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京津地区耐寒睡莲栽培技术

京津地区耐寒睡莲栽培技术

时间:2022-11-18 12:3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阐述了耐寒睡莲的植物特性,总结了京津地区耐寒睡莲栽培技术,包括种植方法、水位控制、适时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 耐寒睡莲;栽培技术;京津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8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3-0176-01

耐寒睡莲(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为睡莲科睡莲属,又称子午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睡莲属植物分布于亚热带、温带地区,全世界约有50种,我国有7种,人工载培已有近4 000年历史。我国各地都有分布,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水生花卉。在城市水景园林中是不可或缺的品种,具有较强的景观效果。我国目前对睡莲栽培主要局限在南方,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不同,不能完全准确指导京津地区的耐寒睡莲栽培。在以山水画为蓝本的中国园林中,水景是园林的精华,而以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睡莲(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为代表的水生花卉则是园林作品中最具渲染力的点睛之笔。随着水景园林建设的流行与发展,以睡莲为主的水生植物在园艺市场将更为畅销。京津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园林品质不断提高,水景园的建设更是得到了普遍重视。

1 植物特性

耐寒睡莲属长日照喜光植物,平均日照时间8 h以上,才能花繁叶茂。对水质要求不高,京津地区最佳生长时期为8—9月,水深在25~100 cm均能正常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尤喜富含腐殖质土壤。花朵一般清晨5:00前后始开,午后15:00前后闭合,花色有红、黄、白、紫、粉等多种颜色,单朵花期3~7 d,群体花期在6个月以上,个别品种群体花期可达7个月。

2 耐寒睡莲栽培技术

2.1 种植方式

睡莲主要有2种繁殖方式,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如香睡莲、亚克、彼得、墨西哥黄睡莲等品种结实,可进行有性繁殖。虽然该方法繁殖系数高,但长势缓慢且当年多不开花,因此在京津地区多不采用此方法。绝大部分耐寒睡莲不结实或结实率低,京津地区一般均采用无性繁殖,即在4月中旬左右进行根部繁殖体种植。种植方法主要有缸栽、盆栽沉水、池塘栽培3种。

2.1.1 缸栽。栽植时选用高50 cm左右、口径尽量大的无底孔花缸,花盆内放置混合均匀的营养土,填土深度控制在30~40 cm,便于储水。将生长良好的繁殖体埋入花缸中心位置,深度以顶芽稍露出土壤即可。栽种后加水但不加满,以土层以上2~3 cm最佳,便于升温,以保证成活率。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加水位。此方法的优点是管理方便,缺点是在京津地区冬季越冬困难,需移入温室或沉入水池。

2.1.2 盆栽沉水。选用无孔营养钵,高30 cm,口径40 cm,栽种方法及营养土如缸载,填土高度在25 cm左右,栽种完成后沉入水池,水池水位控制在刚刚淹没营养钵为宜,随之生长逐渐增加水位。此方法优点在于越冬容易,只需冬季增高水位,使睡莲顶芽保持在冰层以下即可越冬,缺点是管理时必须进入水池,略感不变。

2.1.3 池塘栽培。选择土壤肥沃的池塘,池底至少有30 cm深泥土,繁殖体可直接栽入泥土中,水位开始要浅,控制在2~3 cm,便于升温,随着生长逐渐增高水位。根据地区不同入冬前池内加深水位,使根茎在冰层以下即可越冬。优点是群体效果较好,生长量大,缺点是翌年采挖困难,病虫害不易防治。

2.2 水位控制

耐寒睡莲能否正常生长,水位的控制是重要因素之一。耐寒睡莲随着生长期的不同对水位的要求各不相同,要注意对水位的控制,遵循“浅—深—浅—深”的原则。由于水温对睡莲的生长开花有直接影响,生长初期由于叶柄短,水位尽量浅,以不让叶片暴露到空气中为宜,以尽快提高水温,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成活率;随着叶片的生长,逐步提高水位,到达生长旺期,水位达到最大值,这样使叶柄增长、叶片增大,有助于营养物质储存;进入秋季,降低水位,提高水温,使叶片得到充足的光照[1-3],增强光合作用,以促进睡莲根茎和侧芽生长,提高翌年的繁殖体数量;秋末天气转凉后,逐渐加深水位,保持不没过大部分叶片为宜,以控制营养生长;水面结冰之前水位一次性加深,根据当地历史最大结冰厚度而定,保持睡莲顶芽在冰层以下,以安全越冬。

2.3 适时追肥

追肥的原则必须是既有益于睡莲生长,又在水中无浪费,因为肥料的浪费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加快藻类及水草的生长,进而污染水体。可用有韧性、吸水性好的纸将肥料包好,并在包上扎几个小孔,以便肥分释放,施入距中心15~20 cm的位置,深度在10 cm以下。也可用潮湿的园土或黏土与肥料按一定的比例(一般土与化肥比10∶1,土与有机肥比4∶1)混合均匀后攥成土球(以攥不粘手、松手不散坨为宜),距根茎中心15~20 cm处分3点放射状施到根茎下10~15 cm处,随攥随施。

追肥时间一般在盛花期前15 d,以后每隔15 d追肥1次,以保障开花量,但追肥不宜过多,过多容易加大营养生长,叶片数量加大,影响花期整体效果。合理的追肥可延长耐寒睡莲的群体花期,也可增加来年繁殖体生长数量。

2.4 病虫草害防治

在夏季,病、虫、杂草时有发生,影响耐寒睡莲正常生长。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叶斑病、褐斑病等;虫害有蚜虫、田螺、斜纹夜蛾等;草害有水绵、浮萍等。对于这些病虫草害,通常通过药物防治[4]。而在北方,由于水资源缺乏,大量的应用化学药物,会直接污染水源,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了降低水污染可采用莲鱼共养的生物防治的方法,即在种植池中加入鲫、鲢等鱼与睡莲共养,鱼以水中虫、藻及败叶为食的同时,既增加了水中溶氧量,又降低了病、虫、草害的发生几率,还可以增加鱼类的副产物收入。

3 参考文献

[1] 刘文利.耐寒睡莲栽培技术要点[J].西南园艺,2002(2):45-46.

[2] 周远捷.睡莲无性繁殖技术初探[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1(4):93-95.

[3] 李世平.睡莲及其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0(1):29-31.

[4] 张建国,宋福贤,刘惠忠.荷花、睡莲目标花期栽培技术[J].中国花卉盆景,1997(12):38.

推荐访问: 睡莲 耐寒 栽培技术 京津 地区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