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与思考

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3-15 09:57: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互联网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人们收集信息的渠道,而且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结果显示,网民中学生的比例仍为最高,达到了32.3%。人与互联网交互作用的消极结果会形成网络成瘾,尤其是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并成为广泛关注的网络现象。

本文从大学生安全管理的角度,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原因以及如何管理三方面对大学生上网进行探讨,以期正确的引导大学生上网,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成长。

1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危害

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上网现状及危害可归结为以下:

1.1上网现状

从网络成瘾的年级和性别特点来看,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和网络成瘾总分的性别差异显著,而且均是男生高于女生。这可能是因为男生的上网冲动性更强、控制能力更差,所以有更多的强迫性上网行为,随之产生更多的人际与健康问题和时间管理问题;总体上看,男生的网络成瘾高于女生,这与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现实人际沟通中相对地位的差异有关。同时,调查发现,大一新生中网络成瘾者所占比例最低,对大学生的网络监管应该从大一新生就开始着手。大学新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有角色转变后的不适应、在网络中寻找朋友、为满足宣泄的需求等。针对新生的网络监管措施有端正学生的上网动机、加强网络管理、开设网络心理课程等。

1.2上网的危害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这些特点,使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这些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调查还显示,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

因此,网络的负面影响显得更加突出而尖锐。要解决这些问题,发挥互联网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摈弃和遏制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2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2.1大学生自身:角色转变后的不适应是网络成瘾的催化剂;在网络中寻找朋友,缓解心理的孤独;网络世界满足了大学生宣泄的需求;网络世界是大学生寻求自我实现的平台。

2.2家庭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家庭越来越多的使用电脑,家庭上网成了许多青少年方便的上网的途径,加上许多父母很忙,过度的在物质上满足孩子,一味娇惯,久而久之,孩子过分迷恋上网,导致网络成瘾。

2.3学校方面:学校多以学习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教育,导致很多学生心理压力过大,而网络为他们提供了虚拟的空间,可以放松的交流、沟通,甚至放纵、宣泄自己的情绪等。

3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管理

随着电脑和互联网逐步进入家庭,若不采取有效措施,网络成瘾患者将越来越多,消极心理效应会更加凸现,而网络成瘾逐步演变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医学问题,深入研究网络成瘾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而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不可忽略的一个就是环境,应该优化大学生成长的群体氛围。学校、社会和家庭成员要认识到网络具有强烈的致瘾倾向,从而减少对成瘾者的责备;应与成瘾者就其成瘾的原因进行平等、开放的沟通和交流;鼓励成瘾者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各种社团或公益组织,以提高其结交具有类似背景的朋友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克服网络诱惑的社会支持力,减少对网络群体的依赖。具体如下:

3.1大学生自身应严格要求自己

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正是促进身心发展的黄金年龄,应学会正确的把握自己,支配自己的时间,使网络能为自己所用,给自己提供休息、提供休闲,但不可过分迷恋其中有损自己身心发展的内容,使网络成为促进自身发展的有力工具,才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不是沉溺其中,虚度光阴。

3.2家庭应为青少年提供宽而有度的上网空间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更能为孩子提供很多的物质条件,包括笔记本电脑的配备等,而家庭休闲的环境更让孩子会过分享受如迷恋上网等。因此,作为家长,在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上网环境同时,应给以一定的约束,使孩子在享受上网带来的快乐同时,而不伤害其身心。

3.3学校方面应加强学生的身心教育

学校应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网络观念,端正上网动机。将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等加入网络内容,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做健康网络的先行者和倡导者,让他们明白网络是为人服务的工具而不是主宰者。

同时,学校应开设网络资源利用方面的专门课程,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并与学生的学习进程相结合,在网站中设立学习和答疑专栏,介绍课程的学习方法,并有老师在网上高层次地分析和阐述学术问题或发表学术论文;及时发布各类诸如学习、考研等信息,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注册用户进行即时查询和与老师或他人交流;

学校还应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开设专门的网络心理课程,教会学生应冷静客观地对待网络,认清网络的作用并树立正确的上网动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降低网络成瘾的负面影响,根据上网学生的不同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对有网络成瘾和网络依赖症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使团体辅导和个体干预相结合,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形成。

综上可见,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以上也针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法,但针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网络成瘾应引起全社会的共同重视。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吴文丽,郑希付,殷华西.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情绪特征、认知需要的关系.中国特殊教育,2007,(11):80

[3]高晚欣,李冰.大学新生网络监管问题探究.教育探索,2011,8:140

[4]何海燕.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动因及解决方法探析.前沿,2009,(12):149

[5]高晚欣,李冰.大学新生网络监管问题探究.教育探索,2011,8:141

推荐访问: 成瘾 思考 调查 大学生 网络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