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数字变电站设计探讨

数字变电站设计探讨

时间:2022-03-23 09:16:4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担负着电能转换和重新分配的任务,对于电网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字化变电站就是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输出过程完全数字化的变电站。全站采用统一的通讯规约构建通信网络, 保护、测控、计量、监控、远动、VQC等系统, 均用同一网络接收电流、电压和状态信息, 各个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意味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迈入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设计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6-0018-01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输电电压等级的提高,使得电力系统的测量与控制更加复杂,传统变电站的缺陷日渐突出,主要体现在安全性,可靠性已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要求;供电电能质量缺乏保证;不适应电力系统快速计算和时实控制的要求;维护工作量巨大,设备可靠性差,不利于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占地面积大,增加了征地投资等缺点。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将逐步引领未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发展的趋势。

一、数字变电站总体设计

数字变电站的信息采集系统的主要由高压侧部分、光纤传输部分还有低压侧部分三部分组成。采用的是光纤传输信号,不但提高了精度而且起到了良好的高、低隔离效果。

二、系统硬件设计

1.罗氏线圈

采用的测量元件是罗氏线圈,它的运用已经很成熟。罗氏线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敏感,特别是进行大电流的测量时非常适用。它可以在不接触被测电路的情况下对高压电路进行隔离测量。

2.信号调理电路

罗氏线圈感应出的电动势要进行信号调整,这是因为电动势不但与被测电流有90度的相位差而且是十分微弱。调整电路主要由前置放大电路、有源积分电路、低通滤波和隔直电路等部分组成。

3.传感信号的处理方式

调整电路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传输信号,即把调整的信号传输到低压侧。传感信号处理的方式分别是调幅式、压频转换式、数模转换式3种方式。根据信号及调制方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传输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最常用的是A/D转换式,因为调幅式和压频转换式都存在缺点。A/D转换时其芯片的选择要符合的条件是,为了方便信号在光纤中传输采用串行输出,为使转化的电压范围为最大限度采用输入电压尽可能是双极性输入。

4.光纤传输系统

纤传输系统的组合成主要包括电光转换、光电转换、以及接口电路组成经过A/D调制后,输出的数字信息就可以不失真地通过光纤传输到低压侧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因此,电信号首先要经过电光转换,变成光脉冲信号才能在光纤中传输,到达低压端还要经过光电转换才能送入单片机系统进行信号的处理。因此,光纤传输系统主要包括电光转换、光电转换、以及接口电路组成。

5.低压侧的单片机处理

低压侧单片机双重责任:一是通过光纤传输产生同步时序波形,控制AD采样:二是通过光纤传输接收高压端采集的信息。本设计采用两根光纤连接高、低压侧。低压侧单片机的控制采用MSP430。MSP430单片机是一个16位的、具有精简指令集的、超低功耗的混合型单片机。为了满足电力系统l3次以上谐波的要求,AD采样速率为每工频40个点。定时的目的是用来控制AD采样的速率。采样AD用MAX187芯片,首先要进行初始化,AD 转换完毕后,将数据取出、发送。MSP430单片机内部含看门狗定时器,它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发生死循环。

3.网络化的二次设备

变电站内常规的二次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防误闭锁装置、测量控制装置、远动装置、等以及正在发展中的在线状态检测装置全部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微处理机设计制造,设备之间的连接全部采用高速的网络通信,二次设备不再出现常规功能装置重复的I/0现场接口,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常规的功能装置在这里变成了逻辑的功能模块。

而数字变电站系统结构在逻辑结构上可分为3个层次,根据IEC61850通信协议草案定义,由下至上分别称为“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各层次内部及层次之间采用高速网络通信。

3.1过程层

过程层的主要功能是:电力运行实时的电气量检测;运行设备的状态参数检测;操作控制执行与驱动。

3.2间隔层

间隔层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汇总本间隔过程层实时数据信息;实施对一次设备保护控制功能;实施本间隔操作闭锁功能;实施操作同期及其它控制功能;对数据采集、统计运算及控制命令的发出具有优先级别的控制;承上启下的通信功能,即同时高速完成与过程层及站控层的网络通信功能。必要时,上下网络接口具备双口全双工方式,以提高信息通道的冗余度,保证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3.3站控层

站控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两级高速网络汇总全站的实时数据信息,不断刷新实时数据库,按时登录历史数据库;按既定规约将有关数据信息送向调度或控制中心;接收调度或控制中心有关控制命令并转间隔层、过程层执行;具有在线可编程的全站操作闭锁控制功能;具有(或备有)站内当地监控,人机联系功能,如显示、操作、打印、报警,甚至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功能;具有对间隔层、过程层设备的在线维护、在线组态、在线修改参数的功能;具有(或备有)变电站故障自动分析和操作培训功能。

四、数字变电站的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采用光电电流互感器,它的输出是数字化的,能方便地通过计算机来控制,实现了信息采集的数字化等诸多优点,成为当今数字变电站信息采集的主要使用对象。

五、结语

虽然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已经基本达到了满足工程化应用的水平,但在技术上尚存很多待改进的空间,对于运行规程方面带来的变化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及积累经验,因此近两年内仍将是数字化变电站试运行积累经验的阶段。

参考文献

[1]何晓英.IEC61850数字变电站的建设与发展[J].专家论坛,2006,34(4).

[2]何磊,郝晓光,潘瑾.面向智能电网的IEC61850标准应用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2009,28.

[3]李朝峰,戚宇林.数字变电站信息采集数字化的研究与应用[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1,25(9).

[4]钱玉春,袁敬忠等.唐山郭家屯220KV数字化变电站工程实践[D].2010.

[5]徐文文.数字化变电站的优点[D].2012.

作者简介:李宁(1982-),男,助理工程师,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从事变电运行工作。

推荐访问: 变电站 探讨 数字 设计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