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开放手术后肾结石复发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开放手术后肾结石复发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再次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石清除率、术后复发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尿路感染。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石消除率及术后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尿路感染数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开放手术后肾结石复发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开放手术
中图分类号 R69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6-0005-02
肾结石属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病因较复杂,且复发率较高,临床中较常使用的治疗方法是开放手术,但开放手术可导致肾周组织粘连,改变肾集合系统结构,再次手术处理残余结石成为临床中一个较为棘手的难题[1]。本研究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开放手术后肾结石复发,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90例开放手术后肾结石复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20~65岁,平均(43.2±3.2)岁。其中单侧结石32例,双侧结石13例;鹿角形肾结石17例,多发性肾结石23例,单发性肾结石5例;合并不同程度肾积水16例,并发肾功能不全5例。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20~66岁,平均(43.1±3.5)岁。其中单侧结石31例,双侧结石14例;鹿角形肾结石18例,多发性肾结石22例,单发性肾结石5例;合并不同程度肾积水15例,并发肾功能不全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症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或椎管麻醉,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行常规消毒,将F5输尿管导管经尿道向患侧输尿管插入至肾盂,便于确定穿刺位置、建立人工肾积水、判断扩张和穿刺是否到位。改取俯卧位,肾区腹部下垫高使腰背成一平面,再常规消毒铺巾,于第11肋间或12肋下、肩胛下角线与腋后线之间区域内,在B超指引下确立穿刺点,采用肾穿刺针,穿刺至以肾中后盏或肾盂,将针芯拔出,见尿液流出后,将斑马导丝经穿刺针放入。作一长度约为0.5 cm的切口,穿刺针深度确定后可退出穿刺针,再采用筋膜扩张器沿导丝逐步依次扩张至16 F 或18 F,保留Peel-away工作鞘,建立经皮肾取石通道。并采用输尿管镜观察结石具体部位,先碎石,后取石,术后留置双J管作输尿管引流。并将肾造瘘管经皮肾通道放置,术后4~5 d常规抗感染。对照组采用再次开放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石清除率、术后复发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尿路感染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字2检验和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见表1。
3 讨论
肾结石是在肾盂、肾盏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等处形成结石,在泌尿外科中属常见疾病,发病率为10%左右。临床中肾结石病因较多,有遗传性因素、感染性因素、环境因素、代谢性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解剖因素等。肾结石主要有病因复杂、成分多样、症状不特异、治疗方法多及具有很强专业性等特点。尤其是治疗时要根据结石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策略、选择最佳的方法。肾结石好发于青壮年,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肾盂肾盏内结石较多,肾皮质处较少。泌尿系统中结石主要形成在肾,时间久就可累及到其他系统部位,因此,应尽早治疗肾结石[2]。B超和泌尿系统X片可作为初步诊断肾结石的方法,确诊肾结石需要依靠CT及静脉尿路造影。若患者出现肾绞痛、感染高热、无尿等情况,需尽快前往医院急诊治疗。
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肾结石的传统方法,外科手术主要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开放手术及经皮肾镜取石术等。开放手术对人体可产生较大损伤,术中暴露范围较广,且可严重损伤肾脏,术中出血量较大,由于存在肾周组织粘连、创伤、瘢痕形成等情况,故不能进行多次开放手术,加大了结石复发患者治疗的难度[3]。伴随着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开放手术后肾结石复发的治疗已逐渐转为微创治疗为主,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者经验的不断积累,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且并发症明显减少[4]。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主要优点有:(1)创伤较小,切口小,对肾脏的损伤明显减小,有效保护肾功能;(2)对残余结石可重复治疗;(3)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短,术后患者恢复较快,且术中出血量少;(4)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5]。
开放手术后肾结石复发患者,病情较复杂,手术创伤造成肾内解剖位置发生明显变化,部分患者集合系统流出道梗阻,导致造影剂无法进入目标肾盏,造成扩张及穿刺通道难度加大,而经皮肾镜取石术通道较小,有利于减少患者出血量,减轻肾创伤,且可使输尿管镜快速进入较小肾盏内进行取石[6]。但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筋膜扩张器逐步扩张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扩张力度,掌握深浅,防止对肾集合系统造成损失以及引起组织大出血。导丝的引导是重要环节,必要时可经X线监视扩张深度。
本研究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开放手术后肾结石复发,治疗后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采用再次开放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且治疗后患者结石消除率及术后复发率明显较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小,术后尿路感染也明显少,另外,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开放手术后肾结石复发,还可同时处理输尿管上段和肾脏的其他病变。故经皮肾镜取石术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屹,龙永福,郑晓斌.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开放手术后肾、输尿管上段复发或残余结石[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9):1644-1646.
[2]宋立.微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0):921-923.
[3]Koklany K M,Shokeir A A,Mosbah A,et al.Treatment of complete staghorn stones: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open surgery versus percu taneou a nephrolith ot omy[J].J Urol,2005,173(2):469-473.
[4]马字杰,黄志远,杨建设,等.中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4):402-403.
[5]陈合群,廖锦唐,齐范,等.经皮肾镜取石术处理肾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6):374-376.
[6]沈志杰,鲁军,孙晓文,等.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肾功能不全患者近期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内镜杂志,2008,14(6):570.
(收稿日期:2012-11-05) (编辑:何玉勤)
推荐访问: 肾结石 疗效 复发 手术后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