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论力学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打破传统学科教学模式,建立项目(任务)化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应用,更加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这门课程能够适合高等院校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理论力学 项目化教学 自主学习
【基金项目】沈阳化工大学教学研究基金项目(2011C30)。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248-01
一、引言
项目化教学,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理论力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它不仅具有理论性,又有一定的实用性。本文针对理论力学这门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将项目化教学的方法应用到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中。
二、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内容
(一)改革课程内容,理论力学是多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根据专业的不同,课程内容可以有不同的侧重,讲授时注意突出重点,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和培养其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
(二)改革课程组织形式,根据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内容、要求、目的,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有工程背景的材料。按照要求设计专业知识模块和任务案例,分解工作任务,形成教学任务。完成项目,即可达到完成相应教学任务的目的。
(三)改革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方式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可以引入大量的动画、工程实例等,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在理论力学教学时,加强案例教学的内容与时间,可以设置工程实际案例工作项目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改革教师指导方法,项目化教学中,项目任务由教师提出,由学生对任务进行讨论,并制定计划,教师对计划进行审查并给予指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在需要的情况下向学生提供建议,否则由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工程素质、创新意识和能力。
(五)改革考核方法,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
(六)改革和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有针对地让学生进行计算机模拟实验,引导其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程实验应用技术中的实际问题。
项目化教学从工程生产实践所需出发,构建“课程—项目—教学”三角架构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工作过程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对理论力学课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
三、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
(一)理论力学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阶段,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内容、课程组织形式、教师指导方法、考核方法,明确具体能力目标,选择工作项目,确定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形成线索清楚、层次分明的工作任务分析表。并进行课程内容的项目化教学设计,课程的实训综合项目设计,实验项目设计。
(二)项目化教学实施阶段,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将课程模块转换成为与实践相对应的项目,确定每个项目的能力目标;开展课程项目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使教师对理论知识的阐述更有吸引力。实现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好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
项目化教学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偏重知识、忽视能力的考核方法,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评价时重要的是对项目结果的理论性深化,有意识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明确今后教学内容的出发点。
五、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涉及多学科知识、合作学习、互动教学、技术支持等诸多因素。它的实施有时会受到时间、精力和资源等方面的制约。当然项目化教学法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局限性,且项目化教学法很多内容与传统教学法有相悖之处,与语言教学的规律性方面也有冲突的地方。它不能取代其他教学法,但却可以与其他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荣娟.浅谈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2,(19):150-150.
[2]刘艳.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 (5).
[3]王爱勤,冯振宇,王虎等.理论力学课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04,(2).
[4]郭启臣,蒋俊山,袁忠文.市政工程识图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
作者简介:
金莹(1979-),女,讲师,硕士研究生。
推荐访问: 教学改革 力学 探索 理论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