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要相信社会资源的力量。采访结束后,学生纷纷在日记中留言。有的说:“原来生活中还有这么多陷阱,下次要谨慎行事。”有的说:“我们要做小小宣传员,让更多的人有防范意识!”还有的说:“这次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生活中骗术无处不在!”社会资源介入课堂,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
四、反思·成长——对社会资源进课堂的理性追问
1.有效选择社会资源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和实施最基本的组成元素,是课程实施的基石。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保障。只有将社会资源进行深入开发,才能彰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魅力。
(1)依据课程目标。
只有确立了课程目标,才能避免课程实施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郭元祥教授指出:“课程目标的设计与达成是具体化、个别化和情境化的过程。”社会资源在目标具体化、情境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资源与课程目标是相辅相成的。
(2)拓展资源范畴。
根据实践活动所需的教育内容,对丰富的社会资源进行筛选是提升综合实践活动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的一草一木、公共设施都可以成为课程实施的助推器,是无形的社会资源。从横向角度而言,拓展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从纵向角度而言,深入挖掘综合实践的课程资源才能揭示课程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
2.web2.0时代呈现社会资源的形式如何变革?
《江苏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试行)》中强调,以社会参与为主的实践性活动包括各种调查活动,如对社区机关、典型人物进行调查、访谈等。出于活动安全的考虑,开展活动借助社会资源一般都会采用“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有些需要学生介入社会的活动,需要上级部门批准和活动经费。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专业人士是否也可以通过网络同步直播进行专业指导,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亲聆专家指导呢?这些疑惑引发了笔者对社会资源引进方式的进一步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开发与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引社会资源这股活水介入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优选社会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深度对话、多元评价等方式定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建构,提升综合素养。
推荐访问: 活水 之源 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