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成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恢复期患者气道护理

成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恢复期患者气道护理

时间:2022-11-18 12:00:5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总结成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复苏期患者常见气道问题及护理的要点。方法:观察临床241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复苏期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气道方面出现的问题,总结其麻醉恢复期的护理。结果:241例口腔颌面外科的患者大多数无发生并发症,有1例出现喉痉挛,4例舌后坠,3例恶心呕吐,经过处理均恢复。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由于其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在麻醉恢复期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做好气道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才能让患者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

【关键词】口腔颌面手术;恢复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6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因为特殊的解剖位置、面部血流丰富、术口组织水肿等原因,容易发生窒息,所以麻醉后复苏期患者的气道管理很重要。我科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成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241例,术后送PACU监测,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这与术后复苏护理和严密的气道管理分不开,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在我科进行手术的患者中,男性132例,女性109例,年龄19岁至83岁,ASA分级为I-II级,舌癌41例,喉癌48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75例,舌淋巴血管瘤42例,扁桃体摘除14例,上颌骨骨折21例。患者术毕均在PACU监测,留观时间20-120分钟。

2患者呼吸道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分泌物堵塞引起呼吸道梗阻

口腔术后渗血和分泌物增加,如果患者没有完全清醒,很容易造成误吸,甚至窒息。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行U-PPP手术的病人由于咽部血流丰富,且无有效的止血措施,术后容易渗血。另外,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时一般面积较为广泛,有可能需要破坏口腔、颌面的正常解剖结构,这类病人在气道管理上更应提高注意[1]。22喉痉挛或喉水肿

口内的手术操作或搬动头部会引起气管内导管移位,移动会增加导管和气管黏膜间的摩擦,增加喉水肿的危险,另外,在手术过程中,如果麻醉过浅,容易出现躁动和吞咽,气管插管反复摩擦喉部,也容易出现喉水肿。所以手术期间保持足够的深度,对防止气管导管和喉部发生摩擦,防止喉水肿有积极的意义。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避免导管过大对气道的刺激,必要时局部喷局麻药或在气管导管上涂利凝胶浆软膏,可以有效地预防喉痉挛的发生。在围术期使用地塞米松或甲强龙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达到预防和减轻局部组织水肿作用。有1例进行扁桃体切除的患者,拔管后送到PACU时,闻及有喘鸣声,立即稍抬高下颌,给面罩予高浓度的氧气吸入,遵医嘱给予激素,症状慢慢缓解。

23舌后坠

患者没有完全清醒,肌张力没有完全恢复,或舌体缺少周围肌肉组织牵拉时,容易发生舌后坠。有例患者出现打鼾,?其中4例是OSAHS的患者,指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8%-89%,能自行上升至100%,患者能被唤醒,但依然困倦,出现舌后坠,给予放置口咽通气管后拔管后舌后坠情况解决。由此可以看出,置入口咽通气管或鼻咽通气管可以确保有效地通气 。尤其是OSAHS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其呼吸通气情况。

24恶心呕吐

口腔颌面手术的患者由于吞咽血液和冲洗液的刺激、缺氧或麻醉药的影响,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也增加了误吸的机会。有2例患者自述恶心,想呕吐,其中1例患者出现呕吐,3例患者均复苏良好,意识清醒,所以能配合侧头,吐出分泌物,且无发生误吸。术中运用抗恶心呕吐药物,如胃动力药、皮质类固醇、丁酰苯类以及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等,联合运用效果更佳[4]。

25术口局部血肿或水肿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涉及到口腔、舌底、颈部,尤其是肿瘤切除皮瓣修复时,可出现深部渗血,加上手术创伤引起局部周围组织广泛性水肿,术后极易阻塞呼吸道,引起病人窒息[2]。处理的关键是及时发现,拆除缝线,清除血肿,必要时紧急气管插管。

3体会

31掌握好拔管时机很重要

麻醉过程平稳,把握好拔管时机是预防拔管后喉痉挛和窒息的关键[3]。这类手术病人往往由于口腔颌面畸形等生理缺陷,加上术后组织水肿、术后包扎、颜面部组织结构的改变,是困难气管,所以拔管前要做好困难气道处理的准备[4]。术前可以酌情使用抗胆碱药物,以减少腺体分泌。病人应该完全清醒的情况下,吸尽气管、口腔、鼻腔内分泌物和血液,再将气管插管轻轻拔出。我科根据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特点,制定拔除气管导管的指征包括:病人完全清醒,能按指示正确回应;潮气量达到有效通气量,呼吸频率>10次/分,咳嗽、吞咽反射恢复,肌张力恢复良好。颈、面部外伤容易引起口咽部的结构和功能障碍,易发生呼吸道不畅和梗阻导致生命危险,此类患者因失血或加压包扎而术后需延迟拔管,应在确认创面渗血或口咽分泌物减少,不足以造成呼吸道梗阻或误吸时方可拔管[1]。总的来说,口腔手术的患者均不能强求过早拔管,必要时带气管导管到PACU,确定患者安全时再拔管。

32全方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很有必要

患者术毕转送到PACU,由麻醉医生详细交代患者手术名称、出血量、生命体征、麻醉用药及患者其他方面的特殊情况,以利于护士做好患者麻醉恢复期的观察和护理。

33密切监测意识和生命体征

术后患者取去枕平卧位,清醒后颈部垫薄枕,头偏向一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留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和面色、口唇的颜色有无改变。对于高血压患者应监测血压情况,避免血压过高造成出血。注意口腔分泌物的性质、颜色和量,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情况,并注意包扎敷料有无渗血,清醒后注意面部在说话时有无不对称现象[1]。

34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将口腔渗血和分泌物吐出,但避免用力咳嗽。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吸净咽部及口腔分泌物、血液,吸痰管一般放在下颌龈颊沟处,不可插入过深,以免引起喉痉挛,吸痰不超过15秒/次,吸痰管左右旋转、慢慢退出。在不能直观辨别手术部位的情况下,为防范吸引刺激术口出血,谨慎进行吸引。

35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由于沟通困难,加上术口疼痛,常会有烦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术前应该向患者做好宣教,术后使用简单的手语,或通过沟通交流卡和写字板,用于与患者交流,及时了解并解决患者的需求。

4讨论

口腔颌面手术近年来发展迅速,由于其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对麻醉的要求也很高,需要严格的气道管理和围术期监测。患者术后转入PACU,PACU的护士肩负着术后患者复苏的重任,所以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严密的气道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探讨了成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气道护理问题,对于小儿患者因其特殊性,气道管理问题还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虞焰,卢玉敏,张琦.耳鼻喉、口腔手术后PACU的管理.中国实用医药,2009,18(4):229-230.

[2]郭晋,陈军.浅谈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术后护理.西南军医,2009,11(6): 1160-1161.

[3]王珊娟,丛露.全麻恢复期的气道管理[A].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郭曲练,姚尚龙.临床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69-270.

推荐访问: 恢复期 麻醉 气道 口腔 外科手术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