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家庭病床患者家庭成员健康教育素养提升调查分析

家庭病床患者家庭成员健康教育素养提升调查分析

时间:2022-05-19 08:35:05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6^xM~OzmxNwD߮~mN춶yb{e覦/zg^j[a+^2ښ)rz计划,制定护理措施,定期进行综合评价,及时修订护理方案,按照护理工作方法及等级程序要求实施分级护理[6]。一级护理巡诊1次/d,二级护理隔天巡诊1次,三级护理巡诊1次/周。护士参加医生的病情交班,对患者的病情掌握于心,并制定抢救预案及后送措施[7]。

1.3.1 基础护理 每次巡诊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详细记录在案,遵照医嘱实施注射、换药、鼻饲、雾化吸入、灌肠、冲洗等床旁治疗[8]。对于长期卧床者,指导家属及护工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褥疮等并发症发生。已生长褥疮者,定期上门清创、换药。

1.3.2 心理护理 需要家庭病床护理的患者多已年迈体弱,行动不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他们往往情绪低落、悲观,对康复缺乏信心。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其身心状态,从精神上给予安慰和疏导。用温和的态度、诚恳的语言增进亲密度,以过硬的操作技能赢得信任,使其获得安全感[9]。在生活上关心体贴老年患者,帮助其与外界保持联系,如老伴先逝身边又无子女陪伴的空巢老年患者,引导其去老年活动中心与其他老年患者交流共欢乐,缓解和排除心理孤独感。

1.3.3 康复指导 长期卧床者易出现关节挛缩变形、肌肉萎缩等问题,指导家属及护工给老年患者做床上被动肢体运动尤为重要,如定时翻身、伸缩关节、按摩肌肉等;能下床者指导其尽量下床活动,在床边慢走或在室内散步,以舒活筋骨、愉悦心情。老年患者多因腿脚不便易发生跌倒,指导家属应以方便老年患者出行为原则,合理摆放家具,同时做好坠床、摔倒等意外施救措施,降低因此造成的伤害[10]。

1.3.4 健康教育 现代医学证明,健康教育就是一种治疗手段,许多疾病与人们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要治疗这些疾病,最根本的方法不是靠药物,而是通过健康教育来改变不健康行为[11-12]。

1.4 评价标准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调查,调查家庭病床管理前后健康素养与技能知识掌握情况。SF-36量表的得分换算成标准分后,按标准得分情况分成4个等级:差

(0~30分)、较差(31~60分)、较好(61~95分)、好(96~100分)[13]。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家庭病床管理服务前技能知识掌握56.0%(56/100),管理后为96.0%(96/100),管理前后技能知识掌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4.397,P<0.05)。家庭病床管理服务前,37.0%的家庭成员SF-36调查标准得分在60分以上,管理一周期后,76.0%的家庭成员SF-36调查标准得分在60分以上,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30.943,P<0.05),见表1。

3 讨论

当前,我国医疗模式以“诊断和治疗”为主,大多数人力与物力均投入到疾病治疗中,而疾病预防和健康维护则比较少[14]。相关研究报告中可知,目前中国人群约有患者15%、健康人群15%、亚健康人群70%,而且最不健康的1%与慢性病19%总共占用医疗卫生费用70%左右[15]。为了确保人人享受健康,医学模式应必须从传统疾病治疗往健康管理转变,卫生工作不仅要重视患者,更要加强健康人群与亚健康人群的重视。《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医疗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建立分级医疗与双向转诊制度,尽快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良性循环[16]。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属于基层社区医院卫生服务发展方向,在国际上比较通用,而且证明属于成功的医疗模式。国内社区卫生服务当前还欠缺这种模式,但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应逐渐建立“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家庭医生责任制,从而形成以健康管理为特点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17]。这种情况下,家庭病床便应运而生,指的是医疗单位对愿意在家接受且病情适合在家庭环境下检查、诊断及治疗与护理的患者,在其家庭就地设立病床,从而为他们提供医疗服务。家庭病床最先兴起于50年代的天津,目前一些地区成为有效的医疗护理模式,并有全国大范围内普及的趋势[18]。

本研究中家庭病床管理服务前技能知识掌握56.0%(56/100),管理后为96.0%(96/100),管理前后技能知识掌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4.397,P<0.05)。采取管理服务前家庭病床患者家庭成员健康教育素养相对较低,37.0%的家庭成员SF-36调查标准得分在60分以上;管理一周期后,76.0%的家庭成员SF-36调查标准得分在60分以上,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30.943,P<0.05)。提示家庭病床管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健康素养,值得社区推广。目前家庭病床建床数日益增加的背景下,社区家庭病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有效地实施护理安全质控,能增强社区家庭病床护士慎独意识,加强家庭病床护士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合理安排护理各项培训,重视护理礼仪的有效使用[19-20]。认真评估患者综合情况,规范执行家庭病床护理操作,有利于患者接受有效的连续护理,并发症得到早期识别和干预,节省了患者的医疗开支,提高护患满意度,满足患者期望值,加强了护理安全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李苏娜.老年家庭病床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09,15(1):114.

[2]陈平.家庭病床患者主要照顾者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3):57-58.

[3]肖婵华.部队干休所家庭病床管理探讨[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10):392.

[4]周书萍.有效沟通技巧在门诊部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141(4):1079-1080.

[5]李林,芦文丽,王媛,等.天津市社区居民对家庭病床知晓度及意愿性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7):825-828.

[6]孔芬,孔庆晨,孔彦红,等.家庭病床专项护理指导预防压疮23例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5):2471-2472.

[7]蔡慕坚,张楚琳.居家老年患者家庭支持问题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1):581-582.

[8]龚媛媛,陈延.护生型家庭保健员在促进家庭成员健康素养与行为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14,16(27):3455-3457.

[9]凡芸,马海萍,彭幼清,等.家庭病床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0(15):1758-1761.

[10]刘忠仁,项丹妮,郭悦悦,等.老年家庭病床服务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的调查[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5,21(3):171-172.

[11]刘琳,王全海,张秀兰,等.烟台市综合性医院家庭病床科患者现状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3):2737-2739.

[12]李林,王媛,王卫,等.社区医院开展家庭病床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0):1096-1099.

[13]潘毅慧,曹海涛,刘登,等.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病床工作量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4):255-258.

[14]顾和平,陈耀玉,庞连智,等.上海市家庭病床卫生状况调查和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10):27-28.

[15]凡芸,彭幼清,朱梅华,等.家庭病床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9):801-803.

[16]汪潮,陈翔.上海市某区家庭病床服务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2):2642-2643.

[17]顾和平,潘毅慧.287名撤床患者的家庭病床服务调查[J].上海医药,2013,18(24):47-49.

[18]凡芸,乐霞,彭幼清,等.家庭病床患者一般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0):2311-2313.

[19]郑雅婷,姚卫光.广州市某区家庭病床服务现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4,27(10):20-22.

[20]方伟.尿毒症患者对家庭病床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6):1214-1216.

推荐访问: 病床 素养 健康教育 家庭成员 患者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