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分析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分析

时间:2022-11-17 14:3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研究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希望可以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现象。方法 收集300例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为对照组,接受手术的时间为2008年4月~2009年6月,余下的150例为干预组,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为2009年7月~2011年9月。两组对照,分析可能影响院内感染的手术室护理因素。结果 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6个月的跟随观察,对照组的感染率为20.67%,比高干组高出了8.00%(P<0.05)。另外,经研究发现,手术时间、术前抗生素的应用、有无参观人员等都是影响普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因素。结论 要做好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现象的发生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外科手术;医院感染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和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手术是否成功与患者的生命安危息息相关。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承接的手术数量和质量都大幅度提升,手术的难度也在逐渐提高,与之相关联的消毒和灭菌工作也日益加重,这也给术后护理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现阶段,传统的手术室管理模式无法实现对医院感染的控制,因此需要制定出全新的管理模式的优化,以此来达到降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几率。

该项研究选取150例外科手术护理管理患者作为对照组,这些患者接受手术的时间在2008年4月~2009年6月,选取另外15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手术时间在2009年7月~2011年 9月以内。对干预组的患者进行新手术室护理管理。之后将两组患者的实际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50例在2008年4月~2009年6月来我院实施手术的患者,将这些患者列为对照组,其中85例为男性患者,64例为女性患者,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为43.5岁。选取150例在2009年7月~2011年9月在我院实施玩了手术的患者作为干预组,在干预组中,男患者有82例,女患者有68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为44.1岁。将两组患者的资料和病例进行对比,整合和分析,仔细调查手术时间、是否连台、是否导尿等因素,并一一作好记录。患者出院后,要对其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工作,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现象。

1.2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方法

1.2.1手术室布局规划 所有的布局规划都是为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室的布局规划更好科学合理,并且要有利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施。日常工作时,要注意划分工作区域,将无菌区、相对无菌区和非无菌区进行鲜明的分隔,并且要合理标注每个区域的分界标志。手术时,要严格按照手术的类型和要求对手术器械进行摆放,方便拿取,还要清晰划分感染手术与肺感染手术的施行区域,防止感染性手术中感染物质的扩散和传播,可以将这类手术集中在某一个特定的手术室进行。

1.2.2保证手术室环境合格 由于实施手术的需要,手术室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实施手术的环境中浮游菌的数量容易超标。要避免这一现象,就要要求全部医务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手术室的规则,在操作时注意消毒灭菌的整个流程,对手术室内的无菌环境进行适时的加强,增强每个医务人员的消毒意识和灭菌意识。此外,还要注意严格控制手术室的人员流动。在进行工作清扫时,要做彻底的消毒工作,紫外线照射时间需要持续1h以上,也可以使用药物熏蒸的方法进行消毒。

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好手术室内的温度,注意通风,做好防潮工作,防止细菌的滋生与扩散。

1.2.3无菌技术操作 手术感染的控制工作离不开无菌技术的支持。无菌技术操作与手术效果息息相关。首先是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要做到彻底消毒,确保每一样医疗器械的绝对无菌状况。现阶段,使用最广泛的消毒方式是高温压力灭菌法。对于那些耐高温的器械有良好的灭菌效果和实用性。此外,要及时更新手术室内的无菌器械,定期检查器械的有效期限,及时更换新设备[1]。

医护人员还要注意个人的消毒情况,勤洗手,多消毒,衣帽手套都要及时更换,防止细菌滋生。

1.2.4建立手术室感染的有效监测机制 定期进行菌落培养可以对手术室的消毒工作进行实时的检测。可以采取措施,定期对室内的菌落数和菌种进行检查,促进消毒灭菌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实施。另外,要定期对医疗器械和医务人员的衣物、用品等进行消毒,还要对消毒液和工作人员的手指等部位进行微生物采样,推动手术室感染有效监测机制的进一步实施[2]。

1.2.5手术室废弃物的处理 垃圾处理需要严格分类,医院也是如此,尤其是手术室,要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条例和规范对医疗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首先,手术产生的医疗垃圾要进行合理分类,再对其进行包装,用消毒液浸泡后再进行无害化处理,将污染降到最低。其次,对于那些一次性的医疗用品,要先销毁在进行集中外运。最后,要将医疗垃圾放入黄色的垃圾袋中,送到固定的垃圾处理地点,会有专职人员统一集中回收。值得注意的是,将垃圾运走后,要注意对原来的垃圾存放点进行消毒[3]。

1.3统计学方法 该项研究采用的是 SPSS 13.0 这款软件,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感染情况 两组患者出院后,又对其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随访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对照组中有31例患者患医院感染现象,感染率为20.67%;干预组中有12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 8.00%。因此,两组患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800,P=0.002)。

2.2医院感染与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 研究发现,两组手术后1个月的随访中,手术时间不低于3h、术前30min未使用抗生素、手术过程中有参观人员,以上三种因素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除去术前导尿和非连台手术的情况,干预组医院感染率均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

手术室承担着诊断、治疗和抢救的各项工作,是医院各项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外科手术种类的不断复杂化,手术的难度也在不断提升。这种情况也引发了一系列手术感染的现象,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也由此显得日益重要起来。手术室在医院里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外科手术,手术室的布局不合理、手术设备不够齐全、消毒灭菌工作不到位、隔离区划分不科学等多种因素,都会引起医院感染,这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建立完善的医院管理体制和手术室护理管理系统成为现阶段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我院分析了150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资料,发现其感染率为 20.67%,在更新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之后,感染率降到了8.00%。

医院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手术室内受污染的空气。参观人员的流动是影响室内空气的主要因素,要注意提醒流动人员与手术医生保持30cm,以上的距离,降低感染率。

总而言之,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医护人员要加强防范意识,认真做好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尽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启华,张维玉.手术室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全过程质量追溯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 20(18): 2816-2817.

[2]卓新英.降低院内感染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探讨 [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15-616.

[3]王素娟,胡炜,张学利,等.脊柱外科手术发生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5-117.

编辑/哈涛

推荐访问: 手术室 护理 患者 感染 手术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