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写好调研报告六个要点,供大家参考。
写好调研报告的六个要点
撰写调研报告,是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功。我感受,要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务必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准确把握热点
这里所说的热点,不单是公众广泛议论的热门话题,更是领导关注的紧迫而重大的政策问题。社会上普遍关注的事,领导通常也会很关注,但领导是着眼全局考虑问题的,更关心那些关乎大局、十分紧迫,但是解决起来又有较大现实可能性的问题。只有紧跟领导思路,写出的调研报告才更有针对性,更容易获得领导的认可,也更容易催生新的政策措施,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调研报告,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参谋与咨询服务的,与通常理论文章不一样,太过超前的观点往往缺乏可操作性。个人关注的热点,只有服从于领导关注的热点,才会有更大的价值。把握热点的关键,一靠认真学习领会各类文件特别是领导讲话精神;二靠多参加或者旁听各类会议,多随领导外出调研。前一条,要紧靠自己努力与领会;后一条,要靠各级领导多制造条件。
二注重调研时效
同一个问题,在不一致的阶段,其突出性、紧迫性、重要性是不一致的,领导的关注程度也是不一致的。调研工作不一致于学术研究,像经济形势、宏观调控、物价、财税、汇率、外资外贸、房地产、社会稳固等方面的问题,无一不要求我们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既快又准地提出政策建议。这些方面的政策建议,早几天也许价值很大;晚几天,其作用可能就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做到见事早、反应快。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长期潜心跟踪某些问题,密切熟悉动态变化,及时作出快速反应。
三理论联系实际
调研工作不是搞科学研究,调研报告也不能建立在纯理论之上。务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提出可操作性强、有实际价值的政策建议。在调研与政策研究部门工作的同志,搞纯粹理论研究可能不及社科院、高校等专门学术研究机构的同志,对基层实际情况的熟悉程度通常也不如业务主管部门的同志,我们的优势在于能够比较好地兼顾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与站在相对中立的立场上看问题。为了使我们提出的政策建议既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基本要求。
但通常,机关工作任务重、人员少,大家深入基层调研的时间不够充分,甚至连离开办公室的机会都不多,时间长了难免有些耳不聪、目不明,对现实问题不够敏感,对政策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缺乏切身感受;加上综合性政策研究部门同志涉及的业务范围通常比较宽泛,因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不容易。在多数情况下,我们是依靠各类文件、领导讲话、各部门提供的材料与互联网上的资料研究问题的。如何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我觉得跟踪研究很重要。平常就自己关注的某些重点问题,多注意学
习有关政府部门的文件特别是年终工作总结与年初工作计划,多上网查查有关的信息动态,多搞点剪报、卡片一类的资料,都是很有帮助的。
四勤于善于思考
与起草领导讲话稿不一致,撰写调研报告通常没有领导亲自带队冲锋陷阵,要紧还是靠自己独立思考、单兵作战。在这种情况下,把握大背景、大方向、大思路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一个难点。在这方面,我们既需要保持作为研究者的独立见解,不能人云亦云、毫无新意;也不能片面追求标新立异,忽视政策研究不完全等同于理论研究的特点。我们明白,学术探讨没有禁区,但作为调研工作与政策研究,只有与党与国家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一致起来、与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统一起来,才会更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也才会更有价值。
因此,我们撰写调研报告,应当处理好个人思维与全局观念的关系,既要有独立思考,也要服从党与国家的全局战略,不宜另起炉灶、另搞一套。为了做到这一点,平常认真学好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是必不可少的功课。搞调研、搞政策研究远不是会写字这么简单,假如一个人不懂政策、缺乏思想,那他的文章哪怕写得天花乱坠,也只是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文以载道,所谓好文章的分量,根本上是它所表达的思想与道理。因此,我们务必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有见识、有思
想,不能满足于做文抄公。思想从哪里来。古人讲,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主席讲,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意思大致是一样的,就是要求我们多听、多看、多学习、多思考,多深入基层,多亲近群众。还有一条最为根本,就是立场一定要正确。什么是正确的立场呢。毛主席当年在陕北时讲过一句话:站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一面。这句话在今天仍然非常适用。
五文章短小精悍
领导公务繁忙,每天阅读的文字数量巨大。能否用最简短的语言,准确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与基本内容,是调研报告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大家往往有这样的感受,要用很短的文字说清晰很复杂的一件事,通常是很困难的。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写调研报告(包含写领导讲话稿)讲一个情况,总是习惯从 abc 谈起,特别是关于我们不熟悉的领域,更是不厌其烦地从概念、历史讲起,好像只有先说服了我们自己才能说服领导似的,一写就是洋洋洒洒一大篇。实际上,好的调研报告应当做到有事说事、少讲道理、多谈问题、多提计策,不一定非要滴水不漏、面面俱到。深入浅出是写文章的最高境地。如何转变文风,是我们的又一个基本功。平常,我们要注意多揣摩多学习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的文风,还要在实践中多总结、多交流,多向周围同志学习,才能有所进步。
六善当多面手
党政机关的业务范围通常比较宽泛,且工作要求很高。这要求我们每个人既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又是多面手。应当说,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要撰写出相对陌生领域的调研报告,自己首先要阅读大量的背景材料,弄明白情况的来龙去脉与基本道理,否则,匆忙动笔很容易似是而非。要提高文字综合能力,既应该在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发挥作用,又不能仅仅固守自己熟悉的领域,而应该不断开发新的研究领域,通过不断学习钻研,做到对一个领域的研究有深度,对有关领域也不外行。另外,机关研究部门第一位的工作任务,通常是起草重要文稿特别是领导讲话稿。起草讲话稿与撰写调研报告尽管有密切联系,但毕竟有很大不一致,文章结构、文字、语言风格都不太一样。假如不善于角色转换,就很难胜任繁重的工作。善于挤出时间、利用时间,既是我们快速转换角色、身兼数职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的一个前提。
推荐访问: 标签 写好 调研报告 写好调研报告的六个要点 写好调研报告的六个要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