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智能城市电网多源信息系统融合应用

智能城市电网多源信息系统融合应用

时间:2022-03-21 08:07:51 来源:网友投稿

计划停电、故障停电、临时停电、低压报修及电压质量分析优化、实时研判、工单归并与派发等应用,实现标准化检修和精益化抢修。

通过上述模型的构建,实现了电网实时监控,新投异动,生产抢修指挥,电网资源空间信息、设备台账信息以及电缆网在线监测五大业务的整合。

3.3 多源系统融合

1)如图2所示,以EMS系统为主网图模源(获取变电站图形和电网模型),将主网图模导入DAS系统后,自动拼接主配网图模;EMS系统的实时数据(包括主变、断路器参数、实时数据以及事故总信号)转发至DAS系统,作为事故时FA功能的启动条件;通过主配网遥控通道,完成DAS对变电站内10kV开关的遥控操作,为FA功能的成功应用奠定了基础。配网调控人员通过主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时监控配电设备,实时把握现场的运行状态,为调控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PMS为配网设备模型源(获取模型信息和台账信息),以GIS为配网图形源(获取图形信息和拓扑关系),将配电网图模信息导入DAS系统后,配网调控人员、抢修人员可直接查询配电线路地理坐标、供电范围、供电性质、线路参数等信息。

DAS整合主配网图模信息,实现主网、配网、农网、用户专线“一张图管理”。

DAS将FA故障分析结果推送至抢修指挥平台,同时远方隔离故障区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抢修指挥平台综合故障分析结果、计划停电以及低压故障工单,高效派单抢修。

DAS将设备工况推送至GCRMS,并接收GCRMS中的通信通道工况,综合判断为通道故障原因,大幅提升运维检修的效率,提高设备在线率。

OMS综合管理调度业务,把控新投异动会签流程,同时将停电检修计划推送至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并在计划停电区域列出大客户信息,便于方式人员优化不合理的停电计划,提高调度管控力度以及优质服务水平。

2)如图3所示,PCS接收EMS提供的电网负荷潮流、告警信息,接收PMS中电缆设备台账信息,接收GIS中电缆设备地理信息,向DAS发送电缆隧道状态告警。实现了城市输电管线,地下电缆运行的实时监控,改变了定期运维检查的传统运行模式,在通道管理、调度运行方式安排、缺陷消除、防外力破坏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合运用智城市电网多源信息系统融合技术,整合电网模型、图形及基础台账信息,对现代城市电网、通信网及城市地下电缆管网实时运行状态进行数据采集、监测、研判、控制与故障抢修,实现输变配用以及城市电缆管网两大融合,实现智能城市电网配电线路FA功能全覆盖,显著提升了城市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高效与经济水平。

3.4 运行管理体系建设

为保障多源系统互操作的应用实效,成都公司从组织机构、制度标准、工作流程、运行维护、人才培养等方面同步开展配电自动化运行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1)明确配电业务专业管理责任主体、运维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等问题,形成了一个团结稳定、指挥高效、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2)制定了17项规章制度、技术标准以及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各单位各部门相关职责,建立起配网调度、配电检修、自动化、通信、抢修指挥等专业的协调机制,支撑各项业务高效运转,以标准化制度驱动配电网建设、运维工作的推进。

3)规范新投异动流程,制定配电网设备命名规则,制定成都特色专题图绘制及导入方法,严格新投异动准入流程,严把试验关,规范交接手续。

4)每周向各相关单位、部门通报系统运行指标,调度人员实时处理并记录设备缺陷情况,每周向检修部门通报遗留缺陷,每月组织相关维护部门召开调控缺陷分析会,组织、协调相关运维单位消缺确保系统基础数据质量。

5)成立配电专家组,开展了各类技术培训、考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和推荐提升的机制,切实提高配电自动化相关运维人员业务水平,为下一步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3.5 多源系统融合实效

成都供电公司基于互操作的DAS系统的成功建立,为城区配电网的生产运行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DAS投运全面提升了配网调控管理水平,调度员日常调度工作效率对比表现如表1所示。

