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探讨

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探讨

时间:2022-11-18 17:4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水产业发展迅速,然而,面对水产品生产地集中与销售地分散的现实,需要高效冷链物流体系的支撑。我国水产品流通正处在传统物流模式向现代冷链物流模式过渡的阶段。行业发展存在冷链运输比率低、基础设施滞后、冷链制度标准不健全、链条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速度缓慢。因此,在未来发展中要采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提高网络信息化水平、培植第三方物流以及完善冷链物流体系等措施,真正建立起一条高效水产品冷链物流通道十分必要。

关键词 水产品冷链物流 问题 对策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2013年我国水产品总量预计逾6172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0%。由于我国水产品养殖、捕捞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生产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十个省份,而消费地全国分散,加之水产品自身易腐等特性以及我国居民喜食鲜活品等原因,导致我国水产品运输过程中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水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对食品安全管理也更加严格,水产品采取冷链运输势在必行。冷链环境下可以延长水产品运输时间、降低流通损耗、保证食品安全以及开拓消费市场,采取冷链运输对于水产行业的长足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定义:水产品的冷链物流,是指水产品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下,最大限度地保证水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1]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起步晚,整个产业尚未成熟,但市场需求旺盛。目前,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的构建属于初步性、片段性、分散性阶段,[2]水产品冷链更多的是集团性或是企业独自行配置,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发展迅速,随着辐射能力的增强,水产品冷链链条正在形成。截止到2010年我国水产品冷链流通率达到23%,冷藏运输率达到40%。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与居民消费需求的提升以及扩大水产品出口的需求相比尤为滞后,无法与现代水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为加快水产冷链物流业的发展,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国家正在逐步加大对行业的扶持力度。国家十二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水产品冷链流通率提高到36%以上,冷藏运输率提高到65%左右,流通环节腐损率降至10%以下。同时,在我国农产品流通“五纵二横绿色通道”网络已初步建成,农超对接在全国范围内初具规模,冷库建设十分迅速,制冷设备更新换代,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不断创立,水产销售与电商逐步融合的大背景下,水产品冷链物流将迎来发展高峰。随着水产冷链物流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其信息化程度不断增强,各种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有效信息将密切生产、运输、销售各环节的联系,为水产行业发展提供可供挖掘的数据信息,极大促进我国渔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二、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水产品冷链物流配置不健全

水产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生产具有极其明显的周期性、地域性,水产物流行业整体货源呈现不稳定性。水产品冷链运输过程中要实施全程温度控制管理,运输器具具有专有性,同时,必须依靠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与此同时,水产品冷链物流投入巨大,入行门槛高,回报周期长,经营水产品冷链物流风险较大,导致社会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不高,整体物流设备相对比较落后,配置不健全。

(二)水产品冷链物流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健全

水产品冷链物流环节多、链条长,建设发展需要全国有统一的标准,规范行业规范才能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目前为止我国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的法律法规还未出台。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建设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2007年上海公布有了第一个的地方标准“食品冷链技术与管理规范”(DB31/T388/2007),2012年国家标准《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GB/T28843-2012)正式发布实施。而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需要各种科学规范的标准,只有水产品冷藏温度标准、运输操作标准、包装材料和规格标准、水产品品质检验标准等各环节制定了清晰的标准,才能在一个有据可循的范围内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现代化发展才能实现。

(三)水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由于运营成本及设备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水产品冷链信息化程度较低,运输过程中采用专业技术如EDI术、条码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EFT技术等比率不高,距离实现水产品单向流与信息双向流的目标比较远。由于信息化程度不高,运输过程中对水产品温度无法进行实时监控,行业内部诚信问题严重,导致水产企业与大型连锁超市业务无法外包,企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无形中加重了企业负担。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全面发展需要强大的信息网络来支撑。

三、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对策

(一)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各级政府应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冷库建设标准,合理规划布局,对保鲜、冷藏、冷冻、运输等冷链设备的购买加大补贴力度。

(二)制定统一规范,完善水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

加快完善水产品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国家标准的制定力度;充分发挥现有部门和机构的作用,建立以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为基础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冷链物流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补充完善检测项目和内容,建立健全质量检查与监督机制。

(三)发展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

健康的市场需要有竞争企业的加入。一方面政府重点扶持有基础、有实力的水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鼓励冷链运输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投资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对水产批发市场、冷库、运输专业设备及车辆以及港口、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枢纽的重要冷链资源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加大对水产加工企业自营冷链运输的扶持力度,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鼓励从企业剥离出来,成立专门的水产品冷链运输企业,提高设备利用效率,连接水产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专营店等经销网点,增强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及盈利能力。

(四)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

依托水产品批发市场、加工企业、大型连锁超市等物流主体建立水产品信息流通平台,对实时信息进行交换与共享,完善产品追溯系统。

(五)畅通冷链流通体系实现各环节衔接

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需要上下游各环节的有力衔接。充分发挥各物流主体的作用,建立从水产品产地养殖、捕捞、运输及销售的完整冷链链条,保证货源充足、品种丰富、品质可靠、标准统一的水产品投放市场。同时,销售环节要发挥超市、配送中心的优势,建立渠道多样、便利快捷、配送合理的物流配送体系。

(作者单位为广东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 周应恒,吕超,卢凌霄.中国水产业物流链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8(4):47- 51.

[2] 王新利,朱晓琳.我国水产品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10):63-67.

[3] 卞宏,王克强.浅谈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J].辽宁经济,2013(4): 70-71.

[4] 蒋逸民.海洋水产物流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28): 15930-15931.

推荐访问: 水产品 对策 探讨 物流 我国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