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

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

时间:2022-03-31 08:47:09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培养和国际接轨、能够胜任涉外工作的高级专门人员,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石油院校培养既具有扎实的油气资源勘查专业基础知识,又懂经营管理、国际经济贸易和外语,能够进行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是满足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与国际油气资源勘查开发竞争与合作的需要。

[关键词] 油气资源勘查;国际化;人才培养

一、培养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的意义

(一)培养国际化人才是当前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当前,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通才教育,各国大多都重视培养宽基础多方向的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中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迎来了空前的挑战。培养和国际接轨、能够胜任涉外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的需要。目前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通识教育培养模式,宽基础、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因而,目前苏联的专才教育培养模式基本上被放弃。

通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指在学生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给予其必要的专业知识,但其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关系比较松散,主要着重于基本素质的培养,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高等学校基本上采用这种模式。

宽基础、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指本科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科学和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必要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知识,牢固地打下学科广博的知识基础,同时学习、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知识与技能。中国普通高校特别是在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大都采取这种模式。

(二)培养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是当前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家提出了石油工业要“利用两种内外资源”的发展战略,油气资源勘查开发走向国际市场进行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从南海、北部湾的莺歌海、渤海对外招标合作勘探开发海上油田,到走出国门在苏丹、巴西、尼泊尔等国家或地区投标合作,都表明中国作为世界产油大国已进入世界石油与科技市场,石油公司成为生产和经营型跨国公司参与了国际竞争。在这种形势下,石油高校如何适应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能够适应涉外工作的人才,这是摆在石油院校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大庆石油学院1996~2000年通过实施国家教委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对石油主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深化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使石油主干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扎实、专业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特点。从2000年开始,笔者所在的单位结合大庆石油学院承担的教育部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油气资源勘查开发国际合作人才的培育研究与实践”,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中进行了“懂专业、会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创办了油气资源勘查国际合作双学位班,培养了一部分能够胜任石油涉外工作的优秀学生。

二、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论界定

(一)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在具备油气资源勘查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复合外语、经济等专业知识。具有“高素质、通外语、懂经贸、善交流”的基本能力,能在油气资源勘查领域的科研、生产等单位从事油气资源评价、开发、管理、设计、施工等方面工作,并能胜任油气资源勘查方面的国际技术交流与技术合作工作。

(二)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是复合型人才

从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应当是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特点如下:

1、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特征

一是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宽厚的基础,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了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一方面复合型人才要求基础知识扎实。基础性课程或课程的基础理论,只有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才能使学生在知识激增的信息化社会中适应知识更新和淘汰的挑战。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基础知识的“牢固”和“扎实”上下功夫,使学生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综合运用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同时,还应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专业的基本实验和研究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中外文能力等,不断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还要求知识面广。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和知识、技术的迅速更新,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高度综合性。这两个特点使得传统观念上的专业概念淡化,人们在从事一项工作或转移到另一个新的工作领域时,除了基础知识之外,宽泛的知识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等学校在教育内容上要紧跟新技术革命的形势,要注重课程配套、知识结构和层次结构的完整性,以培养学生具有宽泛的知识面,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业训练,以后就能够适应不同专业跨学科领域的工作或者研究需要。

二是知识的交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必须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这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有所创新。能否使学科知识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检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2、复合型人才的能力特征

一是能力的综合性。宽厚的基础和多学科知识的交融有利于能力的形成,但又不是各学科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并在多种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发挥其综合功能。

二是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而达到对原来的知识、能力的超越,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人的创造力的进发,是人的智能的飞跃。

3、复合型人才具有有机交织的多种能力

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更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高等教育适应科技进步发展现实性的选择,也是信息化时代、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要紧紧抓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性、适应性、创造性等本质属性,通过有效途径和方法,着力构建起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

4、素质全面,具有科学创新精神

要使学生具备把自己的事业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融为一体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崇尚“真、

善、美”,勇于坚持真理、热爱祖国的思想道德;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深厚底蕴的人文修养,具有自信、乐观、豁达、合群,不怕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等。还要使学生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知识经济在要求人才拥有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人才的科学创新精神。谁掌握了更多的创造性知识,谁就更具有竞争力。所谓科学创新,就是创造新的知识,发现新的规律,丰富科学知识的新体系,形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

(三)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知识结构:掌握油气资源勘查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经济法等法律知识;掌握管理学、投资项目管理等管理知识;掌握经济学、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等知识;掌握油气资源经济评价的知识;掌握一门外语,达到熟练交流的程度。

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能力结构: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抽象、概括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利用所学计算机及软件知识进行科学计算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熟练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经济合作和对外贸易能力;具有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对地质构造、油藏进行描述及油气资源勘查的设计、施工、管理的能力和合作开发的交往能力;具有自我教育提高的能力,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三、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途径

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石油高校应培养“懂专业”、“会外语”的优秀人才,为此,石油高校必须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上述目标。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油田勘探工作由于技术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需要掌握新理论、新技术的专门人才才能胜任,所以,较高的专业素质是现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石油是一个艰苦行业,没有献身石油工业远大理想的人是难以胜任的,这就要求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优良的人文素质。这方面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期间,充分体会和感悟大学文化,如校训、校风的教育,需要教师的师德师风的言传身教,使学生接受大庆铁人精神教育。