输变配用多源系统的融合,保证了电网资源空间信息、电网图模、基础台账与用户信息的源端唯一,融合了输配用电的实时信息,形成了闭环的新投异动流程。在此基础上投入FA,最快可在50 s以内完成故障区域隔离、非故障区段恢复供电。全自动FA动作正确率达到99.74%,大范围高成功率的FA功能大幅缩短了停电时间,缩小了运行人员故障巡线的范围,减少了因停电造成的电量损失,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

生产抢修指挥平台与DAS、GIS、PMS、OMS、GCRMS、PCS、CIS及AMI等系统的互操作应用,支撑了配电网计划/非计划停电、低压报修、电压质量分析优化、故障信息实时研判、工单归并与派发等应用,实现了标准化检修和精益化抢修。配网抢修指挥平台投运前后,抢修指挥效率对比如表2所示。

EMS改造后,可以通过远方遥控进行倒闸操作、事故处理、负荷平衡、电压调节等工作,大大减少现场操作工作量,节约人力成本、运维成本一千余万。DAS建成后,通过远方遥控进行故障处理、计划检修、负荷控制等工作,并全面应用FA功能,由此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巨大。PCS升级后,电缆网安全管控能动性得到提高,电缆设备可靠性明显提升,用户停电时间有效减少。自运行以来,累计节约运营成本两千余万,避免直接经济损失千万余元。通过DAS与GIS、PMS信息交互,实现了多系统图模数高效管理机制和共享应用目标,系统维护工作量大大减少,大大节约人力成本。

采用多源信息系统融合技术,实现“数据源端维护、信息全局共享”,实现了多系统图模数高效管理机制和共享应用目标。多源信息系统投入运行之后,GIS系统数据正确率由40.7%提高至100%、PMS与GIS系统数据一致率由21.3%提升至100%、GIS系统拓扑联通率由22.1%提升至100%,全面提升了配电网管理水平。

4 结语

城市电网多源信息系统融合的应用,彻底改变了成都电网业务集成度不高,各业务系统独立运作的局面,在管理模式、技术平台和优质服务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

1)构建起智能城市电网调度控制、运行维护、抢修指挥、营配调互动、城市电缆管网控制等核心业务的互操作融合体系,高效维护电网、通信网及城市电缆管网海量资源空间与图资信息,支撑智能城市电网信息融合目标的实现,显著提升成都电网运维、检修等生产运行精益化管控水平。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等,建设覆盖全城的现代光纤通信网络以及地理信息网络,建立起智能城市电网全时空、全过程、全设备互操作的电网信息支撑平台、配用电业务与资源管理支撑平台,切实提高了成都电网的电力信息服务水平、调控管理水平以及供电可靠性。

3)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促进多领域管理和信息化提升、发挥核心专家和领导集体作用,使成都电网自动化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跻身国网公司前列,为国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信息化发展提供了现场支撑,为多源系统信息融合的提供了经验。

参考文献:

[1] 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Z/OL].[2016-10-11].http://wenku.baidu.com/link?url=nSoTFVVXz8HWWphdqV8mSzV2TbC9d7OxdPcEGdlxzCutpb-_1ASY-vITr6jLiVRz2yh_3R_76067SGmV4rP_eFPjBkDhX-Tp11x1JE2BBce.

[2] 郑毅,刘天琪,洪行旅,等.中心城市大型配电自动化设计方案与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8):49-53.

[3] 郭创新,单业才,曹一家,等.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电力企业开放信息集成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4):65-70.

[4] 沈兵兵,吴琳,王鹏.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8):49-53.

[5] 陈连杰,赵仰东,韩韬,等.基于层次结构及模型驱动的配电网图形自动生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1):226-232.

[6] IEEE Std 2030TM—2011.IEEE guide for smart grid interoperability of energy technology and unformation technology operation with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EPS),end-use applications,and Loads[S].

[7] 白日昶,李颖,帅玲玲,等.高度互操作性的电力系统数据平台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19):58-62.

[8] 钱静,崔立忠,尚学伟,等.基于CIM/E的配电网模型异动管理[J].电网技术,2014,38(12):16-21.

[9] 纪陵,蒋衍君,施广德.基于CIM_E的电力系统图形互操作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31(7):105-109.

[10] 谢俊,石东源,段献忠.电力系统异构应用系统集成中的图形互操作[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8,36(8):103-106.

推荐访问: 信息系统 电网 融合 智能 城市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