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是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方式,即采用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进行,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克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两张皮现象”,是适合高职教育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
关键词:液压传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1)12-0179-02
一体化教学主要是指将一个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为一体的关系,达到教师一体化(双师型)、教室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手段。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和实际操作相互贯穿,紧密结合,不断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和吸收理论知识,容易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理论、实践分开教学与一体化教学的不同点
一般来讲,理论课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实践课解决“做什么,怎么做?”。按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是相对独立的,教师、教材和教学场地各不相同。因此很容 易出现前后知识脱节的问题,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出现“两张皮”等现象,教学效果一直很不理想。实际上,学生作为初学者,缺乏专业基础,很难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其结果是纯理论课因“看不见”实物和不能动手操作而觉得抽象,纯实践只会照着教师设定好的方案和步骤照搬,不会自己动脑筋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生不会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采用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穿插进行,理论与实习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因此“一体化”教学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效克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两张皮”现象,是适合高职教育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
2.液压传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所需条件
2.1 转变观念,敢于向传统的教学方式挑战。传统的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体,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总是尽量把自己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方法是“填鸭式”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与学生不互动,课堂缺乏情趣,缺乏生机,学生学的很累,教师教的很累,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在传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敢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从而使学生渐渐地丧失了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我们要敢于摆脱旧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束缚,重新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为原则,且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最终目标,因此高职液压传动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2 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室,改变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的分离现象。理实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打破以前传动教材的系统性,将原来的理论课程内容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课程内容有机组合成教学模块。一门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由若干个模块组成。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学习理论知识与动手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因此要建立将多媒体教室与液压实训室放在一起的理实一体化教室。老师利用多媒体把相关的知识点、技巧、注意事项、要求向学生讲明白,在完成理论讲解后学生马上进行实际动手操作,期间教师巡回指导并注意观察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例如在讲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回路时,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分析某个回路的基本原理,有什么特性,学生对此理解并不透彻,而且不会触类旁通,换一个相似的回路也不能分析,更谈不上解决实际液压回路的故障问题。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后,先讲解基本理论,再用模拟软件模拟回路,再进行现场液压传动实验,这样学生从理论到模拟再到直观最后动手进行操作。同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回路进行实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不但使学生初步具备液压回路的组装和测试的综合能力,而且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处理液压传动工程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由于液压传动课程具有较强的技能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因此开展一体化教学后,教师不再是纯理论知识的讲授者,就必须能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能帮助学生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但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还应具备较强的实际能力,且必须有一定的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对仅有理论或仅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教师是一种挑战。通常要求理论教师积极参加实际操作培训,取得技能等级证,实习教师应加强业务进修、努力提升理论水平。采用竞争上岗等激励机制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同时要求教师必须经常下企业,去生产一线,及时了解本课程最前沿的发展动向。
3.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优越性
3.1 采用一体化教学更加切合学生实际。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薄弱,太多的理论课让他们思考“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对专业理论课产生厌烦心理,导致不想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也就达想要的效果。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是“乐于动手做,不太善于动脑筋想。”所以大部分学生喜欢上实践课,而不愿意上理论课。这样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教理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消化理论知识。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理论知识,也让他们体会了实践的乐趣,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动手做”的特长。这样将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素质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满足岗位的需求。
3.2 采用一体化教学充分体现了“三点、三得”,容易达到教学目的。在一体化教学中将知识点、技能点、兴趣点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于是让学生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技能,通过实物拆装体现知识点,通过完成项目任务理解工作过程,教师主导教学进度,对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指导和示范,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完成项目任务,指出项目任务中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点。这样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应用于实践,并能马上动手进行操作,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产生了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采用一体化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作为教师,都希望学生能接受并牢固掌握自己所传授的知识, 但往往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液压传动系统”部分。按照过去的教学方法,教师依据现有的教材及课件图片进行讲述,教师讲课颇感费力,学生又无任何感性认识,听起来枯燥乏昧,相当茫然。而采用“一体化”教学以后,由于有典型的液压系统工作台,教师先演示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讲述该系统有什么特点、由哪些简单的基本回路组成,再进行拆装一部分一部分进行讲解,然后再将系统组装演示其工作情况,最后由学生来进行分析并动手操作。这样在规定的学时内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由此可见,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可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不但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更加切合学生实际,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们仅仅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还有待于我们去探讨、去努力。
参考文献
[1] 毛文.“教学做合一”在高职《液压与气动》课程中的应用[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2] 袁承顺.液压与气动传动[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4] 杨胜卫.《机械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5(4)
[5] 王瑞杰.《 液压传动 》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与体会[J].农机化研究,2004(5)
推荐访问: 传动 液压 课程 教学 理实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