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和方法
1.1供试菌株和药剂
1.1.1病原菌株。供试病原菌杨树烂皮病菌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 Nit)分离自黑龙江省牡丹江海林林业局奋斗林场杨树人工林,4℃保存于PDA斜面。
1.1.2供试药剂。选用9种无公害农药进行毒力测定,具体名称种类、剂型及来源见表1。
1.2试验方法
1.2.1菌丝生长抑制法。采用直接添加法,用无菌水将杀菌剂分别配制成100、200、500、1000、2000、3000、5000、8000倍8个浓度梯度,倒入直径为9cm的培养皿制成带药平板培养基,进行抑菌测定,以无菌水作空白对照。在培养好的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菌落边缘用0.5cm打孔器切取菌丝块,分别移到混有供试农药的PDA平板培养基上,每处理3个重复。在25℃恒温培养箱培养48h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菌落直径,计算菌落直径平均值和菌丝生长抑制率。
菌丝生长抑制率(%)=[1-(处理菌落直径-菌饼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100%)
1.2.2孢子萌发抑制法。用无菌水冲洗培养好的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菌落平板,收集孢子,计数后稀释到一定浓度,配制成孢子悬浮液。采用悬滴法测定9种杀菌剂不同浓度梯度对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孢子萌发的影响,使用的药物浓度梯度同上,分别取待测农药(含2%葡萄糖)及病原孢子悬浮液各20μL滴于载玻片上,混合,将载玻片置于保湿器中,置于25℃恒温箱中培养,以2%葡萄糖溶液与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z)孢子液的混合作对照,每处理3个重复,24h后镜检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分生孢子的萌发率,每个梯度镜检10个视野,将结果累加。
孢子萌发抑制率(%)=(1-处理孢子萌发数/对照孢子萌发数)×100%
1.3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DP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对测定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计算回归方程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EC50)、机率值与浓度对数之间回归的相关系数r值,比较不同杀菌剂对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的抑制作用。
2 结果与分析
2.1杀菌剂对杨树烂皮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9种杀菌剂对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的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病菌抑制的EC50值,25%苯醚甲环唑效果最好,对病原菌的抑制的EC50值为0.0538mg·L-1;50%戊唑醇次之,其它依次为32.5%苯甲+醚菌酯、25%醚菌酯、25%吡唑醚菌酯、50%嘧菌环胺、50%异菌脲、80%多菌灵85%代森锰锌。
2.2不同药剂对杨树烂皮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9种杀菌剂对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分生孢子的萌发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孢子萌发抑制的EC50值,25%苯醚甲环唑效果最好,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的EC50值为0.0398mg·L-1,32.5%苯甲+醚菌酯次之;其它依次为25%醚菌酯、50%嘧菌环胺、25%吡唑醚菌酯、50%戊唑醇、50%异菌脲、85%代森锰锌和80%多菌灵。
3 结论
本文重点研究了9种高效无公害杀菌剂对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的室内毒力测定,测定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了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的EC50值。通过比较排序,苯醚甲环唑和醚菌酯等新型杀菌剂表现了较强的抑菌作用,可以作为防治杨树烂皮病的替代药品。
(责任编辑 张芝)
推荐访问: 杀菌剂 杨树 病菌 无公害 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