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社区儿童哮喘病的临床疗效分析90例

社区儿童哮喘病的临床疗效分析90例

时间:2022-03-13 08:23:38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目的:探讨对社区医生做技术培训后,对儿童哮喘病治愈的改善情况。方法:通过对丰台铁营医院、延庆县医院、通州区新华医院三个社区医院医生做儿童哮喘技术的培训,并在培训前让社区医生做问卷,培训后又让他们再做后问卷,共收集90份。结果:分析得出培训后治愈情况改善,社区医生基本掌握了哮喘的诊断,而在治疗监测方面改善的不是很明显,今后在治疗监测方面应多加改进。结论:通过技术培训,诊断病情讲解可有效避免社区医院在哮喘的诊断率上较低的发生,故此诊断培训应该保持。

关键词 哮喘病 治愈 技术培训

哮喘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据相关文献报道哮喘病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四大顽症之一,且列为十大死亡原因之最,目前不能根治,只能控制。由于哮喘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容易反复发作,日久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小儿哮喘病,其是多种细胞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种气到慢性炎症性反映,该疾病所导致的小儿死亡率非常高,幸存者也可能成为持续终生的疾病。儿童因之停学、发育不良,家庭因之返贫、致贫屡见不鲜。如不积极控制,给病人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给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本院通过对丰台铁营医院、延庆县医院、通州区新华医院三个社区医院医师做儿童哮喘技术培训后临床治愈效果的总结分析,其主要问题如下。

资料与方法

随机诊断治疗来自丰台铁营医院、延庆县医院、通州区新华医院的儿童各30例,且每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先分别对丰台铁营医院、延庆县医院、通州区新华医院此三个社区医院的医生进行关于儿童哮喘病的诊断、定义、病因、治疗、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并在培训前让社区医生做问卷,培训后让相关医师运用新方法进行诊断、治疗以及监测,与此同时进行第2次的问卷调查,根据结果比较两次问卷的情况,运用SPSS17.0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培训是否有效。

结 果

诊断方面:本院分别从疑似哮喘病的确定,病情的观察以及鉴别诊断如变异率,气道反应等方面进行了授课培训,采用SPSS17.0,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二者有显著性差别,P<0.05,见表1。

治疗与监测方面:经过SPSS17.0统计学方法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此次治疗方面的培训没有达到预定要求。

讨 论

诊断方面:经调查分析发现,社区医院在哮喘的诊断率上较低,因哮喘发作前的症状有刺激性干咳、打喷嚏、流泪等先兆,接着咳大量白色泡沫样痰,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缓解期可无异常体征。因此很多医生在哮喘发病前未诊断成哮喘病,而是误诊为小儿肺炎或支气管炎。其次,延误诊断的时间较长,由于家长的不重视,使得大多数的小儿最佳时间延误至0.5年或者更长,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并且增加了疾病恶化率和死亡率。在儿童接受诊断的检查手段上,检查方法过于单一,使很多病情因素未能体现出来。由上所述,哮喘病的诊断医生由于对近代哮喘新知识的认识不足,技术不够先进,观念更新不足,医院其他部门对诊断技术重视程度不够等均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而通过技术培训,诊断病情讲解可有效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故此诊断培训应该保持。

治疗技术上:在一般社区医院的治疗中,所选药物大多为抗感染药物,然此药物为部分有效。同时还有降低体内自我免疫的功能,即使正确诊断病情,也使用了正确的激素抗炎治疗,但是也没有根据病情的程度而服用相应的药物。另外,据调查发现,哮喘病者在治疗过程中也只是用强的松、塞米松口服等药,因此治疗效果非常不好。在此次的社区医院培训技术中,虽然在此方面进行了讲解,但是治疗效果却不显著,故今后在此方面应多多加强,并且在应用中参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心肺和血液研究所修订的《全球哮喘防治创仪》(GINA)提出的最新指导意见[1]。

监测护理方面: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医院在对哮喘病人的检测方面亦有很多的不足,由于其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去开展相应的检查技术以使哮喘患者及时定诊,特别是小儿,其本身对自己的疾病也没有清楚的认知,因此在哮喘病的监测过程中,所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很大。如在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的变化比较快,特别是年龄比较小的患者,由于认知能力较低,故往往无法正确地描述其症状。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认真观察患者儿童的病情变化,仔细查看患者有没有出汗与紫绀等,以便能及时地测量与记录血氧的饱和度变化和患者儿童的生命体征变化,从而方便医师随时分析并调整治疗方案[2]。

虽然此次技术培训中,我院在监测护理方面也做了一些简单的总结,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未能使此项得到很好的改善。因此,在今后的培训中在此方面应该加强。

哮喘是古代就有的病症,自80年代以来认识到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疾病的本质。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广泛性气流受限、气道狭窄,是产生哮喘临床症状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儿童哮喘病的治疗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价格较低,适于各社区医院以及乡村医院的普及,比如邓锦娥与潘秋兰利用穴位注射治疗儿童哮喘病则有很大的治愈效果,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3]。

参考文献

1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NHLBI/WHO Workshop report,2003.

2 马彩月,邵彦东.浅谈小儿哮喘病的诊断与中医疗法[J].亚太传统医药,2010,(5):55.

3 邓锦娥,潘秋兰.穴位注射治疗儿童哮喘病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06,6(3):484.

推荐访问: 疗效 临床 哮喘病 儿童 分析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