务产品
服务产品覆盖《专题气象服务报告》、《重要气象报告》、《环境气象报告》、《人影简报》等十多种,内容从原来的仅注重实况和预报转向同时注重对策、措施,实现了从气象预报向气象安排的转变。
1.5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巨鹿县强化人影基础建设,建立了一处标准化固定作业点和一处流动作业点,各作业点工作人员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主动科学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在服务农业生产、缓解水资源紧缺、防灾减灾、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6 为农气象服务全方位
将气象服务融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在三大园区中实现有设备、有平台、有服务产品。与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科技等相关部门联合成立巨鹿县气象为农服务专家联盟,联合制作发布气象为农服务产品,积极开展针对种养殖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系列化“直通式”气象服务。尤其是针对巨鹿金银花产业开展了特色气象服务,与涉农部门加强科研合作,建成了金银花农业气象试验田,安装了金银花小气候站和实景监控系统,开展了金银花物候期观测,初步确定了金银花的主要气象灾害致灾指标,建立了金银花气象保障技术服务流程,研究开发金银花气象保障服务平台,为金银花产业发展提供气象保障技术支撑。
2 “三农”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为农服务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气象部门涉农专业性人才紧缺,缺乏既懂气象又懂农业新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现有的人员不能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来满足为农服务需求。而对多种气象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并在短时间内发布到农户手中,这对气象人员的要求较高。
2.2 气象服务产品针对性、实用性较差
农村的一些种养大户要求根据农事关键期,提供针对性比较强的气象服务产品,他们需要的是专业性强、敏锐性高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要求突出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但目前气象部门所能提供的为农服务产品有限,特别是由于人员紧张,专业化人才严重缺乏,缺少调查研究和及时了解掌握农情,造成农业气象情报、预测分析等服务材料的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够。
2.3 气象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目前阶段,农业生产中需要的中长期天气预报准确率不高,短期预报的准确度还有待提高,对一些特殊天气、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提前量不够,预报预警对有效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2.4 农村气象信息员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巨鹿县现有气象信息员1000多名,其中80%是农村气象信息员,他们多数为村干部、种养殖大户。每当有灾害性天气来临时,气象部门通过手机短信或电话向信息员发布预警或预报信息。信息员接到这些信息后,主要通过大喇叭向村民传达,及时预防,起到减轻气象灾害损失的良好效果。但是,气象信息员的作用遠不止这些,还包括气象灾情反馈、科普宣传等等,这些作用几乎没有发挥起来。原因是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广大气象信息员都是义务做这项工作,积极性不高。
3 做好“三农”气象服务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针对性服务,强化防灾减灾能力
气象部门必须利用卫星、雷达等资料提前捕捉到灾害性天气信息,进行预报预警,并与农业技术单位合作,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会商,进一步提高气象为农服务的能力,提高针对关键农事季节和具体农业生产活动的农业防灾减灾服务能力。
3.2 开展广泛调研,解决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气象部门提供的每一项服务、每一种产品不能闭门造车,要切切实实考虑是否为农民所需要。为此,必须深入调查和研究农业生产实际,明确情报、预报和服务的重点任务。把农业气象信息和对农业生产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和建议送到田间地头,开展“直通式”服务。
3.3 加大气象科普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专题资料、墙报、手机短信、气象声讯电话等手段不断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经常组织农村中小学生到气象局来参观学习;在有关涉农培训基地开设气象科技知识课程,参与社会做好新农民的培训工作。从而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科学利用气象信息的水平。协调县政府将气象信息员纳入到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中,由政府给予一定经费支持,提高气象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发挥其在防灾减灾宣传及灾后处置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13.
[2]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员.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的实践与进展.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讲义,2014.
推荐访问: 巨鹿县 河北省 三农 对策 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