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心得体会 > 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中肠道灌洗的应用体会

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中肠道灌洗的应用体会

时间:2022-04-02 12:07:4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Dudley法肠道灌洗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采用Ⅰ期切除吻合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27例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病例均采用术中改良Dudley法肠道灌洗并Ⅰ期切除吻合术。结果:本组病例均采用术中改良Dudley法肠道灌洗并Ⅰ期切除吻合术,术后切口感染4例,无一例出现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改良Dudley法肠道灌洗应用使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Ⅰ期切除吻合安全可行。

【关键词】 改良Dudley法; 肠道灌洗;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 Ⅰ期切除吻合

中图分类号 R574.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5-0139-02

结肠梗阻是结肠癌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结肠癌的晚期症状之一,其发生率约为3.9%~23%,其中以左侧结肠癌梗阻最常见,约占全部梗阻性结肠癌病例的2/3[1]。目前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梗阻性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因结肠梗阻,术前肠道准备常无法达到满意效果,Ⅰ期切除吻合术后常出现吻合口漏、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肠道准备就成为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措施。本院从2005-2012年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中采用改良Dudley法术中肠道灌洗的病例共27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无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等,均痊愈出院。本文对此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27例,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41~69岁,平均(58.5±2.6)岁。肿瘤均位于左半结肠,结肠脾曲癌2例,降结肠癌11例,乙状结肠癌14例。病理Dukes分期:B期2例,C期20例,D期5例。病理类型腺癌25例,粘液腺癌2例。全部病例均有左半结肠急性梗阻症状: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X线透视显示近端结肠及部分小肠肠管扩张,并有液气平面。CT或纤维结肠镜检查等显示左半结肠占位。本组病例术前均无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腹水及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或这些并发症术前已得到纠正。从发病到手术为1~5 d,平均3 d左右。全部病例均因肠道梗阻术前无法进行有效的常规肠道准备。

1.2 治疗方法

本组全部病例在完善必要检查的同时,按肠梗阻治疗原则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菌药物应用、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加强营养支持、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等围手术期处理。经24~48 h保守治疗梗阻症状无好转或加重,急诊在全麻下行手术剖腹探查。术中确诊左半结肠癌,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常规无瘤原则切除肿瘤肠段后,采用改良Dudley法术中肠道灌洗。具体方法是:将游离后的近端肠管提出腹壁切口,置入无菌塑料袋内,开放夹闭断端的钳子,排出粪水,对于粪便较稠者,需双手交替由近及远轻轻推挤肠管,协助排出肠内容物。然后行阑尾切除术,于阑尾残端插入18F的Foley导管,用常温生理盐水3000~5000 ml,甲硝唑500 ml,庆大霉素32万U从Foley导管注入灌洗,直到流出液较清亮为止[1]。向肠腔内Foley导管气囊注入10 ml水,右侧腹壁外侧戳孔引出Foley导管并固定。更换手套后,常规处理断端,Ⅰ期吻合肠管。关腹前常规生理盐水3000~4000 ml及甲硝唑或庆大霉素等冲洗腹腔。吻合口旁及盆腔分别放置引流管,从侧腹膜最低处引出,保留1周以上。术毕及时给予扩肛,每日扩肛1~3次,至肛门自行排气为止。术后继续应用抗菌药物及营养支持。术后Foley导管接负压引流,引出肠内容物及气体。术后10 d左右,无吻合口漏,进食且正常排气、排便后拔除Foley导管。

