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6年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关于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其中治疗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45~78岁,平均(49.0±5.2)岁;基节区梗死22例,多发性脑梗死13例,脑叶梗死7例,大面积脑梗死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49~75岁,平均(51.0±4.9)岁;脑叶梗死6例,多发性脑梗死10例,基节区梗死24例,大面积脑梗死4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病情、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抗凝、降颅压、脱水、降血脂、降血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50mg静滴,2次/d,醒脑静注射液20mL静滴,1次/d。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胞二磷胆碱0.5g静滴,1次/d。3周1个疗程。
疗效评价:疗效评价标准参照《神经病学》。①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②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⑤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0级。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应用百分比表示,应用X2检验比较,P<0.05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血脂、血糖较用药前有所下降,未见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是动脉硬化、红细胞和血小板的黏附性及聚集性增高,血黏度增高造成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形成脑血栓,导致囚局部脑动脉供血不足致相应组织急性缺血、缺氧、坏死。灯盏花素是从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有效成分,实验以及临床研究证明,黄酮类可扩张脑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强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溶活性,降低血液黏滞度。醒脑静注射液是依照我国著名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的组方精制的静脉注射液。研究认为其可抑制多种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具有减低内皮素,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并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细胞功能。
本研究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灯盏花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因此我们认为灯盏花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推荐访问: 灯盏 注射液 临床 醒脑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