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现代化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玉米的产量也越来越高,随之也会生产出大量的玉米秸秆。而我国的秸秆利用率很低以致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为减少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必要思考玉米秸秆的合理开发利用。本文浅谈了玉米秸秆加工利用的几个主要方法。
关键词:玉米秸秆;现状;加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S216.2 文献标识码:A
1 玉米秸秆使用现状
玉米是一种草本植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粮食作物,是牲畜食用饲料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而玉米秸秆则是结完玉米之后所剩下的玉米树干。有实验表明,玉米秸秆中含有丰富的养料,其中碳水化合物达到30%以上、蛋白质达到2%~4%、脂肪达到0.5%~1%等。为此玉米秸秆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而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这种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一直以来,玉米秸秆主要是作为粗饲料供牲畜食用的,利用率很低。目前,农作物秸秆中用于饲料加工的也很少,仅有不足10%,且主要用于饲喂牛羊等反刍动物,其余的大部分秸秆则直接焚烧,或者被用作柴火烧做饭,或者在田间直接焚烧,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焚烧秸秆有众多的危害: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焚烧后的可吸入颗粒能达到平常空气中的3倍之多,当可吸入颗粒物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鼻子眼睛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甚至可能导致支气管炎的发生。引起火灾,对群众的财产造成威胁,一旦造成火灾,火势蔓延将难以控制,后果不堪设想。破坏土壤结构,耕地质量下降。焚烧土壤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会烧死或烫死有益微生物,而且能降低土壤的自然肥力,保水性大大降低,土壤遭到破坏等等。
据资料介绍:我国目前秸秆总产量近6亿t,利用率仅约为33%,经过简单加工和深加工处理利用的占原始总量不足1%。尤其是我国中部地区,秸秆焚烧,黑烟滚滚,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玉米秸秆资源数量巨大,如果可以充分地综合利用这些资源,其生产加工必定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今后,随着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秸秆的加工利用必将快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必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2 玉米秸秆加工利用技术
玉米秸秆作为一种粗饲料喂养牲畜,牲畜不会很好地食用,其利用率很低而且浪费。目前,玉米秸秆除了作为饲料直接饲喂牲畜外,还会被加工为精细饲料。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玉米秸秆被加工为精细饲料的技术也是越来越多,主要是采用机械工程加工,生物作用和或者采用一些化学手段,完成充分利用秸秆的过程的技术。现在这些技术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开拓了利用的新途径。本文就简单介绍其加工的4种重要技术方法。
2.1 玉米秸秆青贮加工技术
青贮属于生物处理技术。每到秋冬季节,玉米收获后可以将有些青绿的玉米秸秆放入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至1~2cm长即可,这时玉米秸秆的含水量会达到67%~75%,再将粉碎好的秸秆贮存在特定的容器中,譬如窖、缸、塔、池及塑料袋等。压实秸秆并且密封贮藏,这样就会人为地制造一个厌氧的环境。根据生物知识,可知在无氧条件下秸秆中的乳酸菌会厌氧发酵,产生乳酸,当乳酸不断地积累,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使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乳酸菌也会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所控制而停止生长。这样就可以保持青秸秆的营养,并使得青贮饲料带有轻微的果香味,青贮发酵后的饲料,有机酸特别是乳酸含量较高,松软可口,营养丰富,易于牲畜消化吸收,牲畜比较爱吃,是优良的冬季饲料,为饲养牛、马、骡、驴等大牲畜之必备。
2.2 玉米秸秆微贮加工技术
利用微生物处理玉米秸秆的方法。此方法是往秸秆里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种,使其发酵。具体做法是将收获好的玉米秸秆切短到适宜长度(养牛5~8cm、养羊3~5cm、养猪粉碎为宜),这样易于压实和提高微贮窖的利用率及保证贮料的制作质量。与青贮相同的做法,将切好的秸秆贮存在特定的容器中,容器可选用类似窖的容器,为保证质量在底部和周围铺一层塑料薄膜,如果制作的量较少也可采用缸或塑料袋、大桶等这些简易容器。保证秸秆含水量控制在60%~70%,在秸秆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种,使其发酵,经过这样的处理后会使玉米秸秆带有酸、香、酒味,家畜就会喜食。微贮就是利用微生物将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纤维素降解并转化为菌体蛋白的方法。这种方法将会作为今后粗纤维利用转化为细纤维的一种趋势。
2.3 玉米秸秆黄贮加工技术
采用生物技术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针对将含水在45%的干玉米秸,将收获好的玉米秸秆切短至2~4cm,再加入适量盐水装入缸中,闷2d即可。需要注意的时黄贮应在室内进行,以防止因受冻而影响质量。牲畜不喜吃干秸秆,利用率不高,但是经过黄贮处理后,干秸秆就会变的酸、甜、酥、软,牲畜爱吃,这样利用率可大幅提高。此方法原料来源广泛而且技术简单,易掌握,因此被广泛利用。
2.4 玉米秸秆氨化加工技术
氨化是最为实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氨化饲料是为适应牲畜营养及适口需要而采取特殊加工而成的饲料。将秸秆粉碎切成2~3cm长,秸秆含水量调整在30%左右,按比例加入氨水或尿素,分层压实,逐层喷洒氨化剂,最后封严,堆入氨化池进行氨化。秸秆经氨化处理后,可提高粗纤维消化率,增加粗蛋白,且含有大量的胺盐,且气味微酸芳香,牲畜喜食,食量增大,消化率比普通秸秆饲料增加20%左右,是目前发展肉制品及奶制品产业的一种重要的饲料来源方法。目前,采用氨化饲料法,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3 小结
玉米秸秆作为牲畜的饲料是其一项很大的用途,经过青贮、黄贮、氨化及微贮等技术处理后,可提高其食用利用率,效益可观。对玉米秸秆进行精细加工处理,制作成高营养精细牲畜饲料,不仅可以发展畜牧业,而且还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玉米秸秆作为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它不单单可以作为牲畜饲料,还可以用于制造纸浆,生产沼气发电等等,而且其生产效益相当可观。上面介绍的4项技术主要是从作为牲畜饲料一方面做的简单讨论。
参考文献
[1] 孙波.浅谈玉米秸秆加工利用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1(08).
[2] 陈鹏,姜景川.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8(10).
[3] 李宝军.解决玉米秸秆问题新思路[J].农产品加工,2009(03).
[4] 陈奎.秸秆氨化育肥牛[J].四川畜牧兽医,2011(07).
[5] 邵洪侠.秸秆氨化的影响因素与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2008(12).
作者简介:王沁丽(1981-),女,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人,本科,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学方向。
推荐访问: 刍议 秸秆 玉米 利用 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