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调查和分析综合性医院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生状况 , 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来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 调查方法 , 对 2013 年 1 月至 2015 年 12 月 400 例妇产科出院患者 ( 妇科 200 例 ; 产科 200 例 ) 进行院内感染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妇科发生 院内感染 21 例 , 感染率为 10.5%。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为,泌尿系统和胃肠道感染。产科发生院内感染 11 例 , 感染率为 5.5%。, 常见感染 部位依次创口感染、呼吸道和泌尿系统。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 加强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等 , 可以降低妇产科的医院感染。
【关键字】妇产科 ; 感染 ; 护理分析
随着医学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 医院感染的控制、预防和管理的研究 越来越引起重视。对于妇产科这一特殊科室 , 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及预防 工作尤为重要。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 , 收治的病例病种多 , 合并症复 杂 , 病情严重。本课题通过调查分析我院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并提 出相应对策 , 旨在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提高护理质量。报告如下 :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 选取自 2013 年 1 月至 2015 年 12 月来我院进行治疗
的患者 400 例,其中年龄最大 65 岁 ; 最小 19 岁,平均年龄 30.4 岁。患
者中有子宫切除术患者 150 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 50 例,刨宫产术
200 例。所有患者入院时的进行尿常规、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总数、肝
肾功能、心电、凝血功能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排除呼吸道、泌尿系系 统疾病,入院前对患者体温测量均为正常值。
1.2 诊断标准:国家卫生部 (2001)2 号文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试 行 )》以及病例中医生、护士的记录和各种化验结果。手术切口感染包 括表浅切口、深部切口和器官腔隙感染 ; 呼吸道感染包括上、下呼吸道 感染。
2 结果
2.1 在对 400 例患者进行术后进行临床观察、记录,并对患者受感 染的情况进行对比,( 见表 1) 。
从 ( 表 1 结果可以看出 ) 妇科的感染主要是由于呼吸道为主,泌尿 系统及胃肠道感染其次 ; 而产科手术主要是以创口感染为主,其次为呼
吸道和泌尿系统。
2.2 年龄分布与感染率,( 见表 2) 。
从 ( 表 2 可以看出 ) 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 的影响导致术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率呈升高趋势。
3 感染因素分析
3.1 手术感染 : 手术感染主要从医疗器械、手术技巧等因素造成的。 有研究表明,手术口处感染原因之一为内源化污染 ; 其次在患者进行手 术前对医疗器械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措施不到位 ; 最后由于医生技能不 熟,导致患者创伤面长时间暴露,增加了与细菌的接触机会。同时在 对患者进行术后的护理过程中要保持患者的切口处的干燥,避免患者 汗湿。
3.2 呼吸道感染 由于妇产科患者手术或分娩后 , 机体免疫力下降 , 体质虚弱 , 此时如受外界病原菌的侵袭 , 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妇科患 者老龄化 , 老年人组织器官老化 , 黏膜纤毛清除功能降低 , 细胞免疫力 下降 ; 再者 , 妇科大手术或疑难患者 , 麻醉方式以全身麻醉为主 , 需行 气管插管 , 属于侵袭性操作 , 破坏会厌部的正常屏障 , 损伤呼吸道黏膜 而诱发感染。产科由于传统的产后修养习惯 , 忌讳开窗通风 , 加之亲戚 朋友探视 , 致使病房内空气浑浊形成生物气溶胶 , 易致呼吸道感染 [1]。
3.3 泌尿系统感染 : 在对子宫切除的患者进行手术中和剖宫产手术 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内置导尿管,导尿属侵入性操作 , 手术后留置尿管 极易造成尿道黏膜损伤 ; 导尿管材料刺激尿道黏膜 ; 插导尿管时无菌技 术不严格 ; 留置导尿后护理不当等 ; 这些都是泌尿道感染发生的主要因 素 , 且留置尿管时间越长 , 感染率越高。
3.4 年龄因素 : 从各年龄段感染率来看,60 岁以上患者感染率最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身体机能也在逐步下降,新陈代谢能力和病 情恢复能力均不如以前,此外,免疫功能抵抗能力均处于逐步下降趋势, 而且许多老年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等各种老年 慢性基础疾病,从而导致体质进一步下降,因此当面对病菌时,老年 患者就成为最易受感染的群体。
3.5 化疗 化疗患者是妇科肿瘤患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疗药 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 , 对正常细胞同样有杀伤作用。因此 , 化疗对 机体的损害较大 , 使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广泛并长期化疗后中性粒细胞 减少是感染的主要因素 , 而感染途径多为皮肤和黏膜。
4 相应护理措施
4.1 病房中的护理 改善病房环境,加强病房消毒管理制度,地面、
桌面每天早晚用有效氯溶液湿拖、湿擦 2 次,病区坚持消毒隔离制度, 保持房间清洁,定时空气消毒,开窗通风,增加空气流通。指导产妇 科学调养,减少亲友探视频率,以减少细菌数,提高病区空气质量。 对于切口疼痛、麻醉等因素而使术后咳嗽受到限制或减弱的患者,要 及时协助其翻身拍背,鼓励其早期咳嗽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以避免肺部感染,从而改善呼吸道感染情况。
4.2 手术护理 简单手术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若必须插管,选用粗 细合适的硅胶尿管,按照操作规程规范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准确,减少 对患者的侵入性刺激。尽量减小分离及打开密闭式导尿系统,防止尿 液逆流。每日 2 次无痛碘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导尿管,保持尿道口和会阴 部清洁。指导患者适当增加饮水量,以增加尿量达到生理性冲洗的目地。 严密观察尿道口及会阴部是否出现感染,保持导尿管通畅,尽量做到 早拔管以降低泌尿道感染。
4.3 老年患特殊护理 对老年患者,给予更多的重视和关注,详细查 阅病历,对其全身基本状态有大致的了解,在护理的过程中,要耐心、 细心,主动询问患者的要求。由于老年患者理解能力相对下降,因此对 其护理要更具主动性,从细微的地方发现患者的需求,若其有免疫系统 疾病或需化疗、放疗等,更要给予重点关注。护理做到更细致,更人性化, 从而降低其感染率。
4.4 化疗患者感染的预防 加强口腔护理 , 饭后漱口等基础护理是 预防感染的根本措施负责患者的活动、饮食和相关的护理措施的落实 ; 协调和协助患者按时完成项目 ; 提供患者与其家属的健康教育 ; 协助和 执行出院计划 ; 负责出院前的患者满意度调查 , 发放出院患者征求意见 表。有变异时 , 仔细记录 , 与护士长和医生讨论并加以处理。
参考文献
[1] 李晓云 . 妇产科手术患者醫院感染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J]. 中国 卫生产业 . 2016(34)
[2] 袁维 . 护理干预对预防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效果研究 [J]. 实用 临床医药杂志 . 2016(20)
[3] 李翠 . 护理干预在预防妇产科产妇围术期感染中的应用 [J]. 齐 鲁护理杂志 . 2016(16)
[4] 廖丽萍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J].
中西医结合护理 ( 中英文 ). 2016(08)
推荐访问: 护理 妇产科 过程中 感染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