(二)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

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必须懂专业,所谓“懂专业”,就是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知识并获得石油工程师的基本技能。为此,应加强地质基础,通过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实现上述目标,笔者所在单位将石油地质学、沉积岩石学2门石油主干专业课建成了精品课。在教学计划中原地质认识实习、综合地质实习及油田认识实习的基础上,增加石油地质课程设计、油气田开发地质课程设计、油气田勘探与资源评价课程设计等3门实践教学课程。在地球科学概论、光性矿物学、岩浆岩与变质岩实验教学中,设置开放性和综合性设计实验,并将地质陈列馆常年对学生开放,体现出“强地质”的培养特色。

突出石油特色,进行产学研结合,为此,教师通过参加科研项目,提高业务素质,对专业核心课程把握准确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还增设石油地质学新进展、油气藏精细地质描述等具有石油特色的选修课,体现出“精石油”的培养特色。

为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笔者所在单位还拓宽专业口径,设置了矿产资源勘查、油气田开发、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等方向的选修课供学生选修,使学生毕业后既能从事石油地质工作,又能从事其他相关地质工作,同时,还设置了物探大作业、测井大作业,使学生的地球物理资料应用能力得到加强,体现出“宽专业”的培养特色。

(三)加强外语应用能力的训练

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必须会外语,所谓“会外语”,就是要求学生具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即能够用英语较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能适应油气资源勘查领域的国际技术交流与技术合作的需要。石油工业生产与经营的国际化合作、科学技术的国际化交流都是大势所趋,所以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就必然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这种交流中也需要应用信息高速公路,因此,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针对笔者所在单位的双学位班学生都已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甚至有不少人通过了国家大学英语六级,但其英语的实际应用水平,特别是口语、听力及写作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国际技术交流与技术合作需要的现状,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学校在外语教学计划中设有实用英语口语128学时,由外教讲课。课堂上师生情景会话、互动交流,还组织学生收看英文影视资料片并就资料片的有关内容进行讨论演讲,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开设了96学时国际商务英语,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结合教科书对学生进行英语语境训练;还向学生推荐时事经济贸易英文资料,要求学生阅读并写出评述。

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年的学习,实用英语口语、国际商务英语的学习,可以说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英语水平,但要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达到熟练水平,能够胜任国际技术交流与技术合作工作,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必须使学生能说、能听、能写。为此,学校在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13周的英文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用英文撰写学位论文、用英语宣读学位论文及用英语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在教学实践中,还为用英文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配备业务水平高、英语好的专业导师,在毕业设计期间加强对学生的业务和英语应用能力的指导,答辩时按专业统一组织答辩委员会。为了营造答辩会场的英语氛围,答辩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主持词、评委的提问都用英语。经过8届200名学生的“英文毕业设计”的考察,发现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很理想,有许多学生得了优秀成绩,其中有12人获得学校“创新杯”论文奖。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提高学生的对外合作能力

当迈入21世纪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入发展和加入WTO,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正在对石油工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已由国内的竞争进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科学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已成为必然趋势,这就要求石油高校的主干专业必须培养一批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懂得国际经济合作与贸易的专门人才,以满足石油工业发展的新需要。为此,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商务贸易知识中设有如下课程:商务谈判与涉外礼仪32学时、国际工程承包32学时、国际贸易实务32学时、国际金融32学时。通过开设这些课程,使学生掌握了经济学、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等方面的知识。

(五)加强学生的管理与组织能力的培养

现代石油企业急需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具有技术含量高、难度

大、多学科渗透的特点,需要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知识面宽的专业人才去组织实施。油气勘探又是一项风险较大的工作,如何提高勘探成功率,减少风险,就需要一批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懂得经济评价与管理的专门人才去作出科学决策。因此,笔者所在的单位在管理知识课程的培养中设有项目投资管理32学时,课程除了注重基础知识讲解外,还引入国内外项目投资案例分析,使之理论联系实际。

(六)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

市场经济实质上是在法律规范下的经济,任何经济活动必须遵循法律规范,这就要求培养的国际合作专门人才要懂得必要的经济法规和现行政策。为此,学校在法律知识课程教学中设有国际商法32学时,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和法律知识。使学生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时,熟悉必要的国际性法规及合作国的法律法规,这样,在洽谈业务和签署合同时才会有的放矢,不致误入歧途。

四、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成功实践

在培养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方面,笔者所在的高校在实践上进行了如下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首先,构建了油气资源勘查国际合作双学位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是以原有油气资源勘查专业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掌握油气资源勘查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对地质构造、油藏进行描述及油气资源勘查开发的设计、施工、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油气资源勘查领域的知识。在双学位中设置了外语知识、商务贸易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4个课程板块,共416学时,以及13周的英文毕业设计,共39学分。

其次,在资源勘查工程等石油主干专业中采取了学生自愿报名和择优录取相结合的办法,每届组建一个双学位班,大约30人左右,考虑到学生的修学年限,双学位学制复合在本科四年制的第三、四学年进行。

通过油气资源勘查国际合作双学位班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了油气资源勘查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获得了外语、经贸、管理、交际、获取信息等方面的知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毕业后能够胜任油气资源勘查开发方面的国际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工作。双学位班的许多学生毕业后直接应聘到斯仑贝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油测试公司等对英语交流能力有很高要求的岗位上,有的学生很快就被派到国外工作

推荐访问: 勘查 油气 人才培养 国际化 探索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