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一)信息技术应用有利于实现多地点、个性化学习
学生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教学资源库、企业生产实际教学视频案例库、云课堂、课程微信公众号、微信交流群等工具,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多地点、个性化学习。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将课堂教学向上向下延伸,将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师生互动。
在選择信息化工具上,教师结合学生特点,突出“云课堂”的作用和影响力。同时结合学生喜欢的提问方式,如手机抢答、手机摇一摇等,设计了提问的环节,让学生感到老师也是与时俱进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明显增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二)“翻转课堂”、“混合教学”等教学模式有利于改进教学重难点
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当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在以往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听讲为辅。这种教学模式存在教师讲完之后学生就忘记了,到实际应用的时候就想不起来等问题。因此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十分必须的。
眼视光技术专业的知识点在理解上都不算特别难,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疑难问题。这样的专业学习特点比较符合翻转转课堂的条件,因此教师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课前让学生在教学资源库中自主学习,通过教学动画、视频、音频、教学案例等内容学习基本知识点;课堂上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学生分组完成教学任务,将课前自学的知识点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加强。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学生通过信息化资源实现个性化学习;教师从主到辅,在课堂中仔细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问题,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性讲解。
通过这一模式的教学改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专业技能点的操作水平和技巧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鶄.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以华师云课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4.
[2]张佑春.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
作者简介:李童燕(1982-),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眼视光技术。
推荐访问: 验光 课程设计 信息化 课堂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