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山西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式研究

山西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式研究

时间:2022-11-13 10:3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辉煌厚重的山西革命历史,铸就了光耀千秋的山西红色文化。山西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恒久魅力的人类财富,能够给人们带来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慑力,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作用。本文以山西红色文化为依托,简述山西红色文化的内涵,同时探讨如何运用山西红色文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进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路径。

【关键词】 红色文化;山西红色文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18)05-0075-03

一、山西红色文化的内涵

山西红色文化是山西儿女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具有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化资源,也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一)山西红色文化孕育了革命老区的爱国精神

山西红色文化孕育了以吕梁精神、太行精神、大寨精神、右玉精神等为代表的爱国主义精神。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吕梁兴县考察时说:“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吕梁以其优越的战略位置成为党中央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首选之地。同时涌现出了以刘胡兰、贺昌、张叔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吕梁英雄。在太行山黎城老区,战争年代以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绩载入史册,创造出了鼓舞人心的“太行精神”。20世纪,在西沟创办全国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被称为全国农业、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示范基地。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山西右玉由寸土不生之地,经过多年来的治理,形成了树木成荫、生态良好的喜人局面。这些伟大的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超越它所发生的时代,又对当前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我们提供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动力,不仅对我们的成长有教育、规范的作用,而且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山西红色文化承载着革命老区的优良作风

山西作为华北地区敌后抗战的中心,在革命的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勇于创新,在党的建设方面,成为我国党建工作的雏形。

在山西革命的斗争中,党的建设得到了具体的运用和成功的实践。抗战爆发后,我军坚持独立自动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广泛开展了游击战争,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王明由于年轻实践经验较少,主张的右倾错误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党内一度存在不能明辨是非的状况。在危难之际,任弼时向共产国际阐明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情况。共产国际作出决定,认为共产党的思想是正确的,决定帮助建立多个游击根据地。提出要以山西的区域作为参照,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统一问题。

由此说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山西抗日模式,是将马克思主义与我们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加强维护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正确政治路线的最有说服力。党在山西培育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为今天加强思政教育、培养优良作风具有强大的作用。

(三)山西红色文化留下了革命老区的物质文化资源

我省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山西红色文化留下了非常重要的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红色遗址遗迹、红色建筑纪念场馆与设施、红色历史文物、红色文化产品、红色文化史料遗存等等。据统计,全省现存的重大的革命纪念遗址、设施共有3400余处,其中包括中共太原支部旧址、武乡八路军总部旧址、石楼红军东征纪念馆、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临县中央后委所在地旧址、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高君宇故居、劉胡兰纪念馆、西沟展览馆等,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山西留下了大量珍贵诗文以及一大批红色文艺文学作品,如《在太行山上》《游击队歌》《小二黑结婚》等。这些都是具有丰富文献史料的遗存,非常珍贵难得。这些丰厚的红色遗产使红色文化物质载体更好起到承载历史、印证历史的作用,同时也给我们增添了强大的历史自信心和历史自豪感。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各种思潮和观念层出不穷,对大学生影响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学生面对的风险和诱惑也在不断增多,很多不良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下降、政治意识淡化

高校的思政理论课相对来说,学习过程比较单一,部分学生就会出现了学习热情下降,政治意识淡化的现象。认为学习不重要,只有将来能赚到钱就可以,对学习毫无热情。还有部分同学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出现信仰迷茫、信念缺失的情况,出现不同程度的拜金主义、崇洋媚外、官本位思想,对学生的发展极其不利。

所以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使其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当面对复杂的环境才能经得住考验,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才能够奋勇至上,无所畏惧。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

