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最新教育文档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困难的问题,如厌学、考试焦虑,学校恐怖,注意力障碍等;高年级的学生有青春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最新教育文档 ,供大家参考。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困难的问题,如厌学、考试焦虑,学校恐怖,注意力障碍等;高年级的学生有青春期烦恼的问题,异性交往的烦恼的以及情感误区的烦恼等;心理品质与行为的问题,如学习能力缺失、说谎、孤独、嫉妒、自卑以及极少数学生因受环境影响和不良影视剧的影响而产生的自暴自弃,厌世轻生,玩世不恭的念头和行为。对这些问题的克服,也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针对以上的种种情况,就必须引起家长、学校老师的注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发展这一问题。作为农村小学,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对滞后并且明显阻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对部分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伤害;社会上的一些对教育认识的偏差,致使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这种学生心理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影响学生个人素质的完善与提高的根源何在?我想,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
提起心理健康教育,很多人想当然地把它理解为思想教育,品德教育,认为思想健康,品德高尚就是心理健康。其实,根本就不懂得心理健康是怎么一回事,就更谈不上心理健康教育了。
其实心理健康的概念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其实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1、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2、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主体性,形成完善人格。3、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可靠途径。也有一些教师朦朦胧胧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但却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与本人关系不大,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这不是自己该研究和能研究的,而是专家学者的事。
三、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欠缺
有的教师切身体会到了心理健康对于学生、对于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方面仅仅是冰山一角,但是当他想认认真真地来做这方面事情时才发现自己对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是那么缺乏,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无从下手。
四、农村的信息比较闭塞,难以摆正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在信息闭塞的农村里,家长的文化水平从整体上来讲相对较低,所以农村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诸如
“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这些名词更是一窍不通,因而在家长群体中和一定范围的社会舆论中被
普遍接受的论点是:师生如父母,孩子做错了事打两下也没关系,教师总是对的,无论怎样批评学生都应该可以的,对老师的语言、方法态度不能苛求,教师对学生的惩罚是必要的。而家长和舆论却从不考虑这些做法是否已对学生的心理构成了伤害?
五、农村小学应该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使教师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切围绕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2.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和宗旨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切为了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的发展。
3.活动性原则。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定要以活动为载体,因为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才展示出真实的一面,对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得到交流和沟通,特别要注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防止学生之间产生嫉妒心理,这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机会。
4.协同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最讲究协调一致,双向互动,否则就会容易造成更大的心理障碍和心理伤害。
5.家校配合的原则。当今社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在家监护儿童的是年老的爷爷奶奶,大部分的老人一直认为让孩子吃饱穿暖,看到孩子的身体健康那就最好不过的了。而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心理、生理的发展情况(特
别是女生)一概不知,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闻不问。
没有得到严加管教的学生,他们会产生这样或是那样的不健康的因素。比如说:高年级学生有的成熟快,对异性的敏感力特别强,产生恋爱的欲望,把这份的情感作为自己的隐私,然而造成心理的困顿,这时就有了嫉妒的心理,谁想揭秘占有,就不顾一切的呵护,一旦心理防线崩溃,就会失去理智,容易发生矛盾冲突。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我们要多开动脑筋,创造条件,加强家校联系,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这样可以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与家庭互相配合,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作为教师来说,在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突破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变化。既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教师也接受了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从个人来讲,影响到学生一辈子,从长远、从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讲,又是影响到国家将来与社会和谐的大事情。因而,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摆正这一工作位置,除了抓好教学质量,还应该高度重视在德育工作上的投入,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让学生们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推荐访问: 浅谈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最新教育文档 教育 浅谈 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