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α干扰素;思密达;婴幼儿;腹泻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b)-068-02
婴幼儿秋季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它是轮状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肠炎。呈散发或小流行,主要侵犯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以 1 岁半以下的婴儿多见。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常伴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严重影响了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我科于2006~2007年应用干扰素和思密达联合治疗秋季腹泻患儿取得较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2006年9月1日~ 2007年1月31日来我院肠道门诊就诊符合标准的85例患儿。
1.2纳入标准
年龄6个月~2岁,居住在兴城市者;病程在72 h内,有5次以上稀便或水样便无血液黏胨;就诊前未使用过微生态及抗生素药物治疗者;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
1.3排除标准
重度脱水或呕吐频繁,不能口服补液者;合并有营养不良、肺炎、肝炎等;拒绝加入本研究者。
1.4分组法
病例由医师体检收集资料, 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即干扰素和思密达联合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 42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从统计学上分析基本相似,差异无显著性。
1.5治疗方法及疗效判断
两组病例均用综合治疗,如合理喂养、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平衡紊乱及退热、止吐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人白细胞α干扰素(运德素,由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生产),≥6个月,500 000 U/d ,肌肉注射,3~5 d,不用任何类型的止泻药,思密达为1岁及以下每次1/3~1/2包,每日3次,1岁以上每次 1 包,每日2~3 次;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酶片及乳酶生,按常规剂量口服。两组患儿均在发病的3 d内开始治疗,开始治疗的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P>0.05)。120 例患儿均详细记录体温、每日腹泻次数、大便性质及含水量。
1.6疗效标准
参照第2届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定的标准,显效:经治疗 24~48 h,腹泻次数已减至≤2次 /d,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治疗 24~48 h,腹泻次数 ≤2次 /d,水分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72 h后,腹泻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
2结果
结果见表1。
3讨论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1],根据我院 2002年儿科门诊资料统计,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秋季腹泻病流行高峰期为每年的11月到次年1月,流行高峰期送检的轮状病毒抗体阳性率为 50 %左右。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平均腹泻病程 5~8 d[2]。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其绒毛肿胀、不规则和变短,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的裸落病变,致使小肠黏膜回吸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同时,发生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键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 双糖的分解不全亦造成微绒毛上皮细胞钠、氯等离子的转运障碍, 两者均造成水和电解质的进一步丧失,这也是引起渗透性腹泻的重要原因。
思密达的主要成分为双八面体蒙脱石,是由双四面体氧化硅单八面体氧化铝组成的多层结构,其粉末粒达1~3 μm,因此具有极高的定位能力。口服本品后,药物可均匀地覆盖在整个肠腔表面,并维持6 h之久。思密达可吸附多种病原体,将其固定在肠腔表面,而后随肠蠕动排出体外,从而避免肠细胞被病原体损伤;思密达可减慢肠细胞转变速度,促进肠细胞的吸收功能,减少其分泌,缓解婴幼儿由于双糖酶降低或缺乏造成糖脂消化不良而导致的渗透性腹泻;思密达可通过和肠黏液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加黏液凝胶的内聚力、黏弹性和存在时间,从而增强黏液屏障,保护肠细胞顶端和细胞间桥免受损害;同时它不干扰肠道的正常吸收功能,不影响口服补液治疗和正常喂养[3]。
干扰素是一种多功能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人体内的干扰素由于氨基酸组成的不同,可分为α、β、γ三种,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免疫淋巴细胞产生。α干扰素是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的抗病毒药物。α干扰素抗病毒机制包括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产生抗病毒蛋白等。α干扰素与细胞膜上的干扰素受体结合,经细胞内信号系统传递信息、活化抗病毒蛋白基因,产生抗病毒蛋白。抗病毒蛋白可阻止病毒核酸复制、蛋白合成,从而达到抗病毒的目的。免疫调节功能是指α干扰素增强免疫杀伤细胞的活性、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等作用[4]。干扰素治疗秋季腹泻的关键是要早期应用 ,用量要足[5,6]。本研究应用α干扰素治疗秋季腹泻能减少大便次数和减轻脱水,缩短腹泻持续时间,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干扰素是治疗秋季腹泻较理想的药物,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参考文献]
[1]吴丽君,吴晓兰.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药物临床药理学分析[J].医药产业资讯,2006,3(18):24-25.
[2]陈恩利,徐晓丽.两种方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07,4(5):102.
[3]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621.
[4]杨增伍,祝惠民.干扰素的临床应用[J].临床荟萃,1995,10(4): 200.
[5]方鹤松.治疗小儿腹泻病的新观念[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3 8(4):211-213.
[6]随宝深.聚肌胞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J].新药与临床,1995 14(1):51-52.
(收稿日期:2007-12-1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 干扰素 腹泻 婴幼儿 疗效 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