近些年来,高校思政理论课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多样化教学手段,方法也推陈出新,但离学生的要求还有较远距离,有时候教学方法不适合具体教学的内容,显得生搬硬套。比如在概论课程的讲述中,很多老师讲述到“社会主义改造”这个知识点的时候选取的案例离学生生活较远,引不起学生的共鸣,或者只是简单案例陈述,学生不了解其前因后果,所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实我们山西就有很多的案例资源可以利用,比如可以以西沟的农业互助组为例,学生就会有很强的代入感,有部分学生还会在课下延续上课的内容,主动积极地去研究有关西沟的一些内容。这样既将我省红色文化的内容融合到思政教学当中,又对我省红色文化是一种发展创新。

三、如何运用山西红色资源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

山西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将山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积极去研究开发红色资源的成果,将其转化为课堂的教学、教育的有利资源,同时加强课堂延伸,开展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大学生红色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将山西红色文化融入课堂建构红色资源案例教学

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学,最关键的还是要找到红色资源和思政教学的契合点,将山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对红色资源传承的过程,基于此,我们要注重发挥山西红色文化特有的优势,在课堂教学的环节当中,插入山西红色文化的案例,可以利用已有的红色文化的一些成果,比如书籍《热血晋绥》(张福荣编著)、《吕梁烽火》(张福荣编著)、《走出吕梁的军需功臣》(刘福平著)等红色文化丛。这些书籍当中的一些经典的故事可以运用到教学当中,为教学设计提供理论的参考。我们要懂得尊重历史,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又要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赋予当代中国的特色,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提升大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引导大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大学生的执行力。

(二)将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实践拓宽教育教学领域

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这是在新课标当中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既可以使学生加強书本理论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整体素质都得到有效提升。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学校而言,应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为大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学校除了加强课堂教育之外,还可以利用周边红色文化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实地进行了解,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学生的实践活动,例如,近几年,各地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开发打造了红色旅游项目,增强了红色文化的感召力。例如在吕梁的学生,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临县中央后委红色文化遗址,引导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红色文化演讲活动等等。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可以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触红色文化,同时通过学生真实地去服务社会,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让革命精神内化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三)将山西红色文化还原场景建构学校实训基地

如何提升思想教学工作的实效性,首先需要改变以往守旧教学模式,要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按照新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实践课程的比例,而参观红色文化资源,又不能常态化进行,所以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增加实训,改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就显得迫在眉睫。

经过反复的思考以及调查研究得出,学生对实务教学有极高的兴趣,所以提倡高校可以成立展览馆,可以陈设一些有关山西红色文化的图片、场景,还可以采用实景教学法,让学生还原当时场景,从心理真正有所触动。学生可以将战争年代发生的事件编排成话剧等形式,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从而更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完成在已有的知识框架内对新知识的建构和理解。对于一些图片资料的讲解,也可以要求有爱好的同学定期去当资料解说员,在一遍遍解说的过程中,自己也受到了影响。通过现场教学激励学生保持艰苦奋斗、坚定信仰的作风,使我们中国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使红色文化成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巨大教育宝藏。

(四)加强创新教学模式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融合

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少不了传播的力量,当今社会,传播的手段与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度也在加强,鉴于此,高校思政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推广山西红色教育,让学生受到感染。将山西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校园网络平台进行推广,使红色资源赋予时代特色,既有趣又时尚,便于大学生接受。

大学生的成长关系着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因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培养,是我国高校应该履行的教育职责,也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新时期“中国梦”的要求,而红色资源当中有很多精神是大学生成长必备的,所以高校应利用好红色文化,通过整合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发掘红色内涵、建设“红色阵地”、强化“红色教育”促进大学生去奋进,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王红.山西红色文化的形成脉络和内涵价值[J].党史文汇,2015(12).

[2]胡松,杨宇光,朱小理,等.“红色资源”的界定及其转化的必然性[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73-76.

[3]曾绍东.论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应用[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3):76-78.

[4]梁杰华,林天翔.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2(2):51-61.

[5]胡琦.新时期高校红色文化的德育价值解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0(6):24-27.

[6]张颢.论红色资源开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前沿,2007(7):102-104.

推荐访问: 山西 文化与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 高校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