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在生产活性石灰过程中,石灰石杂质、粒径、晶粒度、机械强度等因素对活性石灰质量的影响。介绍了我单位结合生产实际对石灰石杂质、粒度、晶粒度、机械强度等理化指标提出的相应的指标控制要求与措施。实施效果良好,为石灰行业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活性石灰;石灰石;杂质;粒径
1 引言
本文分析了在生产优质冶金石灰過程中,石灰石杂质、粒径、晶粒度、机械强度等理化性质对活性灰质量的影响。介绍了我单位针对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控制要求与措施。同时为石灰行业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参考质量控制效果。
2 石灰石理化指标
2.1 石灰石杂质
石灰石杂质一般指的是:SiO2、MgO、Al2O3、Fe2O3、Na2O、K2O、P、S等。这些杂质在一定条件下与发生Ca0反应,影响石灰质量。
二氧化硅(SiO2):
在煅烧过程SiO2含量高会导致成品石灰变松酥,易碎裂粉化。在700-800℃时,固体状态下的SiO2可与CaO、MgO等碱性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不同硅酸盐化合物。其中硅酸二钙(2CaO·SiO2)有α、β、γ三种变体,在β-2CaO·SiO2(密度为3.28g/cm3)向稳定的γ-2CaO·SiO2(密度为2.79g/cm3)转变过程中体积增大约10%,导致石灰松酥易粉碎。
氧化铝(Al2O3):
在煅烧过程中,CaO与Al2O3在 500-900℃之间可发生反应,主要生产低熔点的铝酸三钙(3CaO·Al2O3),使石灰活性降低。另外,当石灰中存在CaO·Fe2O3时,最终生成(4CaO·Al2O3·Fe2O3)铁铝酸四钙。由于这些化合物熔点较低,在煅烧带易形成液相,造成石灰粘黏结瘤,影响窑炉生产与耐材寿命。
氧化铁(Fe2O3):
CaO与Fe2O3在 800-900℃之间可发生反应,生成低熔点铁酸钙盐,并能大量结合游离态的CaO,造成灰块粘黏;由于窑膛内部有CO还原剂存在,可将Fe2O3还原成易熔的FeO,FeO与CaO反应并生成易熔化合物,造成结瘤。
氧化镁(MgO):
高镁石灰石在窑炉预热带就开始吸热分解,导致石料得不到充分预热,CaCO3分解滞后,不仅浪费燃料,也石灰生烧率增加。
在炼钢过程中,如果MgO的含量过高,会导致炉渣黏度增加,从而增加萤石的用量。
硫、磷(S、P):
在炼钢过程中,石灰用作造碱性渣材料,脱S、P是主要任务。
脱S:
FeS+CaO=FeO+CaS
脱P:
2P+3CaO+5FeO=3CaO·P2O5+5Fe
石灰中S、P含量的增加,降低石灰中CaO的有效含量,增加了石灰消耗。
氧化钠、氧化钾(Na2O、K2O):
这两种物质的存在主要是在煅烧过程中,反应生产不同类型的复杂碱性低熔点化合物,造成石灰粘黏结瘤,同时造成耐材与设备故障。
2.2 石灰石晶粒度
晶粒粗大的石灰石不能用于煅烧,由粗大晶粒构成的石灰石因其晶粒间结合紧密,吸热膨胀能力大,在煅烧过程中在容易发生破碎、粉化堵塞石灰表面细孔,使石灰反应性下降,导致窑通风阻力增加;结晶小的石灰石粉化和散列小,容易分解。煅烧产生的CaO结晶容易长大,形成晶粒大、结构致密的石灰。煅烧石灰所用的石灰石晶粒一般在10μm以下。
2.3 石灰石粒度及粒度比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石灰石粒径范围不易控制,以小粒径为煅烧目标,大粒径石灰石就会造成生烧;以大粒径为煅烧目标,小粒径石灰石就会造成过烧。总的来说,石灰石粒径要控制在一定范围,根据窑型确定粒级比,此外外的石灰石比例应小于10%。
2.4 石灰石机械强度
选择石灰石时,应以选择结构致密、硬度较大、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石灰石。结构松散、硬度较小、机械强度弱的石灰石,在运输、入窑及煅烧时由于挤压、碰撞易碎裂,产生碎块、粉尘,影响窑炉的气流分布,导致热分布不均匀,严重时引起窑通道堵塞,石灰品质下降。
3 控制措施
3.1 石灰石检验方法
①杂质:全分析法的主要检验内容包括:CaO、MgO、S、P、SiO2、Al2O3、Fe2O3和Na2O、K2O等指标的含量;
②微观晶粒结构:矿物结构、结晶组织观察试验、煅烧试验等;
③机械强度:磨损试验,洛氏硬度,耐磨度等物理性能检测。
3.2 石灰石控制要求
①超过10%;小于10㎜不得超过1%;外形不规则的石灰石小于总量的1%;
②通过作石灰石的表面洛氏硬度试验、高温线性膨胀试验、磨损试验、结晶组织试验、煅烧试验来综合判断各供货矿点原料机械强度。
4 结论
冶金石灰是炼钢工序中的重要辅料,其品质高低对钢材质量与市场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煅烧优质冶金石灰的首要条件,是对原料的选择和使用。而选用符合工艺指标要求的灰石是获得合格产品的重要保证。本单位结合自身生产实际情况对石料杂质、粒度、晶粒度、机械强度等因素制定实施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示了产品质量,效果显著。
推荐访问: 石灰石 石灰 活性 品质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