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建筑施工是一个多工种、多工序、立体交叉、连续作业的系统工程。但在施工过程中隐藏着多种不安全因素,工程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也成为制约建筑施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建筑施工的安全预防方法方面作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 建筑施工 安全事故 预防
建筑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因此做好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控制工作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建筑企业是事故高发的行业。由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而且还受环境条件,施工设备状态是否安全的影响,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因素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要预防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要从一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控制施工主体——施工者的不安全行为
1.安全心理调适法。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感知感觉、思维、注意力、行为的协调连贯、反射、建立、反应能力等。这些素质都可通过教育培养得到提高。所以在培养人的全过程中,通过安全教育、职业训练、作风培养、体育锻炼等做好心理状态的转化工作。
2.奖惩控制法。企业的安全生产涉及到每个人,要搞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只有依靠大家。利用纪律的约束力,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作业,杜绝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的发生。在不违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以使员工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做好安全防范。
3.管理控制法。管理控制可采取政策规范控制、安全生产权力控制、团体压力作用等。必须贯彻落实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安全的方针、政策、规章,建立、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生产控制是依靠安全生产机构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执行控制管理。
其次:控制设备等物的不安全状态
由于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在生产过程中,所有物的安全状态,都以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生产系统是人—机—环境系统,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引发安全事故。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施工现场使用的设备也越来越多,因此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是确保生产系统的物质基础。
1.设备的本质安全化。本质安全是指操作失误和设备出现故障时,设备能自动发现并自动消除,能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2.装设安全防护装置。安全装置是在设备性能结构中保证人机系统安全。如:隔离防护装置、联锁防护装置、超限保险装置、制动安全装置、监测控制与警示装置,防触电安全装置,保险装置等。
3.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的安全审查与验收;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安全运行检查;维修保养、报废;安全检测、监控、检验和信息档案管理等。要定期的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杜绝后患。
再次:要改善施工者的施工作业环境
作业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如何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有序与无毒无害,给作业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切实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品牌与竞争力。
1.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是施工组织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科学合理的规划、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平面布置的总体要求是布置紧凑,充分利用场地,场内道路畅通,运输方便,减少二次搬运,在保证施工顺利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临时设施搭设,尽可能利用附近的原有建筑物作为临时设施,应便于工人生产和生活,办公用房、福利设施应在生活区内。平面布置图要符合防火治安、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和建设公害的要求。
2.施工现场功能区划分。根据施工项目要求,划分为作业区、材料堆放区和办公生活区。作业区与办公生活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办公生活区应设置于住建筑物坠落半径之外。应设置防护措施,划分隔离,以免人员误入危险区域。功能区的划分设置时还应考虑交通、水电、消防和卫生、环保等因素。应当符合《建筑施上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3.安全警示标志。根据《安全标志》GB2894~1996标准,安全标志是表示特定信息的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图形(边框)或文字组成,安全标志分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的不同阶段,在危险部位有针对性地设置、悬挂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以形象而醒目的信息语言向人们表达安全信息,使人们认识到所处环境的危险性,随时保持清醒和警惕,避免事故发生。
4.封闭管理。为了解决“扰民”和“民扰”的问题,施工现场采取封闭围挡,将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相隔离。施工现场围挡应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不得留有缺口。围挡的材料应坚固、稳定、整洁、美观。宜选用砌体、金属板材等材料,不得使用布条、竹包或安全网。确保围挡的稳定性、安全性。围挡的高度应高于1.8米,工地进出大门应牢固美观,大门上应标有企业名称和企业标识,设置专职值班保卫人员,施工现场的进口处应有整齐明显的“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5.加强作业时间安全检查。上午6点到9点的时候事故比较多,工作分配、安排任务后工人到各自的岗位上,7:30点以后工作会达到满负荷,但是这个时间段工人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容易出现伤亡的事故。而9点到12点的时候,工种交叉作业增多,工人手头的活越来越多,这个时侯只要稍微有点分心就会发生事故。下午将近6点快下班的时候,工人的注意力又开始分散,极易发生事故。晚上6点到9点,有时为了赶工期,晚上要加班,夜间灯光、环境等各种因素和个人体力、精神下降,也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通过对伤亡时间分布的分析,提示我们可以在事故高峰期的时侯,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这样就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是体现人本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引起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我们要以“预防为主”,按照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思想,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预防事故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以保证安全技术、安全规程、安全措施等在建筑企业中得以正确实施与贯彻,从而达到降低建筑业安全事故、提高建筑企业效率、改变企业形象,吸引并留住高素质人才。
参 考 文 献
[1]邢哲.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J].中华建设,2008,(02).
[2]许奇.任晓瓣.我国工程建设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与减灾对策.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6).
[3]袁海林.建筑安全的管理和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推荐访问: 探析 施工安全 预防 建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