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安排,因此对于恶性肿瘤防治的健康教育还应从长计议,应定期的开展恶性肿瘤防范知识教育,将相关的预防、治疗、及成因知识送到人们中间。尤其应利用当前发达的互联网工具,进行网络健康教育,若条件允许,可开设相应的专题讲座,尤其是对于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吸烟、酗酒等危险行为的人群更应予以重点引导,从思想认识和知识上提供健康帮助,从而改变人们不良习惯的生活习惯,丰富人们对恶性肿瘤疾病的预防知识,进而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生几率[4]。相关研究已经证实,只要采取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综合预防对策,能有效降低许多癌症的发病几率,宫颈癌即是成功范例之一[5]。
总之,在癌症防治模型的构建上,应以健康教育为前提和基础,提高人们对癌症的重视程度和预防意识,结合临床实践和经验以循证指导为癌症诊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两者有效的结合,才能对癌症预防起到良好效果,提高治疗质量,进而促进我国癌症防治工作的发展[6]。
[参考文献]
[1] 吉化平,周春峰,龙华,等.中小学生恶性肿瘤防治健康教育长期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7,10(5):68-69.
[2] 徐朝阳,王贤文.探讨恶性肿瘤防治的辨证新模式[J].中医药导报,2008,14(6):8-10.
[3] 张鲁文.恶性肿瘤防治临床决策的循证医学指导[J].重庆医学,2008,37(8):893.
[4] 刘婷婕,吕旺盛,白婧,等.大学生恶性肿瘤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J].健康研究,2010,30(2):104-107.
[5] 邱存平,吴红.恶性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J].医学与哲学,1999,31(8):72-73.
[6] 陈健峰,叶志典,张丽君,等.应用季节趋势模型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的发展动态[J].现代医院,2011,11(7):18-19.
推荐访问: 恶性肿瘤 防治 模型 创新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