2 结果

本组27例病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等,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结肠梗阻是结肠癌常见的并发症,其治疗是以积极手术切除为宜[2]。目前右半结肠癌合并梗阻行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学者们已达成共识。对于左半结肠癌合并梗阻的手术方式目前尚存在Ⅰ期切除和分期切除之争。左半结肠癌合并梗阻时,由于左半结肠肠壁薄,肠壁水肿、炎症时易出现局部供血不良,肠道准备不充分、细菌含量高、污染重,Ⅰ期切除吻合术后易发生吻合口漏[3],手术死亡率高,因此以往学者认为分期手术较安全,不应Ⅰ期切除吻合。但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要高于分期手术,文献[1]报道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0%~48%和21%~43%;且分期手术增加了患者花费和痛苦。因此从增加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预后来考虑,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对患者是有利的。目前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术中肠道减压灌洗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左半结肠癌合并梗阻的处理已趋向Ⅰ期切除吻合;且研究认为术后吻合口漏与切口感染率并不高,治疗效果比较明显[4-6]。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左半结肠癌合并梗阻的病例都适合Ⅰ期切除吻合,要使手术成功,必须掌握好手术指征,笔者总结如下:(1)患者无严重心肺及其他脏器疾病,能耐受根治性切除。(2)肠道梗阻时间短,肠壁水肿轻,血运良好,近、远端肠管口径相差不悬殊。(3)肠道准备要完善,术中采用有效肠道灌洗方法,去除粪便充分。(4)估计吻合后吻合口松弛无张力,血运好,达到吻合口近端空、远端通的要求[7]。由上述手术指征可见肠道准备是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中的重要措施。

结肠癌合并梗阻可表现为急性突发或慢性隐匿过程,梗阻时肠腔内压力增高,肠腔扩张,肠壁变薄,黏膜缺血,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加上大量细菌繁殖和内毒素产生,导致细菌移位,甚至肠腔内的感染性肠液漏入腹腔,进一步发展可能并发中毒性休克或肠管破裂、穿孔等,极易导致术后吻合口漏。因此梗阻性结肠癌术前应尽量缓解梗阻。但结肠癌所致的肠梗阻为闭袢型肠梗阻,梗阻近端有回盲瓣阻挡,远端有肿瘤阻挡,常规胃肠减压和清洁灌肠通常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传统的术前肠道准备如甘露醇、番泻叶等因加重肠腔内压,有增加发生肠穿孔、腹膜炎的风险,不宜应用在梗阻性结肠癌的术前准备中[8]。由于梗阻性结肠癌无法采取有效的术前肠道准备,因此在术中的肠管处理就更加重要。梗阻性结肠癌术中肠管处理包括减压和灌洗。目的是清除肠管内的粪便及大量细菌,消除肠管扩张及肠壁水肿,改善血液循环,保证吻合口愈合,减少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术中单纯肠管减压早已广泛采用,常规做法是用粗针插入减压,或是戳孔后抽吸减压。此方法虽然能减轻梗阻段结肠腔内压力,改善肠管血液循环,但对肠内容物的清除却不彻底,仍然不利于吻合口的愈合。1980年Dudley提出Dudley法术中肠管减压灌洗,应用肿瘤近端肠管插入螺纹管减压、冲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此法对固体粪便冲洗效果稍差。后有学者进一步改进此法,切除肿瘤肠段后,直接开放近端肠管,切除阑尾后从阑尾残端插入18F的Foley导管,用常温生理盐水3000~5000 ml+甲硝唑500 ml+庆大霉素32万U从Foley导管注入灌洗,直到流出液较清亮为止。本法不但减压效果显著,对肠内容物的清除也比较彻底,能有效预防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本组病例采用改良Dudley法彻底清洗肠道后行Ⅰ期切除吻合,术后切口感染4例,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等,均痊愈出院,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笔者认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应用改良Dudley法充分肠道灌洗,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左半结肠癌合并梗阻采取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陈峻青,夏志平.胃肠癌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6-299.

[2]吴在德,吴孟超.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65-1567.

[3]胡永均,施金怡.肠道灌洗法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一期手术患者的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1):22.

[4]张启瑜.钱礼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98.

[5]姜锐,聂伟.老年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5):61-62.

[6]管荣祥,张国梁.肠道灌洗法在老年性结肠癌并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8):12-13.

[7]唐振华,汤恢焕,邓震宇.改良式顺行结肠灌洗法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术中的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8,17(4):331-332.

[8]汪建平,詹文华.胃肠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11-713.

(收稿日期:2014-01-11) (编辑:王韵)

推荐访问: 梗阻 肠道 切除 吻合 体会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