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对照检查 > 常规开胸手术对照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疗效分析

常规开胸手术对照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05-09 13:00: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比较胸腔镜与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后2、6d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有1例发生并发症与复发的情况,对照组发生1例肺炎与2例肺不张,复发2例,组间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可以提高患者的KPS评分,改善患者指征,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开胸手术;胸腔镜;肺癌根治术;KPS评分

肺癌是我国第一大癌症,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男性均占第一位。对于肺癌的治疗来说,常用的有胸腔镜肺癌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术。胸腔镜肺癌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术相比,具有切口小、美观、不需撑开肋骨、对呼吸肌功能及胸廓结构影响小、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有效减少了手术对患者的影响,提高其生活质量,已成为手术治疗临床早期肺癌的选择之一[1,2]。为进一步研究胸腔镜和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患者采用胸腔镜进行治疗,并与同期使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为39~55岁,平均年龄(为47±5.4)岁,病程为9个月~11年,平均病程为(3.6±1.7)年。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分期、肺癌类型、性别、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双腔气管内插管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取健侧卧位,单肺通气。切口选择腋中线第7~8肋间为胸腔镜的观察口,一般小切口长约1.5 cm;腋前线第3或4肋间为主操作口,长约2~4 cm,于腋后线第7~9肋间作辅助操作口,长约2~3 cm,作为第2操作孔。不用开胸器撑开肋骨,术者站在患者前面完全在监视器下用腔镜器械操作。首先对胸腔进行探查,腔镜下分离胸腔内黏连,结合术前CT定位点探查肺部病灶。解剖病灶肺叶动脉和静脉血管、支气管,以强生EC60腔镜下切割器和相应钉仓切割闭合器处理血管、支气管和肺裂。将肺叶切除后装进标本袋从主操作孔取出,然后进行淋巴结清扫,严密止血,温盐水冲洗胸腔,经肋骨打孔双7缝线缝合胸壁切口。手术结束后,检查创面无活动性出血和试水无漏气后,从胸腔镜观察口处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行上肺叶切除时,一般在胸腔镜辅助下放置上胸腔闭式引流管以充分引流。

对照组采用采用开胸手术治疗:麻醉及手术体位同观察组,采用后外侧切口,以腋前线第4~6肋间为操作口,切口长度约10~15 cm左右,应用常规手术方法行病变肺叶切除术并清扫肺门、纵隔淋巴结。

1.3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一般状况评分(KPS评分)标准进行判定。提高: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评分增高≥10分;降低: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评分降低≥10分;稳定: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评分变化<10分。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均衡性检验采用χ2检验的方法,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的边角采用χ2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6d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术后并发症状况比较:观察组未有1例发生并发症与复发的情况,对照组发生1例肺炎与2例肺不张,复发2例,组间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肺癌外科治疗近年来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微创伤胸外科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微创伤胸外科手术主要包括3种手术方式,即胸腔镜手术(VATS)、胸腔镜辅助小切口Hybrid手术和微创肌肉非损伤开胸术(MST)。在美国,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占到了全部肺叶切除手术的20%以上[3]。

目前认为,临床Ⅰ期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VATS最佳适应证,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淋巴结清扫的数量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均无明显差异。术后出现肺部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传统开胸手术,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保留天数及住院时间也较传统开胸手术明显缩短。另一方面,患者咳嗽排痰无明显障碍,术后肺功能得以较快恢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VATS肺叶切除手术只是改变了肺癌的手术方式(手术入路),肺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并未因此得以显著改善,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Ⅰ期周围型NSCLC的疗效等同于既往传统开放手术结果,因此将VATS肺叶切除术应用于肺门淋巴结转移、特别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Ⅲ期NSCLC应抱谨慎态度。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的NSCLC临床指南从2006年起推荐VATS肺叶切除术作为早期肺癌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同时明确指出,其前提是不能违背肿瘤外科和胸外科原则,更不能以牺牲手术质量作为妥协。

胸腔镜手术是新兴的手术方式,一些专家担心无法将癌症完全切除,特别无法系统对纵隔淋巴结清扫,手术顾虑很多,一些传统研究认为胸腔镜手术对早期肺癌患者较为合适,但是,随着胸腔镜器械的完善和不断发展,外科操作水平不断成熟,积累的经验较多,麻醉水平不断进步,使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因此,胸腔镜在治疗肺癌中是安全、可靠的,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术中使用一次性器械操作,能够大幅度降低手术时间。在远期疗效角度出发,胸腔镜手术治疗方式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在3年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上具有相同的疗效,无明显组间差别,进一步证明胸腔镜手术具有较小的转移几率和癌症复发几率。

参考文献:

[1]武春芳,张恒,郭海周,等.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非小细胞肺癌75例临床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8):804-806.

[2]林铿强,何峰,许德新.全胸腔镜与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手术临床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1):1570-1572.

[3]汤隽,石文君,赵俊刚.完全胸腔镜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1-2.编辑/许言

推荐访问: 胸腔 肺癌 对照 根治 疗效
最新推荐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