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影响青少年体质的因素浅析

影响青少年体质的因素浅析

时间:2022-04-06 08:34:11 来源:网友投稿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兴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充满竞争力的基础,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从整个社会来看,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例如,有遗传、物质条件、体育锻炼、环境、生活方式和习惯等等。根据前人的研究,运动、营养和睡眠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三要素。青春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后天的因素对机体的影响比任何时期都大。在影响青少年体质的后天因素中,运动和营养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

1.对人体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育锻炼的刺激首先可直接作用于骨、关节和肌肉等运动器官,并因而使之产生适应性的变化。体育锻炼可以通过对骨骼的刺激,增加骨矿物质的吸收,促使人体长高;可以通过对骨骼肌的刺激,增加肌肉蛋白质的合成,改善肌肉细胞代谢,促使肌肉发达,增强人体的各个宽度和围度,因而是一种有效的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手段。

2.对人体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及医学作用。体育锻炼可促进心血管功能的改善,如:安静时的心率下降,心脏脉搏输出量增大和心脏体积增大等;体育锻炼可增强骨骼肌功能,延缓骨骼的衰老。体育锻炼过程中,由于肌肉反复用力做功,可以刺激肌肉细胞中有关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等酶活性的增加,因而提高肌肉细胞中能量代谢的能力,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达到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目的。在运动过程中直接参与活动部位的骨受益最大,在肌肉收缩期间,所连接的骨会受力,其对钙等矿物质的吸收就会相应增加,对预防骨质疏松就会有一定的作用;可阻碍、减少、避免疾病的发生。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某些免疫能力,防御生物病原的侵害。国外的实验证明,在进行运动时体温升高,机体内产生一些特殊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增强免疫功能,从而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病率。同时,体育运动时,体内由血球的数量增多,也增加了抗御疾病的能力;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各种自救能力,以避免机械外力的伤害。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们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使人们具有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体力与心理准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减少、推迟或避免各种代谢疾病的发生。经过广泛的实验证明,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体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甘油三酯降低,这些指标的变化对防止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都是有显著效果的。体育锻炼对于防止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和运动器官老化等方面的作用也同样是十分明显的;体育锻炼可以加速病愈后的恢复。各类患者可通过医疗体育的多种手段恢复肢体功能,增强抵抗能力,以补充医药手段的不足。

3.对提高人体适应自然环境能力的作用。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实质上是人受了外界环境影响,在中枢神经系统支配下,不断调节机体,使之处于正常稳定的功能活动状态。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要达到人体与外界的平衡,必须依靠自身的不断调节来增加适应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快而准确,有利于增强人体的适应能力和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二、对增强体质的建议

1.加强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管理工作。青少年体质的增强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体质教育的实施、改革和完善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职业院校必须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体育教学部门的主体作用,其他职能部门也应积极配合支持。增加体育资金的投入,改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配备,全面提高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工作的建设。

2.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落实。各职业院校应坚决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鼓励青少年走向操场,积极地参与到健身活动中。给予学生更多的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自主权,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锻炼,掌握一门终身受益的运动技术,提高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保障学生每天锻炼至少一小时,保证好上课质量的同时,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活动,以增加学分或是纳入体育课考核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锻炼。

3.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中提高学生对健康体质的重视程度,安排合理的体育课教学内容。意识决定行动,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弱,在体育教学时教师应适时给学生灌输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以及拥有一个健康身体的价值,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安排合理的授课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利用锻炼身体的机会,具体到增强上肢力量、下肢力量、柔韧性等素质均应安排教学项目。定时进行营养及体育锻炼知识的教育讲座,提高学生对营养与健身的理解,培养引导学生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责任编辑 刘 馨)

推荐访问: 浅析 体质 青少年 因素 影响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