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调查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粪肠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运用交叉条带的实验方式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5株粪肠球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粪肠球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具有良好效果,实验中有5株铜绿单胞菌对粪肠球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菌活性作用,其中1、5号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粪球肠菌的抑制率已达到10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实验中的5株粪肠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作用,对研究粪肠球菌的抗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体外抑制作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583-02
肠球菌(Enterococcus)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一般栖居在各种温血和冷血动物的腔肠,甚至昆虫体内,也是健康人体的上呼吸道,口腔或肠道的常居菌。本菌可以引起心内膜炎,胆囊炎,脑膜炎,尿路感染及伤口感染等多种疾病。在人类粪便中的数量仅次于大肠菌群,每克成人的粪便中约含2×108个。粪肠球菌即为该属中最为常见的代表种。
粪肠球菌(E.faecalis)又被称之为粪链球菌,属于人类机体内胃肠道以及上呼吸道中较为常见的菌群,该菌群广泛分布在自然界,比如土壤、水以及植物等[1]。根据调查研究得出,粪肠球菌已成为人类机体感染较为重要的病原菌,一般会在根管治疗以后的内部形成生物膜,并产生一系列作用在根尖周组织中的毒力因子,也可以单独或者在其他细菌的作用下形成新的根尖周围变或者导致根尖周病变不能愈合[2]。目前临床中研究彻底消除粪肠球菌的药物成为关注的焦点。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随机选取6株铜绿假单细胞菌,分别对临床分离的5株粪肠球菌进行抗菌实验,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的6株铜绿假单胞菌,它们来源于临床伤口分泌物以及痰标本的痰液。随机选择的5例粪肠球菌主要来自临床患者尿液与血液等标本。所有的菌群均按照Bergey"s Manual of Derminative bacteriol-ogy 进行有效鉴定。
1.2 试验方法
1.2.1 培养基 由英国的OXOID公司所生产Mueller-Hinton琼脂,其中批号为992952,失效的时间为2017年1月份。
1.2.2 菌液的配制 分别接种铜绿假单胞菌与粪肠球菌的各菌株于M-H琼脂培养基之上,在35℃温度下培养18h-24h,并将其菌落运用M-H肉汤配制成108cfu/ml的菌悬液,准备使用。随后将其菌悬液接种在M-H琼脂平板中央,呈现出直线划线的接种,并在35℃的温度下进行24h培养,运用无菌玻片将条带上生成的菌落轻轻刮掉,并将平皿倒立放置,平皿盖子内部放有一片浸泡过氯仿的5cm滤纸,放置在35℃的环境下15min。打开平皿并将滤纸片取走,等平皿内部的氯仿挥发结束以后,将粪肠球菌的菌悬液在原铜绿假单胞菌的条带垂直交叉划线中进行接种,并在35℃的环境下进行24h培养,观察其结果。
1.3 观察指标 在原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带上,实验中被检测菌仍然在生长,若无抑菌带出现时为耐药(阴性),若出现6mm以及6mm以上抑菌带时则为敏感(阳性)。
2 结 果
2.1 铜绿假单细胞对粪肠球菌体外抑制作用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铜绿假单细胞对粪肠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并且抑菌率为82%(试验次数为100次,敏感次数为82),平均抑菌带宽度为20.43mm,见表1。
2.2 铜绿假单细胞抗菌物质对粪肠球菌的抗菌状况 本次实验中选择6株铜绿假单胞菌与5株粪肠球菌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5株粪肠球菌皆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1与5号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粪肠球菌的抑菌率已达到了100%,并且菌群的抑菌平均带宽为20.43mm。这证明了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的抗菌物质对粪肠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3 讨 论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PAE) 属于临床医院感染中较为重要的病原菌。近几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铜绿假单胞菌对于常见药物的耐药性逐渐严重,多重耐药以及泛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带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困难。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并及时观察该药物耐药性的发展趋势,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选择正确抗菌药物提供重要的依据。
铜绿假单胞菌不仅仅为人类机体内部的致病菌群,导致人类发生感染,从而引发人类进行感染,但该菌还可以产生藤黄绿脓菌素,既可以预防黄瓜、番茄等较多的根腐病,也不断污染着血库冰箱所存储的血液[3]。在调查中指出该菌群在自溶以后会放出毒素,该毒素中的磷脂成分会导致患者输血以后发生休克。临床中关于铜绿假单胞菌是否会对粪肠球菌产生较大的耐药性与抗菌活力,尚未明确的报道[4]。我院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所选取的5例粪肠球菌,与6例铜绿假单纯菌进行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检测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粪肠球菌进行100次试验次数,敏感次数则为82,对粪肠球菌的抑制作用达到了82%,并且抑菌率达到82%,对试验中粪肠球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效果,其中1号与5号的抑菌率达到100%。本次调查研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粪肠球菌检测的宽度为7.8mm-33.8mm,平均抑菌带宽度为20.43mm。
综上所述,铜绿假单胞菌对粪肠球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抑制作用,由于粪肠球菌比其他肠球菌对待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更强,因此本次实验研究为粪肠球菌抗菌药物开辟创新途径,对临床实验研究肠球菌的抗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
参考文献
[1] 于静.戴东晓.谢景朝.李军如.陈惠珍.黄连等中药水煎剂对粪肠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J].河北医药,2012,09(10):90-112.
[2] 秦金喜.李仲兴.杨永昌.袁欣.柏秀菊.石忻罗.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11(30):45-68.
[3] 张新华.秦金喜.李仲兴.铜绿假单胞菌对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临床荟萃,2012,04(05):23-47.
[4] 张春平.喻华.刘华.龙腾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动态变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2(25):78-91.
[5] 周小年.覃志伟.225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2(25):25-78.
推荐访问: 铜绿 球菌 体外 抑制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