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浅析产科病人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产科病人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3-04 08:30: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了解产科病人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通过实施健康教育降低产科风险的对策,指导临床护士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问卷形式随机询问产科住院病人206名,对入院、住院期间、出院宣教工作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健康教育存在走过场、流于形式现象,护理人员业务知识匮乏、语言表述能力与沟通技巧能力欠佳。 结论: 通过浅析,认识到影响产科病人健康教育质量的因素,只有运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匹配的教育计划、扎实的医学知识,结合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关键词】产科;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17-02

健康教育是一种解决患者现有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增强整体护理效果,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医院向患者及有关人群全面服务、扩大医院社会功能的重要内容,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系统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可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使患者掌握维护身心健康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达到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促进康复的目的。

随着国家法制的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不断的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颁布、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及实施农村孕妇住院免费分娩项目的开展,我院产科住院病人明显增多,将健康教育贯穿孕产期保健、母婴保健及病人的整个住院过程,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在产科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综述如下。

1 存在问题

1.1 护士方面

1.1.1 对健康教育认识不足: 医护人员未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健康教育工作不重视,理解不够深刻,缺乏热情,把健康教育当作是护理以外的额外工作,在诊疗工作中不愿意主动为病人做健康教育;另外,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混为一谈,没有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自愿采纳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1.1.2 缺乏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 护理人员学历相对较低,业务知识不能满足需要,知识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护理人员本身所接受的医学知识不足,对疾病的预防、心理学、保健及康复知识缺乏,教育内容简单,不能激发患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出院指导内容过于简单。若缺乏知识,或专业知识的掌握赶不上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就会感到一无内容可讲,二无针对性,导致健康教育的反馈质量差[1]

1.1.3 健康教育宣传时间选择不妥: 健康教育的宣教集中在患者住院后的前几天,而不是分阶段、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始终,将入院卫生宣教与健康教育混淆,因此,宣教效果也不好。如:病人急诊入院,疼痛难忍,情感上会对教育的内容及教育者不在意,认为:不帮我解决痛苦,反而讲了一大堆大道理,难以接受,甚至产生抵触情绪[2],这样,会导致患者的感知能力下降。

1.1.4 缺乏沟通技巧与能力: 健康教育需要多学科知识做基础,不仅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营养学、康复学、行为学、公共卫生学、预防保健等知识。在岗医护人员大多数未接受专门的健康教育培训,语言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缺乏对孕产妇心理上的安慰、情感上的支持和生理上的帮助,只是简单几句话……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没有掌握沟通的技巧,健康教育的形式单一,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则事倍功半。

1.1.5 护理人员不足,无专职护士,护士工作忙、任务重,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多,护士不愿承担教育者角色。妇产科病人周转快,床位使用率高,工作繁忙,时间紧张或缺乏合理安排能力,护士只有在完成其它护理操作工作之后,去实施健康教育,敷衍了事。

1.1.6 护理观念滞后: 护士对自己角色认识偏差,相当多的护理人员只注重执行各项治疗与分级护理要求,观念未更新,不能正确认识护理角色的多元化,教育角色认识偏差[3],对健康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主动服务意识。

1.2 患者方面

1.2.1 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缺乏信任: 重医轻护的错误观点在县级及以下医院表现的尤为突出,多数患者认为护士只不过会打针、输液、发药等,尽管护士讲解清楚、详细,但患者仍持怀疑态度,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甚至表现的不耐烦,只相信医生的解释,影响了健康教育的落实。

1.2.2 孕产妇自身文化层次存在差别和对疾病缺乏认识: 孕产妇大多数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低(多数小学或初中毕业)、自身素质修养较差,认知力差,她们之间的理解、接受能力及需求程度也不相同,加之生活水平低,经济条件及卫生条件较差,多数怀孕后对妊娠期生理变化认识不够,只在临产前来住院或检查(孕期保健检查不按时做),自我保健意识淡薄。

2 对策

2.1 提高认识,改变护士的健康观及健康教育观:医护人员首先应充分理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把健康教育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之一,同时要充分认识到通过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住院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达到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纠纷、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同时,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融洽了护患情感,也提高了医院的信誉。

2.2 加强产科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和技巧的培训:健康教育重点研究知识传播、行为改变的理论、规律和方法,以及社区教育的组织、规划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4],医护人员在不断学习妇产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系统学习健康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传播学及预防医学知识,,掌握健康教育技巧,做到知识广博、善于沟通、语言形象生动、宣教形式丰富,使病人产生信任感,从而利于保健信息的接受,更利于病人的健康教育。

2.3 提高护患沟通交流技巧,取得病人信任: 语言表述能力与沟通技巧能力是保证患者能否接受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沟通是护士与患者进行交流的一种治疗性的护理技术,是实施病人教育并取得成效必不可少的方法,它包括语言性沟通、非语言性沟通,在语言性沟通中注意积极倾听,谈话时力求适时、适度,通俗易懂;非语言性沟通即体态语言,包括手势、姿态、面部表情等,在护患交流中护士既要注意自身的非语言交流,又要善于观察患者非语言信息,以增强交流效果[5]。同时还要搞好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保证[6],也是取得病人信任的基础。护士应及时了解孕产妇的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孕产妇的实际问题,使孕产妇感觉到护士在认真考虑她们的问题,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融洽了护患情感。

2.4 注意讲授的时机及知识量: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合适的讲解,切不可将正在熟睡中的患者叫醒,也不可在患者将要入睡前进行,更不可在患者疾病发作时。尽可能选择上午、午后30 min、晚上8~9点时病房安静、病者精神较好的时机进行健康教育[7]。每次讲解应抓住患者最想了解的最重要的部分,内容不可过多,分次进行,以免遗忘或疲倦感。

2.5 将健康教育纳入医院护理质控范围:随着护理模式向系统化整体护理转变,健康教育成了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之一。健康教育是否流于形式,必须通过病人的“知、信、行”来检验。护理部应把病人作为评价重点,重视对健康教育质量的控制,通过定时和不定时的下科室检查和抽查,不断发现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反馈到每个执行护士,不断改进健康教育的方法,确保健康教育落实到实处。应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达到使病人实实在在受益。

3 效果

通过对孕产妇实施入院教育、孕期保健、母胎自我监护、产前的身心护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后,产科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既加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又使孕产妇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良好的照顾,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得到缓解,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也使家属了解了围产期保健知识,增强了保健意识和能力。在产后对产妇进行饮食营养、卫生、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产后性生活与计划生育、婴儿日常护理及计划免疫指导等教育,能使产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产后42天复检时,及时帮助产妇解决问题,克服了产妇住院时间短、产后疲劳、认知能力下降的不足,提高了围产期的保健质量[8,9]

由此可见,健康教育促进了产妇的心理健康,减少了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了产褥期感染。健康教育不仅是护理工作而且是整个医院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未来医院中有无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系统,将成为衡量医院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10]

参考文献

[1] 于卫华,李志菊.影响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多因素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52

[2] 胡容.对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42

[3] 高中华.影响护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因素及对策.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13):133

[4]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6:

[5] 彭雪娟,滕海英.提高护士健康教育技巧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2.3(1):212-213

[6] 王慧贤.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实用护理杂志.2001.17(3):54-55

[7] 黄巧彩,王淑珍,樊春英.基层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52-153

[8] 吴博成.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3-264

[9] 马敬香.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与思考.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3,9(5):112

[10] 张回珍.浅谈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5(12):1094

推荐访问: 产科 浅析 健康教育 存在问题 对策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